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G20國際志願者提姆有個夢想 成為“馬可·波羅” 向世界介紹杭州

2016年08月30日 09:34:29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1.jpg

  提姆和太太接受採訪。 共產黨員雜志社記者 陸偉 攝

  浙江在線8月3日訊(共產黨員雜志社記者 胡笛)自從澳大利亞人提姆·克蘭西(Tim Clancy)代表G20國際志願者在杭州運河廣場宣誓之後,他在杭州的生活就瞬間忙碌了起來。

  進行培訓和演練,與政府部門接洽峰會期間的事宜,接受媒體採訪……空閒下來,他還要給西湖周邊小區的大伯大媽們上英語課,以便他們在峰會到來時可以和外國友人進行簡單的交流。不久前,提姆還受到澳大利亞領事館的邀請拍攝個人紀錄片,介紹他作為澳大利亞人在杭州的生活。片子將于G20前夕在澳大利亞全國播放。

  “離G20杭州峰會時間越近,他就越忙,一周的行程排得滿滿的。”提姆的中國太太陳爽說。

  說起杭州話,還“毛發靨”的

  “毛發靨。”“介個東西噶好。”從2011年起,提姆就在杭州電視臺《老外搜街記》節目中擔任外景主持,又參與錄制了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王牌諜中諜》。如今,為了宣傳G20杭州峰會,提姆又成了西湖區官網官微迎G20英語節目《跟著Tim遊西湖》的主持人。

  起初,參加這些活動只是為了好玩,但也因此,提姆遊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對杭州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有了很深的了解。

  對提姆而言,記憶最深的還是第一次來到杭州時的情景。那是2007年的初春,提姆作為浙江大學的交換生來到杭州,住在西湖邊的玉泉校區。

  “這里有山、有水、有樹,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味。”這讓提姆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也是在杭州,他結識了太太陳爽,並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

  作為“學霸”,提姆正在浙江大學學習臨床醫學,這已經是他所修的第四個學位了。在此之前,他在悉尼修完了電氣工程和工程管理兩個學士學位,又在浙大修完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學士學位。

  提姆很有語言天分,除了普通話和杭州話,他還會粵語、日語、意大利語等。最好玩的是,作為浙江的“毛腳女婿”,提姆還懂浦江話,以方便和說浦江方言的岳父岳母交流。

  從細節入手,讓杭州更暖

  作為“杭州通”,提姆最愛去的餐館是知味觀。

  有時候在知味觀排隊,提姆會碰到個別插隊的人。“我會勸他們不要插隊,因為文明禮儀很重要。”他說。

  陳爽告訴記者,提姆在這方面很執著。如果開車遇上隨意變道、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他會下車跑去敲人家的車窗提醒。碰到路牌、宣傳標語等指示標志的英文翻譯不通順的,他會隨手拍下來。“他打算把這些錯誤的英文指示翻譯搜集在一起,做一本小冊子,交給有關單位的負責人。”陳爽說。

  “改變這樣一些細節,可以讓這座城市更國際化。”提姆由衷地說。

  從2011年起,提姆和太太就開始義務幫助一些來杭州的外國人適應這里的生活。他們組建了一個在杭外國人微信群。一開始只有幾個人,主要由提姆和太太在群上解答朋友們的問題。時間久了,這個群擴大到200多人。

  去年初,他們又成立了中外友好志願者俱樂部,不僅讓外國人之間互相幫助,也讓中國人與外國人互相幫助。

  愛第二故鄉,為杭州代言

  閒暇的時候,提姆喜歡騎著他那輛橘色的折疊自行車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轉轉。

  “我喜歡騎自行車,經常騎到西湖邊,那里風景很美。”提姆說。

  “在悉尼,會有專門的高速自行車車道。但在杭州我沒有看到。”提姆感到有些遺憾。他介紹,其實自行車高速行駛的時候,具有一定危險性,在德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為了鼓勵綠色出行、保證自行車行駛的安全,會修建專門的高速自行車車道。

  提姆和太太私下里經常交流環保話題,常常為冰川融化、厄爾尼諾等環境事件感慨不已。“過去我們認為騎自行車是一件很老土的事。”陳爽說,“現在,我們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騎自行車出行其實很酷、很潮,也很環保。”

  在提姆和陳爽組成的跨國家庭,由跨文化產生的火花還有很多,例如在澳大利亞,人人都會遊泳,很少有兒童溺亡的報道。“因為很多澳大利亞人都會從小學習各種急救知識,一旦有人不慎溺水,會立刻在黃金時間得到救助。”提姆說,“我希望這樣的知識在中國可以得到更多普及。”又比如,夫妻二人打算跟著全國武術冠軍周小飛學“八卦掌”,未來,他們想讓更多的澳洲人近距離地了解功夫、書法等中國傳統文化……

  為了這些念頭,提姆和陳爽還在杭州注冊了“Tim工作室”,希望可以促成更多、更有效的國際交流。

  而他們更遠大的夢想則是:成為當代的“馬可·波羅”,向世界介紹杭州。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