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鵬總理舉行記者會。
一如21年前。今日上午,《華爾街日報》及道瓊斯通訊社中國主編班安祖(Andrew Browne)將再次走進總理記者招待會的現場。
這個在京生活近30年、報道兩會22年的美國記者,希望幸運女神能像去年一般降臨,讓主持人從600多名中外記者中發現他,並將代表著提問機會的話筒交給他。
作為兩會的“休止符”,總理記者招待會已成為各界對兩會議程的最重要期待之一,“是不可錯過的重大事件”。
中外媒體的“戰場”
班安祖記得很清楚,1991年,國務院總理李鵬受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周覺的邀請,首次成為記者招待會的主角。
當時,中外記者不過二三百人,時間也不長,內地、港澳、臺灣和外媒各有一次提問機會。自此,兩會後舉行總理記者招待會便開始制度化、常態化。
1998年開始,總理記者招待會的“入場證”、那張白底紅字的邀請函變得“物以稀為貴”。因為數千名參與兩會報道的記者,只有600多人有機會入場,而提問的機會更是“稀缺”。據本報記者統計,記者會雖已增加到兩個半小時左右,但媒體提問的機會每年也就13個左右。
班安祖不擔心“入場證”,因為報道兩會的外媒,幾乎每家都能拿到一張。
全國人大新聞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設置總理記者招待會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個採訪機會給境外媒體,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因此,邀請函發放時會更多照顧外國媒體和港澳臺媒體。據報道,2007年的750張“入場證”,外媒分到了47%、350張;港澳臺媒體和內地媒體平分了剩下的400張。
不僅是“入場證”的分配,總理記者招待會的提問機會也向外媒傾斜。據記者統計,以本屆政府的4次總理記者招待會為例,50個提問機會,外媒分掉了54%;港澳臺媒體拿走了15%;內地媒體佔比不過31%。
如何從幾百名記者中成為1/13、獲得提問機會,讓每個記者都絞盡腦汁。
香港《文匯報》北京執行總編輯彭凱雷説,1998年朱鎔基“欽點”一身紅裝的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提問之後,每年的總理招待會,女記者們都會精心打扮,從職業白領裝到艷麗公主裝,從圍巾到口紅,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彭凱雷相信,今天還會出現那一道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