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根據“衛生署”委託的“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統計,去年尋求醫療諮詢的近2000名青少年,每5人就有1人是“意外懷孕”,年紀最小者只有13歲,在家長陪同下人工流産。
“衛生署”自2004年起,陸續與31家醫療院所成立“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Teens'幸福九號),去年共計服務1900多人次。
該計劃負責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資深婦産科醫師江千代指出,求診者對於生殖器的大小、月經不正常、青春痘、肥胖等問題就佔了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因意外懷孕親自或由師長陪同醫療的個案,有400人。江千代透露,“最年輕個案只有13歲,而且不只一人”。
江千代説,其中一名少女,與男同學發生性關係時不懂避孕,懷孕後又不敢告訴父母,胎兒超過12周才獨自到門診求醫,後來由社工通知家長、安排人工流産。另一名15歲少女,懷孕後堅持生下寶寶,但因還要上學,媽媽也要工作無法代為照顧,最後出養(交給別人收養)小孩。
江千代表示,這些懷孕個案,不少是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中輟生、打工族意外懷孕率也高一些。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長疏于照顧,或在打工場所認識異性,如果不懂得保護自己,就可能早嘗禁果,甚至被性侵。
性教育 不只教“套”也要教NO
“正確使用保險套,不等於採取安全性行為。”臺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高松景説,學校教育往往只教使用保險套,卻忽略教少女如何拒絕性行為、要求對方使用保險套。
高松景援引到外研究,排除性侵情況,四分之三少女都是半推半就下發生性行為,“第一次沒拒絕,往後就無法説NO。”而且,男性通常能不戴套就不戴。臺灣大學生調查也發現,男性不想戴套時,七成女性選擇順從;疾管局調查也顯示,第一次性行為,六成未使用保險套。
青少年易嘗禁果,男性往往採主動攻勢。高景松説,男女生心理髮展正好相反,又以12到18歲最明顯。這年紀男性性心理不成熟,在性衝動及性幻想驅使下,“常只想趕快辦事”。男性性心理成熟通常要等到30歲。
相對地,女性生理變化12歲就出現,但性慾增溫速度慢,30歲最為強烈。他説,少女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常會不曉得如何拒絕,或擔心拒絕後,男性會拂袖而去。
高景松説,性教育是“愛”的教育,要教的是健康的親密關係,包括如何表達愛、關懷與善意,也包括情境訓練,一旦不想交往、發生性行為時,該如何拒絕。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産科教授鄭丞傑説,相較于中學、高中女學生未婚懷孕率暴增。要年輕一代禁欲並不容易,但性教育目標之一仍是延後初次性行為發生,家長及老師應盡可能避免青少年、青少女長時間獨處,以免雙方情不自禁。
鄭丞傑説,少男、少女經濟能力有限,不少性行為都發生在校園死角或家長不在家時,加上網路交友普遍,家長及老師責任變重,應多花一些時間引導青少年。另外,隨身帶保險套也很重要,“就像陰天帶傘,備而不用,不是期待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