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各種姿態不同的山豬石雕是來吉部落的社區意象。
來吉原名拉拉吉,是阿里山區八大鄒族部落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同時也是位于鄒族聖山─塔山下的鄒族部落,平均海拔約七百至一千公尺間。目前來吉地區分有內來吉和外來吉二個村落,特富野部落為其母社。
關于來吉部落的形成傳說有幾個不同的版本,有人說是在很多年前,一個特富野的獵人,往北發現了一塊土質肥沃的處女地,獵人便全家遷移到此定居。不久之後,許多族人也慕名而來,在這里形成聚落;又有另一個說法是有個獵人因為追獵山豬,一路往北才發現了來吉這個地區,後來才在此定居也發展成部落。不過姑且不論哪個是真,至少對當地的鄒族朋友來說,來吉算是一個旅行中的驛站,每年的重大節日還是要回到母社特富野參與祭典。
來吉的自然景觀以山岳地形、溪谷瀑布及森林生態為主。其中,二千六百公尺以上的塔山群峰,對來吉的鄒族人來說,是令人敬畏的聖山。其他亦有許多知名風景點,近年來在阿管處的規劃下,像是鐵達尼峭壁、天水瀑布和百洞等地都已然成為來吉的新興景點,也是遊客來到此處必定會前往的地方。
也因為部落形成的傳說,所以來吉許多社區藝術家也將山豬做為社區意象,只要一進來吉,到處皆可見形貌不一的山豬石雕。當地的鄒族朋友還偷偷透露,原本很多石塊不是現在看到的大小,那是因為當地居民每個人都對山豬有一定的見解,所以在藝術家動工前一天晚上就會帶著電鋸去把石頭切割成自己心目中的山豬模樣,後來藝術家們只好就現有的石材進行創作,也成為來吉當地的一大特色。
大臺灣旅遊網 攝影撰稿/謝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