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與出路”國家高端智庫論壇發言摘編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研究員 蔡 昉
美國對中國及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大打貿易戰,不僅是一種針對他國的霸淩行為,而且極大地危害著全球經貿秩序,造成巨大的負外部性,旨在阻擋甚至逆轉經濟全球化。然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美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和獲益者,所以,這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國際關係中的霸淩行為也不可能使自己“再次偉大”。
當前這一輪經濟全球化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的全球化,以往從未有過。
首先,貿易不再是東西之間、南北之間割裂下的發達國家內部貿易,而是不同發展水準國家之間依據比較優勢進行的貿易。例如,高收入國家向中低收入國家出口的比重,從1990年的12.9%提高到2017年的29.1%,進口則從14.8%提高到34.2%。
其次,經濟趨同現象第一次發生。1990年至2017年期間,從各收入組別的平均水準來看,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偏下國家和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實際增長速度都顯著高於高收入國家。結果是中低收入國家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22%提高到35.3%。中國在中低收入國家GDP總量中的佔比,則從9.9%提高到36%。全球經濟趨同也創造出全球減貧的顯著成績。
美國和其他高收入國家也從全球化獲益。資本密集型産品出口和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使資本所有者,包括跨國公司、全球投資者和華爾街金融機構,賺得盆滿缽滿。
美國製造貿易爭端並不斷升級,試圖打擊中國經濟,阻撓中國的發展,必然極大損害世界經濟增長,甚至可能使世界從迄今為止取得成就上倒退。美國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巨大負外部性,在傷害其他國家之後,終究會形成反向的影響,必然使美國經濟反受其害。
美國破壞全球貿易秩序、傷害世界經濟增長,乃至阻擋經濟全球化不得人心。美國不斷升級貿易爭端,會給世界經濟帶來破壞作用,不僅造成中美雙方損失,也直接傷害其他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這種行徑必然激起各國的反對,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發展中國家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不想戰、不怕戰,以戰反戰是合理的做法。同時,做好自己的事情,推進改革,用改革紅利穩定增長,用社會政策穩定民生,進一步對外開放維護經濟全球化。
“美國吃虧論”本身就是彌天大謊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研究員 李 揚
美國有人就中美之間鉅額貿易逆差發難,聲稱美國每年都要“輸給中國5000億美元”“美國損失了數百萬製造業崗位”等等。就其本質而論,“美國吃虧論”不過是十餘年前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時風靡一時的“全球經濟失衡”概念的世俗版而已。
將美國出現貿易赤字視為美國“吃虧”,本身就是彌天大謊:
首先,國際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國出現貿易逆差,意味著該國國民超出本國的生産能力,享受了更多的物質財富,由於享受了品質高、價格便宜的産品和勞務,該國國民的福利得到顯著增進。
其次,貿易赤字偶一為之,固然可以增進國民福祉,但若長期化,則對經濟發展不利,因為,該國最終必須實實在在地拿出本國的真金白銀去平衡貿易赤字。然而,此處所説的負作用,對美國並不適用,因為,美國用以交換別國財富的,只是美國中央銀行的紙質憑證,甚至,用美國經濟學家L 蘭德爾 雷的説法,只是“在電腦上多敲了幾下鍵盤”,充其量只是在賬務本上增加了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債務。
再次,債務如果積累,對一國長期發展不利,因為,債務國最終仍須拿出真金白銀予以歸還,而且還要帶上利息,這些都是對本國財富的扣除。然而,這一弊端再次不適用於美國,因為,美國仍然可以用其央行的鈔票或在其央行的電腦上多敲幾下,去平衡其高達天文數字的對外債務。
以上種種,恰如L 蘭德爾 雷在當下風靡美國的《現代貨幣理論》中直率指出的:“整個世界被美國耍了兩次:一次是美國用美元過度進口,另一次是美國用美元支付債務利息。”“美國向外國人支付的利息率和利潤率極低,卻因為持有國外投資的債權獲得高額的利息和利潤。”
顯然,要知曉“美國吃虧論”之謬,我們不僅要列示美國從長期貿易逆差中在實物層面獲得的巨大好處;還要分析其貨幣金融體系對其實物層面的國民經濟操作給予的支援;更要條分縷析,揭示出該國利用其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特殊地位,將其實體經濟和貨幣金融體系彼此映照、相互支撐,並據以形成由其主導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由此獲得的獨一無二的超額利益。
霸淩政策無助於解決美國發展失衡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吳白乙
“道不辯不明,理不爭不清”。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雙方對經貿問題存在不同見解本屬於正常事態,可以通過平等協商來加以解決。但美方卻一再動用加徵關稅等非理性手段,竟然將自己描繪成貿易受害者。其荒唐説法不僅罔顧事實,也不合乎國際經濟交往的正常邏輯。
近年來,美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以及貿易赤字不斷攀高。一方面,勞動密集型、中低端産業加速向國外轉移,甚至中高端製造業的部分生産環節也通過外包形式分配到東亞地區;另一方面,美國低技能勞動者在承受産業空心化帶來失業等後果的同時,也享受到廉價消費來自全球各地進口産品的好處。説到底,是美國金融資本、産業資本和技術資本拿到了全球化紅利的大頭,而普通消費者也能從國外低工資勞動中得到一定的受益和補償。
美國政府把著力點放錯了地方,沒有專心致志地清理國內積弊及其背後的制度成因,而是將國內問題國際化,向貿易夥伴國家發難,一味地將其産業競爭力下降和部分社會群體的貧困歸咎於後者的發展和全球競爭,甚至採取加徵關稅、限制投資、技術封鎖等惡劣手段進行極限施壓。
美國挑起貿易戰將給美國企業和家庭帶來生産、生活成本的實際升高,就業崗位進一步減少,破壞既有的全球價值鏈,造成美國商品外部市場份額降低等嚴重後果。因此,從長期來看,美國政府頑固推行貿易霸淩政策,不僅無助於其變得“再次偉大”,反而會使企業、百姓深受其困。
美國發起貿易戰威脅國際法律秩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柳華文
美國在相當程度上主導了聯合國的建立和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倡導甚至主導國際法規則的制定、國際機構的建立,也經常敦促其他國家履行相關的國際條約,但是自己卻置身其外。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其實質是美國我行我素,違反國際法特別是多邊貿易規則體系,以國內法淩駕國際法之上。美國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更多的是用國際法約束別人,而不是自己。
美方多次出爾反爾,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一份可持續、可執行的國際協議的達成需要締約雙方在平等基礎上相互尊重,並在內容上體現公平善意。美國政府動輒揮舞關稅大棒進行威脅,是不負責任的,違背了WTO規則,也不符合通常的國際條約的締約原則。
針對美國採取的一系列單邊貿易措施,中國政府依據WTO規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採取了合理、適當的反制措施,既依照WTO相關規則和爭端解決程式向WTO提出對美國的申訴,又針對美國提出的加徵關稅清單提出了中國的反制清單,這是主權國家捍衛主權和自身合法利益的正當舉動。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規模和包括創新能力在內的發展實力。中國已是不可忽視、具備承壓韌性和反制能力的經濟大國。中國不會主動挑事,但是也絕不會任人宰割。中國的發展水準及其與世界業已形成的經濟聯繫,使中國具有不懼艱難、不怕強權的底氣和信心、定力與能力。中國將繼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也會更加積極地使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企業和公民的利益。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
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美國政府這些行為和做法,會嚴重破壞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高效的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和技術創新生態,進而給全球經濟增長、理性的世界經濟分工格局以及全球迎接新工業革命帶來不良後果。
當今世界供應鏈和産業鏈是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主導下形成的,是在現代運輸技術和資訊技術支撐下資本全球化的産物。當一國政府以各種理由加徵關稅、限制企業跨國經營行為、以國內法律干涉國際生産活動的時候,必然會提高企業交易成本,企業的價值鏈不得不被重新設計,迫使企業打破現有的全球供應鏈和産業鏈佈局,進而擾亂了全球經濟秩序,破壞了市場競爭體系,扭曲了全球資源配置,最終導致對全球經濟效率造成很大損失,對參與全球價值鏈中的任何國家和企業都沒有好處。
人類社會正迎來以數字化、智慧化和網路化為核心特徵的新一輪工業革命,開放合作的創新生態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採取各種措施實施技術保護主義,極大破壞了世界開放合作的技術創新生態,不利於人類社會共同迎接新工業革命的到來,也不利於世界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培育。而其打壓中國發展的目的也不會得逞,只會更加促使中國與其他各國合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科技創新能力。
美國升級經貿摩擦加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 李雪松
去年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今年5月美國再次升級對華經貿摩擦,這不僅將加劇美國及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而且對美國的不利影響將不斷加大。
根據WTO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以美元計,歐盟貨物出口下降4.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7個百分點;日本貨物出口下降5.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個百分點;美國貨物出口增長1.5%,增速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
由於美國選擇加徵關稅商品的進口價格彈性不同,加徵關稅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存在顯著的異質性。隨著美國升級關稅措施,其加徵的關稅將更多由美方承擔。
美國自恃其當前經濟增長趨勢較為強勁,肆意挑起並不斷升級經貿摩擦,這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終將會顯露出來。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從2018年的2.9%下降至2019年的2.3%,降幅為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歐元區經濟增速將由2018年的2%下降到2019年的1.3%,降幅為0.7個百分點;日本經濟增速將從2018年的1.1%下降到2019年的1%,降幅為0.1個百分點。
美國單方面挑起並升級經貿摩擦,將加劇美國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即使短期內美國經濟可以承受,但假以時日,經貿摩擦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將會逐漸加大,持續升級經貿摩擦將使2020年後的美國經濟增速顯著下滑,受預期影響美國股票市場將會更早做出反應。
美國單邊主義做法損人不利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 王金照
中美經貿關係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美國加徵關稅和出口管制是錯誤的,損人不利己,並殃及全球經濟。
今年1月至4月,美國對華出口累計下降了30%,帶動美國出口增長顯著放緩。由於中國生産的産品物美價廉,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找到合適的替代供貨商。美國消費者和以中國生産零部件為供貨商的生産企業承擔相當大比例的關稅負擔。
當前的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和價值鏈,是推動世界經濟強勁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美國的做法破壞了全球生産網路的高效安全運作。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導致全球貿易放緩、跨境投資下滑、金融市場動蕩、市場信心不足,主要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對今年全球貿易、跨境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預期。
各國之間的經貿爭端應通過多邊機構進行磋商解決,而不是採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威脅施壓,這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損害了國際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
中國有能力應對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從宏觀上看,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內需主導的增長格局。從産業上看,中國正在不斷提升自身在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和價值鏈分工中的位置。從市場規模看,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中國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打造更高水準的開放平臺。中國企業不斷夯實技術基礎和管理能力,將會在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和價值鏈分工。
不講誠信對美國國際信用造成嚴重損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美大所副所長、研究員 周 密
美方屢屢出爾反爾不僅增加了中美磋商的難度,更使得對美方的不信任感擴散至其他國家,從而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各項貿易協定的完成更不容易,協定成果也可能打折扣。
如果美國持續透支其國際信用,無論對現行經貿體系進行改革,還是推動新體系的建立,可能其影響力都會有所下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已經引起了廣泛的擔憂與爭議,在美國退出後其他參與方仍然重申履行原有承諾已經從行動上表示其對美行為的不認可。從國內經濟領域來看,信用的下降會增加市場運作的成本。如果被貼上“失信”的標簽,或者被認為容易違約,美國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和融資能力下降可能對其發展形成制約,對美國吸引資金流入産生負面影響。
中美兩國磋商進程中釋放的每一個信號都牽動著全球市場的神經,每次談判波折資訊都對資本市場形成嚴重衝擊。磋商既需要減少資訊不對稱,也需要雙方不斷進行調整和適應,從達成共識到完成協議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美雙方在不同階段對各種變化做出反應是磋商的常態。但相互信任是磋商有效推進的重要基礎。最終協議的達成要能夠有利於消除阻礙市場發揮作用的制度性障礙、保護企業發展的利益、形成有效激勵創新的機制。只有雙方都抱著善意的態度,充分理解對方立場,才能為磋商取得成功、達成長期有效協議創造良好條件。如果美方隨意使用單邊工具進行極限施壓,只考慮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發展,只能導致多方受損。
貿易戰解決不了問題反會損傷各方利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楊伯江
從國際關係的歷史看,國家之間因經濟貿易問題出現爭端的案例常見,但以發動貿易戰的方式根本解決了經貿爭端的例子卻少有。貿易戰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損傷各方利益,沒有任何一方能是真正的贏家。在這方面最鮮活的例子,就是日美經貿摩擦。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日本使出一套組合拳,以維護國防安全為由,採用提高關稅、迫使日本擴大對美半導體進口、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措施,阻礙日本高技術産業發展,其結果是美國貿易逆差下降。但從長週期看美國的對日逆差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是因為美國自身沒有實施根本性、結構性改革措施。在日美摩擦中,美國多次採取基於其國內法律的單邊貿易制裁措施,這就破壞了它所倡導的多邊貿易體制,損害了美國在世界各國面前的公信力。
日美貿易戰在短期內對日本造成嚴重衝擊。然而,面對貿易戰的壓力,日本實施了一系列經濟結構性改革,促使經濟發展實現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通過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日本在對外經濟關係中的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提升了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透過日美經貿摩擦的歷史可以看到,貿易戰沒有贏家,貿易戰也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日本而言,貿易戰都會對經濟的正常發展造成長期或短期、明顯或隱性的嚴重損傷,而這種損傷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美國逆全球化資訊化多樣化徒勞無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 平
今天的世界早已回不到各自為政的孤立時代了,也沒有哪個國家能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我們早就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跨國貿易交往、跨國投資活動、跨國人員流動是常態,各國經濟互存互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果用孤立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套路,乃至於用打貿易戰的辦法,以圖換取與別人“脫鉤”或靠“本國優先”使自己“再次偉大”,都無濟於事。
我們也已經進入科技的資訊化時代,從發現、發明、發展,到傳播、交流、應用,資訊化使這些以秒或更小的單位速度得以傳播,科技及其應用甚至可能在瞬間實現突破,而不再僅僅被一家壟斷。用制裁、封鎖、驅趕、“逮捕”等手段,只能適得其反,不僅會限制自己在技術領域的發展,還會使自己失掉信譽。
我們還生活在多樣化的時代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都在快速變化、多重疊加,文化多樣性如同生物多樣性一樣,本來是我們得以生存與發展、求得和平與繁榮的前提,也是我們能夠優勢互補、互鑒互學的條件。一味指責自己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文化與規則,甚至不斷用霸淩之手段,既會使自己失去理解別人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歷史的機遇,只留給順潮流而動、迎潮流而上的人。全球化、資訊化、多樣化都是歷史潮流。如果非要逆歷史潮流而走向過去、走向保守、走向封閉,最後既不能保護自己,還會傷及他人、殃及他人。
平等協商才能開創中美經貿新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宋 泓
美國不負責任地指責中方立場“倒退”,並自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産品加徵關稅稅率從10%提高至25%,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5月13日,美國宣佈啟動對剩餘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産品加徵關稅的程式。
這次中美貿易摩擦的起因是美國的301調查。從美方的角度來看,中美雙邊的貿易談判是為了解決美國301報告中所認定的中方不公平貿易做法。談判目的是迫使中方作出讓步和改變,而美國無需作出新的承諾。因此,從美方的立場上看,這種談判是不對等的。
此外,美方甚至進一步要求設立協議的執行機制,即:一旦中方沒有落實協議中的承諾,美方將會啟動報復程式。這樣,301調查及其執行過程將會長期化甚至永久化。301條款下的談判與自貿協議下的談判性質不同。前者是單邊約束,後者則是在WTO原則基礎上雙方有實質性承諾的對等自由化和便利化。從中美貿易談判的性質出發,如果按照美方意圖達成協定,將給多邊貿易體制以及整個世界經濟治理帶來負面影響。
美方只有摒棄單邊主義,平等協商,才能開創中美經貿關係的新局面。第一,儘快、儘早、無條件地徹底終止301調查。第二,將談判中的許多內容放置在雙邊對等框架中進行,構建新的經貿合作構架,同時化解與多邊貿易體制的衝突,為雙邊經貿合作開拓更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