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我國商業航太開啟新征程

2019-07-26 16:59: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7月25日13時整,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一號遙一(下稱“SQX-1 Y1”)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2顆衛星、3個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的300公里高度圓軌道。

  付毅飛攝

  這是繼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後,國內第三家民營企業嘗試發射運載火箭。其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

  陳肖攝

  據星際榮耀公司介紹,SQX-1 Y1運載火箭採用三固一液的四級串聯構型,是目前我國民營航太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本次任務成功,表明該公司全面掌握了運載火箭總體及系統整合、固體及姿軌控動力、電氣綜合、導航制導與控制、測試發射、總裝總測及核心單機等軟硬體核心技術,具備了運載火箭系統工程全流程、全要素的研發與發射服務能力,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基本閉環。

  陳肖攝

  據稱,SQX-1 Y1運載火箭在總體、分系統及單機研發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其1.採用變後掠前緣柵格舵+RCS複合控制技術,有效降低了運載火箭研發成本,為雙曲線二號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返回技術進行了先期驗證;採用姿軌控與上面級液體動力裝置一體化技術,實現了全任務剖面多模式姿態控制和末級長時間、高精度入軌動力支援;採用了電氣系統智慧整合一體化設計,核心單機中樞一號採用了全可編程SOC解決方案、模組化設計及大容量數據快速吞吐設計,融合了豐富通信介面及大數據功能;採用了基於大型嵌入式多任務實時作業系統的飛行控制軟體,提高了軟體設計開發效率並具備智慧控制演算法功能;採用箭上網路服務設計方案,實現了多設備同時接入、設備發現、數據分發及快速訪問。

  同時,該火箭採用的固液結合多級迭代制導技術,可滿足高精度入軌需求;適應任意大姿態干擾的四元數控制方案及容錯設計,提升了飛行可靠性;遠距離無線測發控技術,可滿足火箭全時段全天候無依託快速發射的需求。此外,該火箭簡捷的地面發射支援系統,能有效降低研發成本,簡化發射流程。

  本次發射攜帶了航太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2顆衛星,搭載了西瓜創客載荷、星時代-6載荷以及某實驗驗證載荷。

  我國商業航太開啟新征程

  吳盎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13時,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SQX-1 Y1)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300公里圓軌道,遙測數據顯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私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中國私營航太開啟新的征程。

  火箭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運載工具,也是我國私營航太進入太空、開發太空、參與國際商業航太市場競爭的技術基礎。特別是隨著太空網際網路、商業遙感等小衛星星座開始組網,商業發射市場規模急劇擴張。根據目前各國公佈的星座組網計劃,未來需要發射的小衛星數量超過2.5萬顆,而當前全球每年航太發射次數僅為100次左右,遠遠不能滿足搭載需求。

  我國私營航太仍有巨大的參與空間,而瓜分這塊鉅額“蛋糕”的必備工具就是擁有低成本的商業運載火箭。

  同時,對私營航太企業來説,只有掌握火箭技術才會更易做大做強。原因很簡單,自己持有進入太空的“金鑰匙”,發射成本低廉、自主性高,無論搞商業衛星還是開發飛船做太空旅遊,競爭力都會更強。以美國私營航太領軍企業SpaceX為例,無論是研製“龍”飛船為空間站提供貨運服務,還是進軍太空網際網路行業,甚至參與NASA的載人登月和火星探測計劃,都是以其掌握運載工具——“獵鷹”系列火箭為前提。特別是“星鏈”網際網路星座包含1.2萬顆通信衛星,如果沒有自己的火箭,其建設成本和實施難度都將大幅提升。

  中國私營航太的此次突破並非偶然。首先,中國航太發展歷史悠久,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梯隊,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航太産業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中國私營航太可以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另外,零壹空間、藍箭航太、星際榮耀等企業都已進行多次火箭發射,雖然兩次入軌失敗,但仍然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火箭是一個系統工程,經驗越豐富,成功的概率越高。

  雖然火箭入軌標誌著中國私營航太進入新的階段。但仍需承認,入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樣廉價、可靠地入軌。我國的私營火箭距離世界領先水準仍有巨大差距,仍需苦練內功,繼續攻關大推力發動機,中、重型火箭,回收與可重復使用等提高性能與可靠性、降低成本的核心技術,提高自身實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