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第十九屆臺商論壇在淮安召開 發起八項倡議

2025-10-17 21:3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第十九屆臺商論壇在江蘇省淮安市召開。(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 10月16日至18日,由全國臺企聯與淮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十九屆臺商論壇在江蘇省淮安市召開。部分臺企聯會員和臺商、臺灣工商團體代表等250余人參加。
  論壇邀請知名專家和臺商代表就大陸臺商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經營進行主旨演講,圍繞“聯拓市場 智啟未來”主題,聚焦臺企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青年傳承與發展三大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凝聚思想共識,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與會代表認為,40年來,廣大臺商臺企緊抓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重大機遇,在實現自身事業持續發展壯大的同時,既為大陸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更以實際行動搭建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梁,成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實力量。面向未來,臺商臺企應繼續錨定國家戰略,主動扛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讓臺商臺企的發展之路始終與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
  
  第十九屆臺商論壇在江蘇省淮安市召開。(中國臺灣網 發)
  為深化本屆論壇成果,為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強信心、拓市場、破瓶頸、促傳承,為兩岸經濟合作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貢獻更多臺商力量,論壇共同倡議:堅定發展信心,扎根大陸發展;聚焦新質生產力,參與高質量發展。
  深耕內需市場,拓展發展空間;深化協同協作,促進兩岸產業鏈融合;推動青年傳承,培育接續力量;發揚公益精神,踐行社會責任;搭建交流橋梁,增進理解互信;秉持民族大義,共促和平統一。
  全國臺企聯表示,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堅守初心、攜手前行,在服務臺商發展中深化融合,在促進兩岸交流中凝聚共識,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築牢經濟根基、匯聚民心力量。(編輯/滕丹丹)
 
  附:倡議全文
  一、堅定發展信心,扎根大陸發展。面對全球復雜形勢與各類風險挑戰,祖國大陸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十四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與“十五五”規劃有序謀劃推進,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內需市場不斷擴容,臺胞臺商臺青在大陸發展的機遇更加巨大,舞臺更加廣闊,前景更加美好。廣大臺商臺企要看清形勢,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實現臺商事業的永續發展。
  二、聚焦新質生產力,參與高質量發展。大陸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廣大臺商臺企要依托自身優勢,緊扣國家宏觀政策導向,主動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加快轉型升級和智改數轉,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佔競爭制高點,做新發展格局的建設者、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三、深耕內需市場,拓展發展空間。大陸擁有超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市場潛力持續釋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電商等新渠道不斷涌現,為臺企拓展內需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與多元路徑。廣大臺商臺企要深入研究大陸消費需求與市場特點,提供貼合大陸消費者偏好的產品與服務;創建自有知名品牌,提升臺企產品形象;積極運用經貿博覽會、電商平臺拓展內銷渠道,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全域覆蓋”的營銷網絡,讓臺企產品更好地融入大陸消費市場。
  四、深化協同協作,促進兩岸產業鏈融合。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雙方產業互補優勢明顯。兩岸產業鏈融合是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的核心紐帶,更是共同抵禦全球產業鏈波動、提升中華民族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支撐。廣大臺商臺企要深度參與區域產業集群和新型產業建設,加強與大陸企業的戰略協作,積極融入大陸產業鏈供應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以兩岸產業深度融合的合力,築牢中華民族產業自立自強的根基。
  五、推動青年傳承,培育接續力量。青年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是臺企永續發展的生力軍。全國臺企聯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通過組織臺灣大學生暑期到大陸實習、成功舉辦14期青年精英特訓營,以及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考察等活動,為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了解大陸、融入大陸,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搭建橋梁,促進臺資企業傳承和永續發展。廣大臺商臺企要繼續積極為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提供崗位支持、資源對接與經驗分享,為“臺青二代”接班企業搭建實踐平臺、創造成長機會,幫助他們傳承企業精神、把握發展方向,成為他們在大陸找到舞臺、實現夢想的引路人。以代際傳承助力臺企基業長青,讓兩岸融合的薪火代代相傳。
  六、發揚公益精神,踐行社會責任。全國臺企聯會同各地臺協和廣大臺商始終積極投身兩岸公益事業,參與賑災、捐資助學、幫扶弱勢群體,助力大陸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詮釋“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廣大臺商臺企要繼續發揚公益精神,每當兩岸發生自然災害,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結合自身優勢參與鄉村振興,通過產業投資帶動當地就業、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開展捐資助學、民生援建等公益項目,持續傳遞愛心;講好臺商公益故事,展現臺商的社會責任與家國情懷,增進兩岸同胞情感聯結。
  七、搭建交流橋梁,增進理解互信。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親望親好的一家人,理應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任何阻撓破壞和“脫鉤”、“斷鏈”都阻止不了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主流民意。廣大臺商臺企要積極參與到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中來,臺企聯和各地臺協要加強與臺灣工商團體、工商業者、基層民眾等各界交流,為他們來大陸參訪交流提供協助,傳遞大陸發展機遇與臺商扎根經驗,為兩岸相關合作牽線搭橋。讓兩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增進理解互信,促進心靈契合,不斷鑄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
  八、秉持民族大義,共促和平統一。當前臺海形勢嚴峻復雜,但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大勢不可阻擋。臺商臺企的發展始終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息息相關,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臺海和平穩定才有切實保障,臺胞臺商才能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和安寧的幸福生活。廣大臺商臺企要秉持民族大義,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分裂與外部勢力幹涉,以經濟融合助力兩岸融合,以民間交流增進同胞情誼,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