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齊邦媛:你懂我的痛嗎?

時間:2011-01-18 11:36   來源:南都週刊

  核心提示:“二次大戰的那些法國人、德國人、捷克人等到戰爭後,終於回了老家。可我們回不去了。”愛國的人沒有家可回,這個難題齊邦媛怎麼也解不開。

  齊邦媛:遼寧鐵嶺人,國民黨政界人士齊世英長女。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1947年來臺灣,1968年入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所,1988年從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任內退休,受聘為臺大榮譽教授迄今。曾任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訪問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本文摘自《南都週刊》2011年第2期,作者:鐘瑜婷,原題:《齊邦媛:你懂我的痛嗎?》

  “二次大戰的那些法國人、德國人、捷克人等到戰爭後,終於回了老家。可我們回不去了。”愛國的人沒有家可回,這個難題齊邦媛怎麼也解不開。

  從兩歲時父親追隨郭松齡兵諫張作霖、戰敗巨流河被迫流亡起,齊邦媛一家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們在日軍的炮火中從南京輾轉到西南;又在國共內戰的硝煙裏,從大陸漂流到臺灣。《巨流河》裏描述的,不單是一個家庭的流離史,更是20世紀中國的苦難史。自2009年出版以來,成為港臺乃至大陸地區口碑最好的一本書。現在,八十六歲的齊邦媛坐在了我們面前,細細講述她埋藏在心底裏的最深的痛。

  “你懂我的痛嗎?”把最深的情緒講出來,耗費了齊邦媛很大的精力。

  2010年12月13日,臺灣桃園縣某養生文化村。天色陰沉,山巒間,一排排暗紅色的現代化高樓于平地拔起,有少許老人在花園散步。

  八十六歲的齊邦媛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五年,2005年春,經過多次考察,她終於定下在這裡的一間小書房寫作《巨流河》。跟記者見面後,她緩緩走到大廳一側的咖啡機旁,邊熟練地操作機器,邊用細軟的聲音説道,“我很現代的,喜歡喝咖啡。”她披著杏色針織衫外套,嫩黃夾紫絲巾襯著溫和的臉,從容優雅。

  臺灣文壇稱齊邦媛為“永遠的齊老師”。2009年,齊邦媛自傳小説《巨流河》在臺新書發表會上,白先勇、蔣勳、簡幀等近十位文學界人士均到場慶賀。這些“大咖”,在她眼中都是“極好玩耍”的“小朋友”。他們也親昵地喚她為“臺灣文學的守護天使”,朱天文、鄭清文、黃春明等臺灣現代文學家的國際能見度無不首經她手。

  八十一歲時,各種病痛開始糾纏,齊邦媛決心要在還有點力氣的時候,説最心底的話。花費四年余時間,幾百頁的手稿《巨流河》出版,成為該年港臺地區口碑最好的一本書。

  在書中,齊邦媛以“自傳”形式,回憶了自己顛沛流離的一生。1924年,齊邦媛出生在東北遼寧,齊世英因追隨郭松齡兵諫張作霖,兵敗巨流河而流亡。二戰後作為流亡學生,齊邦媛見證了近代中國的苦難歷史。1947年,在國共戰爭的戰火中,齊邦媛到臺灣開始從事文學工作至今。

  這場“自傳”讓白先勇失眠了,一直讀到第二天早晨九點。尤其讓他感動的是那唱著《松花江上》的東北流亡子弟,“抗戰多麼的壯烈,我們失去了生命中珍貴的好些記憶,齊先生替我們補回來了。”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