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變“委員會”,既是升格,更是昇華!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人們發現,此前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經易名。從“小組”變身為“委員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名稱之別,改革深意值得仔細剖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是健全黨對重大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此乃點睛之意。有兩個關鍵詞務必注意:其一,“黨”,這是推進改革的主體;其二,“重大工作領導體制機制”,這是改革落地的載體。簡言之,從“小組”到“委員會”,表面是名稱之變,本質是加強黨對改革工作的領導、強化重大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確保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其實,變身的不只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審計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無論新組建的還是更名的,冠以“委員會”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升格”。這並非級別上的“升格”,而是職責使命、任務導向的升級——“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很顯然,任何一個委員會都要在戰略研究、統籌規劃、綜合協調、整體推進上著力。
回眸黨和國家發展的歷史,“領導小組”不僅在各級存在,而且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有學者認為,在當代中國,領導小組制度已經逐漸從一種非正式的習慣和規範演變為相對穩定和較為成熟的亞正式制度。但事實上,無論從領導小組的功能看,還是從政治機制完善的長遠看,增強黨的領導力、提高政府執行力,建立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決策協調機制,都勢在必行。這就提出了一個課題:如何實現領導小組制度的“脫非入正”?改革就是面對真問題、解決真問題,對於涉及到重大工作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成立“委員會”,就是要實現制度化、常態化、穩定化,這樣有利於做到職能優化、效能提升。
更應該看到,“委員會”是黨中央領導下的委員會,不是其他的什麼委員會。這樣安排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目的就是要使黨實施更有效的統領和協調,保證黨中央令行禁止和工作高效。其根本要義在於黨的全面領導,所謂“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也是此意。通過改革,只有更好發揮“委員會”這一黨的職能部門作用,才能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改職責上出硬招,不光是改頭換面,還要脫胎換骨,切實解決多頭分散、條塊分割、下改上不改、上推下不動的問題。可以説,“小組”變“委員會”是看起來的改頭換面、實際上的脫胎換骨,讓涉及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在“統”上更有層次和力度、在“行”上更加有序和有效。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改革將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改革的複雜性、敏感性、艱巨性也更加突出。只有加強和改善黨對各項工作的統籌領導,才能在改革不止步中不斷取得新勝利,“委員會”也才真正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