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綜藝咖調查:一年上數十檔節目酬勞過億

2016年08月04日 09:06:45  來源:新浪娛樂
字號:    

  為此新浪娛樂聯繫了節目製作方、資深電視人、衛視等多方面挖掘國內新型綜藝咖現象。為何突然出現這些新型綜藝咖?

  隨著近兩年國內綜藝節目數量的迅猛增長,我們越來越多的在一檔節目看到相同的面孔,大張偉、薛之謙、宋小寶、岳雲鵬等幾乎成了一檔節目的標配,他們是歌手、喜劇演員,但是他們核心的工作現在都成了做綜藝,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幽默感和綜藝感,而受到各大綜藝節目的青睞。

  在韓國、日本和我們的臺灣,綜藝領域有一個特定的職業叫“綜藝咖”,他們活躍于各個綜藝節目,趕著各色通告,承擔著搞笑的職責。與大張偉、薛之謙等的綜藝角色相似,但是不同的是那些綜藝咖都是調味品,而薛之謙他們則擔任的是主菜,他們是在特定的綜藝環境下産生的新型“綜藝咖”。

  大張偉一直強調上綜藝節目是因為“要生活,需要這種曝光率”,薛之謙不時流露“做綜藝是為了賺夠錢來更好地做音樂”……綜藝為藝人提供著高片酬、高曝光率,但似乎始終無法被接納,薛之謙、大張偉更願意被稱作是歌手,宋小寶、岳雲鵬更願意被稱為相聲演員。很多藝人都表現出對“綜藝咖”這個定位的拒絕!

  綜藝片酬能有多高呢?從多家製作方處獲悉,大張偉、宋小寶這一類的搞笑藝人目前一期的價錢差不多有7、80萬,站完整季節目將近1000萬。雖然比不得一線大咖的高片酬,但重在這些藝人綜藝量多。

  參加節目量多的同時綜藝咖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 “雨露均沾”、“我的天哪”、“你神經病啊”這幾個藝人的口頭禪成為綜藝節目的高頻詞彙,過度消費的“搞笑才華”無法讓綜藝節目內容保持新鮮。

  為此新浪娛樂聯繫了節目製作方、資深電視人、衛視等多方面挖掘國內新型綜藝咖現象。為何突然出現這些新型綜藝咖?他們一年究竟能掙多少錢?他們在面臨著怎樣的囧境?

  綜藝咖怎麼突然多了?

  綜藝井噴一線明星請不起 搞笑藝人江湖救急

  何謂綜藝咖?簡而言之就是指能夠在綜藝節目裏起到搞笑效果的藝人。在國內這種説法日漸盛行之前,鄰國日本、韓國的綜藝咖産業已屬發達,資深電視人王徵宇解釋:“像韓國,它一直屬於市場小但是節目多(的情況),其綜藝標配就是必須要有搞笑藝人,這是一個節目活躍氣氛、被觀眾認可極為重要的部分。從最早的《情書》、《X-Man》開始,韓國便擁有大量的節目去給藝人培養藝能感。不過有一點,他們真正的綜藝咖鮮少是從知名演員、歌手跨界而來的,那些在他們看來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如HaHa,盧洪哲, 池石鎮等(資深搞笑藝人),基本專于綜藝領域。”

  放眼國內,所謂綜藝(尤其真人秀形式節目)井噴也就是這幾年的事。2012年“限娛令”頒布後,不少同質綜藝被迫銳減,電視人不得不另辟新徑。自2013年《爸爸去哪兒》大熱,初嘗甜頭,以四大衛視為先,各電視臺紛紛跟進開啟了新一輪季播綜藝模式,為了加大競爭力度,很多衛視更採取了疊播策略,導致綜藝數量疾速增長,僅去年一年就有超200檔綜藝亮相熒屏,因此也勢必需要大量嘉賓來填充節目。而在以《爸爸去哪兒》為代表的真人秀井噴之前,國內綜藝對藝人的使用率並不算高,還是以傳統訪談形式為主,但發現觀眾對於明星“私生活、真性情”確有極濃厚興趣後,更多電視人重新意識到大牌藝人的價值,節目開始向明星化路線傾斜。但所謂大牌明星亦承擔不來這麼多節目,他們的高價片酬對於節目組來説也是極重負擔。

  而就在去年,國家廣電總局針對火爆綜藝市場,下發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真人秀節目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做法、不能助長高片酬。故各大節目在對所謂“一線大咖”發出邀請時也更為謹慎。而從節目的綜藝效果出發,岳雲鵬、宋小寶、賈玲這類相聲演員、小品演員即成各大節目“救急”的首選,某種程度上可保證笑點,另,大張偉、薛之謙這些性價比較高(非一線,彼時檔期寬裕、價格合理且自帶段子手屬性)的藝人也成為各綜藝節目瞄準的目標。

  綜藝咖怎麼火的?

  年前一兩檔年後三十檔 幾個段子一夜爆紅

  當我們討論一個藝人究竟算不算綜藝圈兒裏的大紅人時,先看看到底有多少檔節目願意請他去做嘉賓吧!這是最簡單直觀的。在此,我們以“年”為單位(去年7月左右-今年7月),把一年內上檔(或已錄完,即將上檔)的電視、網路綜藝進行了一番梳理,以下幾位便是獲邀參與綜藝節目數量最多的紅人兒。

  通過以上統計可見,薛之謙、大張偉兩位在一年時間內參與綜藝數目分別高達30檔左右,戰績遙遙領先於其他藝人。有意思的是,他們身上有個共同之處,均為自帶“網感”的藝人——即都是在年初先因某段搞笑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戳中網友G點,而後才漸漸以網路段子手之態為更多人了解、進而接受,往現實世界翻紅。從表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以薛之謙為例,在那個著名的“誤把直播當錄播,説了一大堆實誠話”的央視專訪成為微博熱搜之前(曝光時間為今年2月左右),老薛在去年7月至今年2月間僅在不足五檔節目中露過面,多還是以單期客串形式參與。而2月至今年7月,短短五個月時間內就有二十余檔節目接連找到他,一躍成為綜藝小天王。

  同樣得網感(友)者得天下的還有大張偉, 也是年初二月左右,“北京癱”視頻在微博上被網友瘋轉後,更多節目組看到了張偉的搞笑實力及由此發散出的網路影響力,邀約紛至遝來。

  大張偉

  除以上兩位,像宋小寶、岳雲鵬、賈玲三位本來就是喜劇演員,毫無偶像包袱的喜感形像是娛樂至上的綜藝節目最喜歡的,他們就像是能移動的表情包,一如只要看到岳雲鵬現身,“我的天哪”口頭禪+小岳岳式捂嘴嬌羞便在《六環》的BGM之下自動浮現在觀眾腦中,自帶彈幕效果。

  岳雲鵬

  另外,除了謝娜、Ella這些常年混跡綜藝的“老江湖”外,撒貝南有別於之前央視法制主持人嚴肅定位,在綜藝中展現出的腹黑又不乏污力的搞怪形象予人不小驚喜,故也成為了近來綜藝圈裏的搶手貨。

  綜藝咖片酬也高麼?

  一線綜藝咖上百萬/集 年入也能過億

  在初步了解現在最搶手綜藝咖都是哪些人後,進入最重(八)要(卦)的一個環節,我們來給這些咖們算算收入。

  據知情人透露:“春節之前有項目請大張偉和薛之謙時,他們的報價還是30萬左右/期,但現在我們約就差不多是70萬、80萬/期了。”但另有較熟悉他們的某業內人士表示這70、80萬並不是這兩位藝人如今正常的市場價:“第一,看關係,你跟這個藝人的私交如何,第二,可能你要的時間不對,他也許已經接了其他的商業活動了,再接你這個必須把其他的推掉,要給藝人補償。第三,你敲人家的時間段是多少?有的要飛很遠地方去,有的是一天,有的節目可能四五十分鐘就完了,那肯定價格都不一樣的。薛之謙他其實原來就不貴,12年左右,3萬、5萬/期就過來了, 現在雖然比那時漲不少,但也不貴,還會給關係好的人友情價。”

  至於大張偉?業內人士透露:“也是,如果你説70、80(萬)?特殊情況吧。大張偉他原來就不便宜,12年的時候就得20(萬)。現在翻了兩番吧(40萬左右)。” 而無論是哪位業內朋友都提到一點:“主要這幾位春節後是真的就完全沒有檔期了,根本約不到。尤其大張偉主要還接了《天天向上》,那是一個周播節目,其實還挺佔錄製時間的。”

  多方聊天中,小浪提及薛、張兩位都曾表示連做N檔綜藝很大程度上是想補貼音樂方面花銷,未免有急於賺快錢之嫌?有業內好友笑言:“這想法沒錯啊,就是有機會來了,你何必不賺呢(笑)?反正我也不知道我能紅多久,就跟《好聲音》的學員一般都是這樣,當年的《好聲音》結束之後一年的週期是他最容易賺錢的時候。不過像大張偉、薛之謙真的很愛音樂本業,像薛之謙都是通宵不睡覺寫歌的,而且他良心非常好,13年上《夢想秀》的時候,反正通告費特別便宜,3、5萬吧,看到上面那個追夢人的心酸,他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一激動把自己一半通告費都捐掉了。”

  除以上薛之謙、大張偉,我們亦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喜劇演員宋小寶自參加《歡樂喜劇人1》收穫好評後,其綜藝喜劇男神之位愈發穩固,目前的綜藝片酬已高達90-100萬/集。而“小岳岳”岳雲鵬現在上節目的價格也高達100萬左右/期,像謝娜、賈乃亮這樣的“老司機”,做節目一般都按“打包價”走,他們的價錢都是按一線明星的價位走,據悉,賈乃亮現在已基本不做單期節目了,要接都接一整季。

  為什麼愛請他們!

  配合度高笑果好片酬低 薛之謙被木桶砸頭無怨言

  日前新浪綜藝通過官方微信號做出投票調查。調查當下怎樣的綜藝節目最能吸引你?其中60%的觀眾認為自己會選擇本身環節豐富新鮮趣味性強的節目。23%的人認為有大張偉、薛之謙、小岳岳等搞笑綜藝咖坐鎮的都會看看,只有17%的觀眾選擇有大腕、人氣小鮮肉當嘉賓的節目。由上可見,一檔綜藝節目,優質內容始終是吸引觀眾的最大法寶,但在國內綜藝節目製作水準還處於起步階段, 原創創新力暫不佔優狀況下,以“人”帶“節目”即成緩兵之計。那麼要選誰來?

  除了從問卷中直觀看到,大眾對綜藝咖的興趣本就高於所謂Super Star,人氣鮮肉,幾位做幕後人士也透露一個綜藝節目成功的基礎就是要好玩兒,那些全身帶梗的綜藝咖加盟可保障節目效果。至於小鮮肉?確會給節目帶來一定的粉絲關注度,但鮮肉並不一定會搞活全場氣氛,也並不能提升節目的好看程度。

  另從藝人配合度角度來説,綜藝咖顯然也比被公司、粉絲捧在手心兒的鮮肉更放得開,更易操作。首先大家沒有偶像包袱,玩兒任務,看的就是個痛快!譬如ella、賈玲,大喇喇“諧星”行為並非一般女藝人可以做到,衝著國民老公宋仲基頂著大臉盤子憨笑?也就賈玲做起來大方!其次大家很懂得“放低自己”,沒什麼主角光環。譬如新浪娛樂在節目探班現場親見薛之謙配合度極高的藝人,接茬講段子、摸爬滾打摔,甚至被大桶砸頭,樣樣無怨言,雖也有粉絲心疼“太拼”,但曾經有過低谷經歷的薛之謙看得明白:“拿人錢財替人做事嘛。你答應來錄製,又不好好做節目,那人家下次就不會用你了,做綜藝的代價就是這樣的。”再來,綜藝咖們更不涉類似“撕番”之事,在市場流行的拼盤式節目裏,綜藝咖們各佔一隅、各盡其力,其樂融融。

  綜藝咖還有啥好?再例舉當下最流行的網綜市場。網路市場,能帶來“流量”才是王道,這同藝人在圈兒內的地位無關。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透露:“像《火星情報局》,汪涵雖然是很資深的主持人,但他在網上是沒多少實際流量的,客戶當然認可的是那些在網際網路上有高點擊率、和網友有密切互動關係的藝人,他們才是來流量(錢)的。所以《火星》,有、沒有薛之謙加盟,那個節目賣出去的價格差距還蠻大的。” 另據幾檔綜藝的宣傳透露,有時候大家看到大張偉、薛之謙……突然來某節目做單集嘉賓,那都是冠名廣告客戶直接砸錢買單的,就是看中了他們的網路活躍度,點名非他們不可。

宋小寶和鹿晗

  宋小寶和鹿晗

  綜藝咖面臨的困境!

  製作方急功近利過度依賴笑星 應用心挖掘人設

  但看似繁榮一片的綜藝咖市場,隱患尚存。

  首先,在最常見的拼盤綜藝中,幾位綜藝咖湊一起,互補著做些搞笑之舉,OK。但作為主咖獨挑大梁?不成氣候。一如就算大張偉再妙語連珠,也僅算節目“調味品”,仍需汪涵這樣的專業綜藝主持人帶著做話題、把控節奏。曾有業內人士舉例:“要説到真正成氣候的綜藝咖,庾澄慶算一個,又能主持又玩得開,但除了音樂類節目,其他的他是明確表示不接的。像陳建州本身的綜合質素也不錯,但(人氣、話題度)還上不來。”

  其次,對於各節目喜歡挪用“喜劇人”撐笑點,業內專家認為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看綜藝節目,往往是嘉賓越有反差感效果才越好。譬如曾經大家心目中正經嚴肅的資深演員孫紅雷,在《極限挑戰》中卻以萌萌噠“顏王”形象令人瞠目;舉手投足女神范兒Angelababy上了節目竟然是個可以隨地摸爬滾打的女漢子……越意想不到,觀眾才會有驚喜。而相聲小品演員本就以搞笑形象示人,再上綜藝,反差這一層就沒有了。再來,喜劇演員們確有底子在,在節目裏當短期嘉賓,做幾個效果肯定會做,但綜藝節目的搞笑方式和相聲小品裏的“抖包袱”其實也是不能劃等號的。相聲小品演出中的“包袱”嵌在一段完整的劇情中,都是經過反反覆復推敲和縝密設計的,注重演員們的表演功力,而綜藝裏的搞笑有很多即興成分,考驗的是嘉賓臨場反應能力。王徵宇評價:“在節目裏出現的相聲小品演員,在我的概念裏就叫六十分選手,他可能不能給你驚喜,但他能給你保底。”

  此外,對綜藝咖們的“過度消耗”也令人堪憂。眾所週知,喜劇人們要想攢一個‘包袱’,做一個真正經典段子出來需要長時間的生活沉澱。而對於大張偉、薛之謙這些綜藝咖而言,他們看似是很“偶然”走運地因為某一個段子被網友發現才火了起來,但在那之前,大張偉本就“逗貧”成性,而薛之謙也已經堅持寫了好幾年的段子,多年磨礪才出個把“精品”。但眼下,各節目不斷檔地邀請他們,其包袱或套路很容易被迅速消費完,當我們看多了他在種種節目上相同或是類似的表現之後,要再想出新意來其實是不容易的。

  而綜藝咖們之所以表現出同質化趨勢,在王徵宇看來,同眼下不少節目過於急功近利也不無關係。首先,很多節目找他們其實就是簡單要其網路熱度,比如“南薛北張”組合火了,節目組常常僅是為了迎合這個名號而提出必須把倆人攢在一起。第二,同時有多檔節目都找他們這幾個,本無可厚非。如果幾個節目本身表現形態不一樣——譬如一個推理節目,找薛之謙來是想用到他的舉一反三這方面的能力,那麼他可能就能呈現出新鮮感。但問題在於現在所有節目找他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説段子,他們往往覺得這些嘉賓要是不表現出段子手一面,那對節目本身來説就是有風險的,所以就會導致他們在各種場合裏的表現雷同,來了之後都是一個套路。王徵宇接著補充:“節目還是要給嘉賓設置恰當的人設啊。比如岳雲鵬在《了不起的挑戰》裏人設非常好,就是個委屈受氣包的形象。但在另外某真人秀裏,就有點不知道在做什麼了。”

《了不起的挑戰》岳雲鵬

  《了不起的挑戰》岳雲鵬

  在講到綜藝咖今後發展時,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節目越來越多,明星身價又水漲船高,向“素人類節目”發展定會是未來趨勢之一:“如果能夠從素人裏面挖掘出一些綜藝咖,可能對大家都有好處。就像《奇葩説》挖掘出了肖驍、馬薇薇這些人的道理是一樣的,成本低運營又好。”王徵宇另表示:“現在一些藝人以‘綜藝咖’身份活躍在節目裏,其實也算好事,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其實通過他們的表現、受歡迎的程度,也讓更多沒有上過節目的明星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在節目裏表現。早前我們做戶外真人秀的時候,很多明星是不會對著鏡頭講話,不會自己做梗的。現在去談合作大家就好一點了,都會懂這個套路,其實是對更多的藝人的藝能感培養是有參考意義的。”(Ran/文 實習生周平飛/整理)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