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不只有課本里的黃鶴樓” 臺灣青年:產業活力與人文溫度值得親身體驗
2025-08-21 13:4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訊 8月19日,第九屆“臺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活動營員們走進中國建築科技館、長江視聽微短劇產業基地及武漢大學,一天的行程中,他們用鏡頭記錄下建築之美與城市風景,也收獲了對城市精神的深刻感悟。

參觀中國建築科技館。(中國臺灣網發)
上午,營員們抵達國內首家以中國建築和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大型行業博物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沿著古代、荊楚、現代、未來四大展廳,臺灣青年們沉浸式感受建築文明的傳承與創新,邊拍照邊感嘆:“這里匯聚了古今建築精華,非常值得一看。”

參觀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館。(中國臺灣網發)
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館,請戰書、按滿紅手印的維保志願書、工服、對講機等實物展品,以及記錄醫院建設全過程的紀錄片,讓營員們深入了解武漢抗疫時期的感人建設歷程。臺灣青年江品萱對展館一面牆上“隨時待命”的聊天記錄印象深刻,直言“特別感動”。首次來漢的智永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凱元感慨:“在臺灣就聽過‘中國速度’,今天才真正理解這背後是無數人的堅守與付出,武漢確實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微短劇產業基地里的武漢地鐵2號線場景。(中國臺灣網發)
隨後,營員們來到長江視聽微短劇產業基地——湖北首個聚焦微短劇的產業基地。基地內設有地鐵、醫院、教室等多種實景影棚和數字特效棚,設施專業、布景精細,讓大家眼前一亮。鄭凱元表示:“願意向臺灣朋友推薦武漢,這里的市場環境和創意氛圍,很適合相關從業者發展。”

參觀萬林藝術博物館。(中國臺灣網發)
八月的武大校園,櫻花大道雖非花期卻透著綠意清涼。萬林藝術博物館內,近1300件鳥類標本、140余件哺乳動物標本及400余件(套)文物,奏響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曲。在國立武漢大學牌坊前合影時,臺灣高中生馬宏穎笑著說:“校園很大很漂亮,像走進了景區一樣。”

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從凝固的建築史詩到鮮活的城市記憶,從文創產業的蓬勃生機到百年學府的人文底蘊,武漢的多元魅力,已然烙印在臺灣青年心中。“回去要告訴臺灣的親朋好友,武漢不只有課本里的黃鶴樓,”參與活動的臺青們紛紛表示,“這里的產業活力與人文溫度,值得更多臺灣青年來親身體驗。” (中國臺灣網武漢市臺辦通訊員 / 周春林)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