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一代匠人范國瓊:將青春獻給中國白酒的高級技師

2018-03-30 23: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范國瓊(台灣網發 何孟書 攝)

  台灣網3月30日宜賓訊  (記者 盧佳靜)踏進院落便遠離了路上車流的喧囂,聲聲鳥鳴顯得格外清脆;週邊的樹木鬱鬱蔥蔥,一張石桌,四隻石凳,兩旁的花兒開的正是嬌艷。院中座落著我國釀酒行業勾兌技術創始人范玉平的白色雕像,雕像的神情中透露著老先生的儒雅。而繼承范玉平老先生一身技藝的女兒、五糧液集團白酒勾兌師範國瓊則更多了些溫文,“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36年間,她將青春獻給白酒的嘗評勾兌;36年間,她將匠心代代傳承。

  踏入這個行業,並不是范國瓊主動做出的選擇。當年因為父親在五糧液酒廠工作,身體不好,又疏于家人照料,范國瓊便肩負著照顧父親的責任來到酒廠,經組織安排拜父為師,學起了白酒的嘗評勾兌技術。在沒有具體接觸白酒品嘗勾兌的時候,范國瓊對酒還是有一些反感的,但她認為,“既然這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工作,那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很認真”“很敬業”“人很實在”“幹一行愛一行”則是范國瓊的同事們對她的評價。

  初出茅廬,范國瓊認為自己基礎差,知識儲備不足,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回想起母親,她一直覺得很愧疚。當時,60多歲的母親晚上生了病,直到早晨范國瓊才發現母親躺倒在地上。潮濕的地面弄臟了母親的身體,范國瓊趕忙拿起提鍋燒了一鍋水,因為馬上就到上班時間,來不及等到水熱,“草草的給母親洗一下就跑去上班”。“後來我想了很久,為啥沒請個假?如果請假領導肯定會同意的,但當時想著工作就是第一,其他人和事都讓步,我母親這個情況我都讓她讓了步。”范國瓊説。

范國瓊和團隊成員在選酒。(台灣網發 何孟書 攝)

  “眼觀色、鼻聞香、口嘗味,都有一個思維分析的過程,與喝酒不一樣。”白酒的品鑒工作對環境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氛圍的安靜和空氣的純凈。勾兌中心的女性在崗位上從不塗脂抹粉,范國瓊也只在結婚那天化過一次粧。作為“川妹子”,她的飲食也早已與“麻辣”絕緣。“雖然現在電腦可以分析化學成分,但感官風味的區別還得靠人來把握。”為了保持敏銳的嗅覺和味覺,生活中她們要更加約束自己。

  不懈的努力練就一身技藝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范國瓊自1989年起一直擔任國家級白酒評委,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中國白酒大師等稱號,是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級高級工程師。但在范國瓊心中,更優秀的是她的隊友們,“工作任務的完成、品質的保證是我們整個團隊的努力,我們的團隊真的很不錯。”

  與范國瓊“搭班子”20多年的溫小英也是“五二代”,她對專業的追求可以用“癡迷”來形容。當投入到品酒狀態的時候,“我真的是不知道旁人在説什麼的,因為我在想這個香是什麼的,這個味是什麼的”,要沉的下氣,不能浮躁。

  16歲就跟從師父范玉平學習勾兌的曹紅英説,當時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也沒有嘗過白酒,不知道品酒可以先用鼻子聞,於是就大口的喝,喝的每天的臉都紅彤彤的、腦袋暈暈的。後來在師父指導下學習勾兌,因為覺得酒很神奇,對品酒也就越來越有興趣。“酒有香的、濃的、甜的,它就像人生一樣,人生酸甜苦辣也都有。”

  羅勇,是為數不多的男性勾兌師之一,從事這項工作也有20餘年,自打幹起了這行他就再也沒有碰過煙。“把一批酒從基礎調製出廠特別有成就感,特別是有難度的酒,能夠把它調出來,感覺特別好,心情很愉快”。對於未來發展方向,羅勇説,就是要堅持把這一件事幹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范國瓊(右一)和羅勇(右二)。(台灣網發 王波 攝)

  作為車間主任的范國瓊,帶領車間員工連續多年超額完成生産任務,及時滿足市場需要。車間年年被評為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涌現出一大批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宜賓市十大傑出青年”、“宜賓市突出貢獻技師”等生産技術骨幹。車間勾兌班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宜賓市十佳青年文明號”、“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等稱號,車間女職工工作還榮獲“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先進集體”稱號。

  他們由最初的“小白”逐步變身為行業內的專家,華麗蛻變的背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辛勞。范國瓊認為,“專業專注,精益求精,特別是在酒的形成過程中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位,保證産品的品質”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另外,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消費需求在不斷變化,勾兌技術也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滿足“個性化”需求。

  以范國瓊為代表的一代勾兌師們受惠恩師,如今也不斷地將自己所學、所悟傳授給年輕一代。“對於剛剛從事嘗評勾兌的新人來説,他們的思維沒有打開,對技術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我就要去一步步地引導他們,直到他們理解透徹為止。”范國瓊説。在“范國瓊們”的悉心培養下,已有一批年輕技術人才成為了五糧液集團嘗評勾兌工作的骨幹力量,也行業的發展儲備了後續技術力量。(完)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