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將停發“藍天數” 全市設35個PM2.5監測站

時間:2012-06-05 09:13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市環保局發佈的《2011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去年全市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86天。這是本市最後一次發佈“藍天”數據,取而代之的是與市民感受更趨同的區域污染物濃度。據介紹,本市最早將於明年發佈PM2.5年報。

  “藍天答卷” 一級好天同比增39%

  本市最後一份“藍天答卷”成績優異。市環保局監測處處長劉賢姝説,2011年全市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也就是“藍天數”佔全年總天數的78.4%。其中,一級天數74天,同比增長21天,增幅超39%。空氣品質最差的四級、五級天數僅為5天。

  2011年,全國僅有北京和上海完成了國控污染物濃度下降任務。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分別比上一年下降12.5%、3.5%和5.8%,減排幅度領先全國平均水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濃度超過國家二級標準14%。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地區環境品質將納入區縣政府政績考核體系。考核指標則不再以“藍天數”為主,改為以主要污染物濃度評價。今年本市要求各區縣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2%或3%。

  為何停發“藍天數”?

  北京奧運前被市民熟知的“藍天數”緣何被“下崗”?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説,取消全市統一的“藍天”評價體系,代之以區域污染物濃度,會使環保監測數據與市民感受更趨同。

  于建華説,本市面積相對較大,地形複雜多變,氣候條件各異,不同地區氣象條件差異較大,全市平均的空氣品質評價結果難以反映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與市民感受差異較大。此外,新的空氣品質評價體系也將拋棄一級至五級的分級評價辦法,直接以污染物監測絕對值評價空氣品質。

  今後,全市將設立35個PM2.5監測站,實時發佈各種污染物濃度值,更直接地反映空氣品質狀況。市民可以參考距自己最近的監測子站監測的各項濃度值,做出行、居家生活等準備。

  空氣品質 延慶昌平密雲懷柔最優

  監測顯示,去年本市各區縣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比例在70.9%至84.1%之間。其中,延慶、昌平、密雲和懷柔四區縣“藍天數”比例均超過80%。全市也只有這四個區縣PM10年均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去年,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最高的地區均為通州區,年均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0.05毫克和每立方米0.071毫克。市民最關心的PM10濃度最高的地區則為房山區,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0.138毫克。

  監測顯示,本市去年生態環境品質級別為良。北部、西北部生態涵養發展區生態環境狀況優於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首都功能核心區。

  環保部門表示,污染物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本市污染物傳播基本為自西北至東南方向。地處南部的房山、通州、大興等地污染物濃度較高,與施工揚塵、工業排放等也有密切關係。

  今年一季度空氣品質為何下降?

  今年1月至4月,本市空氣品質有所下降,各種污染物濃度同比上升。對此,于建華表示,今年1月以來,本市多次遭遇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了污染物擴散,是造成空氣品質下降的主因。

  資料顯示,去年1月,本市收穫31個“藍天”,而今年同期,本市密雲水庫、定陵等人為影響很小的城市背景點空氣污染物濃度都大幅上升。這説明今年本市空氣品質較差與氣象條件有關。

  “4月底,本市連續5天遭遇沙塵天氣,且沙塵盤踞在北京上空。而去年同期,每次沙塵天氣只影響本市數小時。”于建華説,持續揚塵直接影響了空氣品質狀況。

  此外,本市建築工地揚塵、露天燒烤等“貢獻”PM2.5、PM10的“大戶”,以及部分區縣工業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均沒有得到較好控制,成為空氣品質變差的重要人為因素。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