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進行時|當京津冀,共造“一輛車”……
從工業園到汽車園、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過去的半年時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武清,一場關於汽車産業鏈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聚焦:從工業園到汽車園
“京M、津A、冀R……”武清區京清汽車産業園(以下簡稱京清園)停車場上,停滿了車,稍加注意就會發現,除了天津本地的車牌,很多車是來自北京和河北的牌子,來來往往人員的口音,也帶著三地的些微區別。
“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是北京、河北的,尤其是廊坊的。”京清園黨委書記、董事長沈海軍介紹,“協同發展,京津冀共造一輛車讓大家融入一起。”
“離這裡最近的高鐵站就在廊坊,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到。”一位滴滴司機補充道。
北與通州永樂店鎮相連,西與廊坊開發區接壤,優異的地理位置,讓這裡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排頭兵”的名聲。
京清園的前身京濱工業園成立於2009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20家。伴隨著京津冀汽車産業鏈的協同發展,園區也開始了産業聚焦。
改革永遠在路上,2024年12月,京濱工業園更名為武清京津産業新城京清汽車産業園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復。
京清汽車産業園,北京的京,武清的清,地理方位一目了然;
工業園到汽車園,定位精準,目標明晰,聚焦汽車産業藍海。
批復中也明確“産業定位調整為重點發展汽車製造、智慧製造裝備、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等産業”。
資料顯示,之前京津冀區域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本地化零部件企業配套水準相對較低,外部依賴度高,這也為三地集中優勢做大汽車産業鏈提供了空間和機遇。
轉變:從傳統到新能源
京津冀汽車産業鏈的發展進程中,企業是見證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7月2日上午,京清園古旺路5號,法雷奧汽車空調湖北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物流區,挂著京A牌照的大卡車正在排隊裝貨,一個小時左右,車上的配件將進入到北京大興的整車廠,成為熱銷車型的一部分。
“從我們這裡到大興,也就是40公里左右,運輸車可以跑多個來回,一週至少發車6天,差不多24小時不停。”談起京津冀共造一輛車,公司總經理劉同明侃侃而談。
在這裡,發車節拍按小時計算——FEM(前端模組總成)每小時發出一車、HVAC(空調系統總成)每2小時發一車貨、AGS(主動進氣格柵)每3小時發一車貨。每天有幾千套車用零部件源源不斷地送往位於京冀地區的整車企業,其中發往北京大興的接近2000套。
在裝車的同時,公司的三個車間內,為不同企業配套的生産線不停地運轉著,車間內自動運輸機器人(AGV)將零件精準地輸送到指定位置。“有為傳統燃油車配套的,也有為新能源企業配套的,都是知名品牌。”工作人員介紹。
作為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法國法雷奧集團在天津的下屬公司,2013年公司正式在武清區成立後不久,趕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的風口,公司也成為京津冀共造一輛車鏈條上的一環。最開始,産品主要是為燃油車配套,後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公司也進入了新能源領域。
“因為集團公司本身就是老牌企業,與世界知名的車企有著很多年的合作,憑著這份影響力和技術能力,公司也就能夠順利進入新産業的供應鏈。”劉同明介紹,京津冀汽車産業的發展,也是企業不斷壯大的動力,“一方面我們的産品和技術能滿足新能源車企的需要,另一方面車企的需求也促使公司不斷地探索和研發,要求我們不僅技術領先、品質領先,也要有性價比,可以説是彼此之間的雙向奔赴。”其介紹,除了正在生産的産品,目前公司也在為幾家知名車企將要推出的新車型做配套準備。
現在,公司銷售的90%以上來自京津冀,“産品整體上實現了隨時生産,隨時運往北京,可以説還冒著熱氣呢”。
事實上,作為京津冀汽車産業鏈的一環,法雷奧公司員工也是來自京津冀三地,其中有一半左右來自緊鄰著的河北廊坊,協同發展在這裡生動體現。
發展:共建京津冀首位産業
2024年京津冀地區實現汽車産量285萬輛,同比增長11.8%,其中新能源汽車67.6萬輛,同比增長154%。三地汽車産業實現産值已超8400億元,成為京津冀製造業“首位産業”。伴隨三地共造一輛車的逐漸加快,京清園發展步履不停。
2024年11月,京津冀汽車供應鏈産業聯盟在天津成立,聯盟秘書處就落地京清園,聯盟擁有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高校院所、行業機構等成員單位300余家。同月,規劃總面積8000畝的京津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開啟,天津武清、北京順義、河北廊坊各建一個園區,天津園區同樣落地京清園。
京津冀共造一輛車之路正越跑越寬,當一輛車的車燈、座椅、車身、變速箱來自天津,蓄電池、行李架來自河北,玻璃升降器、空氣濾清器來自北京時,已經變得不分你我。
沈海軍告訴津雲記者:“通過打造京津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集聚區,加強與京冀的重點産業鏈配套融合,建設新能源汽車産業新高地。園區正從三地共造一輛車,向三地智造一輛車挺進。”
2025年剛剛過半,京清園的好消息接連傳來。
1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的2024年度綠色製造名單中,京清園企業博思特能源裝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獲評“2024年度國家級綠色工廠”。
緊接著,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公佈的2025年第一批天津市先進智慧工廠認定,京清園的海拉車燈、安聞汽車入選。
當下,以京清園為中心約2小時交通圈內,現有賓士、豐田、小米、理想、長城等京津冀整車項目18個,近地配套需求大,這裡也形成了以汽車感測器、照明系統、汽車空調、汽車線束、汽車底盤、算力支撐等為特色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體系,與京津冀地區的國內外知名整車企業穩定合作。
6月25日,京清園舉辦了最新一次的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與四家産業鏈重點企業達成合作,著力推進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優化産業生態佈局。
“選擇這裡,正是看中産業園地處京津發展軸核心位置的先天優勢,努力把項目建設成依託京清,立足武清,輻射京津冀,面向華北的重要戰略落子點。”簽約企業家這樣表示。(記者 彭俊勇 視頻製作 李杭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