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張靜江——能與孫中山相提並論的奇人

時間:2010-07-08 13:50   來源:新華網-臺灣頻道

張靜江

  在民國史上,有這麼一位功高蓋世、人送外號“現代呂不韋”的奇人:不僅是二十世紀初江浙財團的四大亨之一(其一生在商場創造了現代中國的許多“第一”:第一個創辦證券交易所,第一個創辦西湖博覽會……)而且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孫中山稱他為“革命聖人”,“中華第一奇人”;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陳果夫稱他為“黨國理財第一人”;毛澤東稱他是“有經濟眼光”的人。

  他就是民國富商、政壇元老張靜江,曾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代理國民政府主席。

  張靜江(1876—1950),名增澄,字靜江,又名人傑,號印光,浙江湖州南潯鎮人,出身江南絲商巨賈之家。其祖父張頌賢與外祖父龐雲,“均為絲商巨賈,個性又都開朗豪爽、冒險進取、熱心公益,人傑(張靜江的名)自幼受熏陶”,兩人對張靜江一生的影響很大。張靜江自小愛打抱不平,當時被大人們稱為“小俠”。這個少年俠客在一次衝進火海救人時被嚴重燒傷,雖然大難不死,但落下終生殘疾,髖骨摔折,股骨斷裂,走路一跛一跛的。但這絲毫未改他的豪俠性格。

  1902年,欽差大臣孫寶琦奉命出使法國,身邊缺一個機敏能幹的商務隨員。有人引薦張靜江,孫寶琦大為賞識。張靜江在巴黎獨資經商,開辦通運公司,專營古玩瓷器,兼營絲茶綢緞,並在美國紐約開設分公司。巴黎許多服裝客商都趕來同他談生意,希望通過這個年僅二十八歲的“商界奇人”打開中法商路。這個身體殘疾的中國早期商務隨員,就這樣在清末民初擔當了出國開拓商務的領路人。他在法國還參與創辦世界社,創刊《新世紀》週報,宣傳各國革命壯舉。

  張靜江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稱為“現代呂不韋”,是因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者蔣介石,都是他不惜代價一手支援起來的。沒有他的仗義疏財,就沒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沒有他的鼎力相助,就沒有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迅速崛起與大權在握。

  不惜重金捐助革命,多次解孫中山革命經費缺乏的燃眉之急。

  1905年8月,張靜江與孫中山在赴法的輪船上相遇,之後便成為終身摯友,一直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籌資助款。

  孫中山與張靜江初遇時,張靜江就對孫中山説:“您就是實行革命的孫中山先生嗎?久聞先生大名了,我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國。這幾年,我在法國經商賺了些錢,很希望能對君的事業提供竭盡全力之幫助。”

  短短的航程中,孫中山與張靜江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上岸後兩人揖別,張靜江給孫中山留下了地址,並約定了日後互通電報進行聯絡的暗號。他對孫中山説,你今後若有困難,在給我的電報中以ABCDE為數位,A為法郎一萬元,B為兩萬元,C為三萬元,D為四萬元,E為五萬元。我一接到你的電報,立即將款子給你匯去。

  在革命與亡命的生涯中,孫中山見到太多太多口惠而實不至的“支援者”。況且,要真正拿金錢贊助革命,須要有一種毀家紓難的精神,張靜江能夠實行嗎?孫中山將信將疑,至美國後把信交與黃興,讓其辦理,以探真假。結果錢分文不少,如數領取。此舉令孫中山大為驚奇,認為遇到了革命“奇人”。

  自此以後,每遇革命款項不濟,孫中山便想到了張靜江的匯款之約,而張每次均能按時如數將款寄到。甚至有一次由於款項不支,反清起義無法舉行,張靜江將他在巴黎通運公司所經營的一個茶店賣掉以資起義。孫中山曾言:“自同盟會成立之後,始有向外籌資之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名者,張靜江也,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

  張靜江不但率先參加同盟會,還動員兄長張弁群(上海通運公司總經理)、舅父龐青城(上海中國銀行董事)等親朋好友參加了這個秘密組織,還冒著殺頭的危險,將在巴黎等駐外分公司發展為同盟會的“隱蔽據點”。同盟會會友欽敬而感慨地説:“中國有此奇俠,何其大事不成哉!”

  中華民國成立後,由於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南京臨時政府舉步維艱,難以維持,此時張靜江等人帶頭以商人名義捐贈鉅款,使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財政緊張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此舉令孫中山大為感動。孫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曾經將張靜江的故鄉——浙江南潯鎮宣佈為“南潯市”,可見以張靜江為首的南潯富商對孫中山的影響之大。

  為了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1914年7月8日,孫中山在日本籌建中華革命黨,並任命張靜江為財政部長,為此孫中山曾言:“張原屬富豪出身,黨內財務,唯張所為。”可見張靜江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1918年“討袁之役”失敗,張靜江又往東京、巴黎,支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被任命為財政部長。袁世凱死後,回國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與蔣介石交往密切,曾是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的監誓人。

  1920年2月4日,張靜江又遵照孫中山之命到上海創辦證券交易所,繼續為革命籌措經費,這樣使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一步步地渡過難關。孫中山先生對張靜江的仗義疏財之舉一直深銘於心。1924年,孫先生組織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親自提名張靜江為中央執行委員候選人,全場爆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1924年底,孫中山應馮玉祥會談南北統一的邀請,發表《北上宣言》,離穗北上。不期,孫中山病人北京協和醫院。張靜江得知後,不顧自己臥床的病體,抱病前往北京。1925年2月2日下午兩時,在孫科陪同下到協和醫院探視孫中山。當張靜江拄著拐杖吃力地來到孫中山病榻前時,孫中山不禁潸然淚下:“你病成這個樣子,為何還專程來看我? ”張靜江雙手握著孫中山的手,哽咽著説不出話。3月11日,孫中山預感到自己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便在事先準備好的兩份遺囑上簽字,並按孫中山的意願,張靜江首先簽字,依次是吳稚暉、汪精衛、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等十二人簽名作證。由此可見張靜江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