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祝賀!火箭殘骸“指哪兒落哪兒”,我國做到了

2019-08-05 10:43: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航太科技集團又傳來喜訊!

  我國完成了火箭殘骸的精準控制,落在了設定的落區範圍內。這次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

  先來看一下當時的視頻↓

  4個視角看火箭殘骸回地球

  那麼問題來了,啥叫火箭殘骸精準控制呢?

  説白了,就是指哪兒落哪兒。這一次準確落在設定落區的殘骸,是長征二號丙火箭的一部分,就是下方火箭中間那段深色的部分。

  通過“柵格舵”,可以控制回收時的姿態,確保火箭殘骸能夠落在設定的區域。那麼這個長得像“蒼蠅拍”似的東西,真的有這麼大的能耐嗎?當然!來聽聽航太人是怎麼説的:

  它不是蒼蠅拍,它叫“柵格舵”,是一種非常規的氣動穩定和控制舵面;

  在火箭向上衝向天空的過程中,“柵格舵”是緊緊貼著火箭的,不工作;

  當火箭的一子級完成使命再入大氣層的時,“柵格舵”正式開始工作,變成火箭殘骸的“翅膀”。

  在“翅膀”的保駕護航之下,最終火箭殘骸落在設定的區域。

  下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精確控制火箭殘骸怎麼落下來?

  兩個字:安全!

  隨著我國航太技術的快速發展,運載火箭高密度發射成為常態。同時在內陸發射場的周邊,人口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保障人員安全,每次發射任務前,會將落區內的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帶。而此次技術的驗證成功,則可以免去落區居民疏散問題,也為我國運載火箭後續助推器及子級的可控回收、軟著陸、重復使用等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掉落在落區的火箭殘骸

  最後一個問題,這次的殘骸回收成功之後,是不是就意味著火箭可以回收了?

  長二丙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牟宇説,不是的!

  這次試驗回收的只是火箭殘骸,只能實現火箭殘骸“指哪兒落哪兒”,並進行精準回收。但距離實現火箭回收再利用,還需要一些其他相關技術的支援。但這一次的成功,已經讓我們在火箭可回收的路上收穫了第一次的成功。

  採訪長二丙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牟宇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