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臺北南區的家山 中埔山

時間:2008-09-23 11: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北居住小區電視臺頻道,經常回放居住小區居民與中埔山的對話,位于臺北市南緣福州山南方的中埔山,辛亥小學曾經在這里舉辦過畢業典禮,也曾經是科技大學建築係學生觀察自然生態的場所。

  辛亥居住小區居民與人民團體,經常上山舉辦維護環境的“清山”活動,附近的居民將中埔山視為“家山”。

  我們從捷運木柵線麟光站下車,走臥龍街轉到富陽街底,大約五分鐘的時間,就來到富陽街底的富陽森林公園。經由森林公園中央位置的「自然生態觀察區」,可以直上福州山公園,從「濕地生態觀察區」,亦有步道直上福州山公園,我們選擇了後者的路線。

  福州山攀頂

  走久了的「泥土步道」,下雨後形成天然的排水溝,只得靠樹木的盤根,當作天然的臺階,一步步地登上去,遇到一條排水溝,再往上攀登,在一座高壓電塔的後面,遇到一條棱線步道,我們先走右線步道,往福州山的方向走,到達最高點休息,在這里可以看到六張犁、三張犁及臺北101大樓。

  中埔山登頂

圖一:福州山通往中埔山的步道。(攝影/老霍)

  再沿著棱線步道回到方才的岔口,直走便是往中埔山的方向(圖1),途中遇有陡斜的水泥車道。見到步道旁邊種植的路樹,想必是附近居民所種植的愛心樹。遇到一個石階步道與水泥車道,交會的十字路口,直走盤旋而上,先是「抬頭見佛」,紅色的佛字寫在石壁上,再上去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廟,廟內拜得是觀世音菩薩(圖2),兩邊貼的對聯十分有趣:「廟小無僧風掃地。」對聯是「寺內無油月當燈。

圖二:中埔山頂下的小觀音廟。(攝影/老霍)

  中埔山東峰遠眺

  中埔山高139公尺,就在觀音廟的上方。「十五份」是當地的地名,這座山恰好位于十五份的後方,因此又名為「十五份後山」。中埔山頂位于樹林之間,展望的情形不是很好。經過一座廢棄的蓄水池,再登上高145公尺的中埔山東峰。

圖三:在中埔山東峰望臺北東區。(攝影/老霍)

  東峰頂展望極佳,右手隱約可見:從富陽森林公園,經過高壓電塔,一路上來的路徑(圖3)。下方就是穿越兩山之間的三號道聯外道路,從這里遠眺101大樓,位置絕佳。左手可以望見聯外道路與辛亥路的交會,原本是滿山的亂葬崗,如今已是翠綠色的山頭。

  榕樹形成的天棚

圖四:中埔山步道的十字路口。(攝影/老霍)

  在東峰山頂處,居民自建的「如心園」稍事休息,然後繼續往山下走,會遇到幾個步道的交會口(圖4),這里可以回到富陽森林公園,亦可以通往軍功山,我們選擇往辛亥路四段的方向下山,緊接著水泥步道,來到中埔山的「標志」路段,30多棵的榕樹形成天然涼棚,是附近居民晨起運動的最佳場所(圖5)。

圖五:30余棵榕樹是中埔山地標。(攝影/老霍)

  中埔山步道沿途以相思樹最多、其間充滿了血桐、江某、香楠、山黃麻、面包樹、雀榕與榕樹等,走的卻是扎扎實實的泥土路,不時見到成群的鳥群飛過樹梢,它確實成為臺北市南區居民的「家山」。

 

【聯合報 文.攝影/老霍】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