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好科技創新關鍵變數

2025-02-10 09:23: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持續增強。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為36130億元,比上年增長8.3%,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全球創新指數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不僅是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更為經濟轉型升級厚植根基、蓄勢賦能。創新的外延很豐富,包括很多方面,但科技創新是最“硬核”的創新,也是最基礎的創新。縱觀人類發展史,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會帶來産業的根本性變革,尤其是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的科學技術,均能為産業創新注入強大動力。

  綜觀世界各經濟體發展狀況,我國表現一直很亮眼,原因就在於我國各行各業始終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這種熱情與可持續的長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百年變局,科技創新是關鍵變數。2024年我國在新型儲能、微納製造、分子藥物、人形機器人、具身智慧機器人等領域新佈局5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累計達33家,突破關鍵共性技術672項,實現技術成果轉化690項,孵化企業182家。科技創新能力轉化為産業競爭力的成效已然顯現。當下,我國持續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佈局産業鏈,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以産業升級構築新競爭優勢,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産業和産業鏈上,將對經濟增長大有裨益。

  一是鼓勵企業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場景,支援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不妨探索適配不同任務場景的“揭榜挂帥”“賽馬制”“軍令狀”等多元機制,強化民營企業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的資金、人才支援,為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創造更加有利條件。二是持續壯大耐心資本。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耐心資本的重要性在於長期性、價值性、責任性,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幫助科創企業化解融資難、融資貴等“成長的煩惱”。三是充分挖掘科技仲介服務的市場潛力。要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推動市場需求與創新成果實現精準對接,使科研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必由之路。未來,讓科技繼續成為産業發展的強勁引擎,推動産業騰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瑞慶 中國經濟網供稿)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