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電影:從自説自話到自醒自救

時間:2010-07-21 08:31   來源:SRC-83

  太“文藝”,觀眾不買賬

  説起臺灣電影,很多人會説,那是一個非常文藝化的圈子,內斂而富於人文關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電影在華語電影圈風頭無兩。在鼎盛時期,臺灣電影一年的産量是200多部,僅次於好萊塢電影。

  可惜好景不長。1985年後,各大電影公司的製片量一路下滑,直到2001年,臺灣僅拍了11部影片,這些影片的票房只佔了臺灣電影市場的不足1%。

  “上世紀60年代,我拍攝了《蚵女》和《養鴨人家》兩部頗受好評的影片,成功的秘訣在於它們都是具有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影片。”曾執導過《汪洋中的一條船》的導演李行説,“後來,隨著胡金銓、張徹等香港電影人來到臺灣發展,帶來了一股武俠風。直到上世紀8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由瓊瑤作品改編的愛情文藝片,直至拍濫。跟風現象嚴重,自然會遠離觀眾。”

  “好萊塢電影和香港片的夾擊,以及臺灣電影人對主流市場反應遲鈍,讓臺灣到了只能端著文藝片説話。”臺灣著名電影學者黃江豐表示,太濃重的文藝腔讓觀眾審美疲勞。“有一批臺灣電影導演拍片只是為了去參加國外電影節,很少考慮觀眾的需求。”

  侯孝賢説,在他和楊德昌等人成名之後,太多藝術學校的學生都持有這樣的觀念:拍藝術電影才算是電影,而迎合觀眾去拍攝一些東西,絕對是垃圾。結果,當各種實驗性文藝片蜂擁至影院,直接導致了觀眾的乏味。“當這些導演有心迎合觀眾來拍攝一些電影時,卻悲哀地發現,不論如何去結構故事,其骨子裏的那種文藝腔已經無法去掉了。”

  商業化,不忘本土特色

  臺灣電影人從殘酷的票房現實中意識到,“自説自話,自我欣賞”已經走進死衚同。電影不賣座就沒有投資人拿錢去拍片,沒有資金作保證,影片品質就會下降,惡性迴圈讓臺灣電影人開始“自救”。2000年後,臺灣電影在堅持本土特色前提下,注重娛樂性迎合市場。

  2008年,臺灣本土電影終於有了不俗表現。《囧男孩》、《一八九五》、《九降風》、《停車》等電影浸透著濃郁的臺灣風情和鄉土氣息,口碑和票房良好。而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更是創下了臺灣本土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的5.3億元新台幣票房。

  2010年2月12日,具有鮮明臺灣特色的電影《艋舺》再傳捷報,僅6天,全臺票房即破1億元新台幣,破億速度為臺灣本土片史上之冠,並打敗《阿凡達》,成為票房冠軍。“很多臺灣人看完影片,回想起17歲的自己。”《艋舺》導演鈕承澤説,“那個年代的純真回憶中,交織著無懼及單純。”

  “臺灣本土電影的環境,過去就像一個躺在床上快死掉的病人。”魏德聖比喻説。2008年被《海角七號》電擊了一下後,一下子心跳指數飆到最高點,給大家一種也許會活過來的感覺。2010年又被《艋舺》大大刺激了一下。”

  叫好又叫座,讓臺灣觀眾開始重新關注臺灣本土電影,投資商也對臺灣電影重拾信心。“臺灣本土電影在商業市場上斷層少説有15年,直到這幾部賣座電影出來,大家才發現,原來臺灣本土電影也能賺錢。”臺灣導演李崗説。

  大陸市場,得者得天下

  這兩年,臺灣電影確實熱鬧了一番,但是,本土電影的商業生命力,不僅僅是票房,運作機制也十分關鍵。“相對於優秀的電影,臺灣更缺強勢的發行商。這條路,臺灣還要好好學習美國大片的發行模式和經驗。”島內電影人説。

  電影機制的改進也為臺灣電影人關心和呼籲。

  侯孝賢非常推崇法國的電影機制。“在法國,凡經營電影者都必須對這個行業有所回饋。在法國的電影中心,專門有一個為本土電影設置的戶頭,戲院要將每張戲票的11%交回存入這個戶頭,來年再為其他法國電影拍攝所用。另外,因為電視臺也會使用電影的影像資料,所以法國政府規定,電視臺每年要將總營業額的2%交給電影中心。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法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要求使用電影影像的網路每年也要繳納一定的營業收入,用於保證法國電影儲備金的充足。”

  “大陸市場會給臺灣電影人非常廣闊的發揮空間!”説到臺灣電影的明天,很多臺灣電影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了大陸市場。“希望有更多的大陸資金投資臺灣電影,也希望更多的臺灣本土片電影走進大陸院線。可以説,大陸市場對臺灣電影的認可與否,將是臺灣電影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