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瑞爾綜合醫院的一名年輕醫科學生,在1871年的整個春天里,一直鬱鬱寡歡。他的心中充滿了憂慮。他擔心:如何才能通過期末考試?要為期末考試準備什麼呢?萬一考試通不過怎麼辦?萬一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未來的道路在哪里?怎樣才能創業?怎樣才能謀生?憂心忡忡之下,他隨手拿起一本書,無意中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24個字。
這24個字徹底改變了這名醫科學生的一生,使他後來成為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最優秀的醫學家。他後來創建了聞名全球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還成為了牛津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這是大英帝國醫學界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他還被英王封為爵士。死後,有人為他專門寫了一本傳記,該傳記厚達1466頁。
這個人就是威廉·奧斯勒爵士。
1871年春天他所看到的那24個字幫他度過了無憂無慮的一生。這24個字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遠處模糊的,而要去做手邊清楚的事。”這句話是湯姆斯·卡萊里所寫的。
42年之後的一個春天的晚上,在耶魯大學的校園里,威廉·奧斯勒爵士向學子們發表了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那個晚上,鬱金香開滿了整個校園,奧斯勒爵士的演講令人迷醉,恰如鬱金香的香氣。
奧斯勒爵士對那些年輕的學子們說:“像我這樣一個人,曾經在4所大學里當過教授,寫過一本很受歡迎的書,似乎應該智商很高,非常聰明。其實不然,我的一些好朋友們都說我的智商其實挺一般的。”
如果不是靠智商,那麼他是靠什麼成功的呢?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奧斯勒爵士認為自己的成功秘訣是“活在當下”。他因此提醒那些年輕學子們,要時刻不忘觀照自己的內心。
“觀照自己的內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去耶魯演講的幾個月以前,他曾乘一艘很大的海輪橫渡大西洋。他看見船長站在駕駛艙里按了一個按鈕,在一陣機器運轉的響聲後,船的幾個部分就立刻被彼此隔絕開了——成了幾個防水的隔艙。
奧斯勒博士對那些耶魯的學生說:“在駕駛艙中,你會發現那些隔艙都各有用處。你們每一個人的運行機制都要比那條大海輪精密、完整、連貫,前程不可限量。你們未來還有許多路要走,我要奉勸大家:你們也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一切。注意觀察你生活中的每一個側面,然後按下一個按鈕,用鐵門把過去那些已經逝去的昨天隔斷,再按下另一個按鈕,用鐵門把未來那些尚未誕生的明天也隔斷,然後現在的你就獲得了安全。昨天的重擔加上明天的重擔,必將成為今天的最大障礙。為了你能更好地擁有所有的今天,請切斷昨天,埋葬已經逝去的昨天,切斷那些會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要把未來也像過去那樣緊緊地關在門外,未來就在于今天,從來不存在明天。只有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中,才能在航行中確保安全。你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觀照此時此刻的內心。”
奧斯勒爵士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呢?他是讓我們及時行樂嗎?他是主張人們不用下工夫為明天做準備嗎?不是,絕對不是。在那次講演中,他接著提醒大家,應該集中所有的精力,激情滿懷,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無懈可擊,“這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迎接未來的唯一良方”。
奧斯勒爵士鼓勵那些耶魯大學的年輕學子們,在每天早上吟誦下面這句話:“今天的我們將得到今天的面包。”
“我要特別提醒你們,這句話中僅僅要求今天的面包,並沒有提到昨天的面包,更沒有抱怨昨天的面包有多酸,或者有多麼可口。也沒有說:‘哦,天哪,最近沒有下雨,地里很幹枯,麥子要歉收了,是不是遇上了旱災?到了秋天,我們還能吃上面包嗎?或者,假如我丟了工作,出了車禍,我又該怎麼辦呢?我的面包在哪里?’
“我只是想提醒你,人生也是如此,我們不要活在過去,更不要憂慮未來,正像古老的東方智慧里所說的那樣:‘不悲過去,不貪未來,心係當下,由此安詳。’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除了時時觀照此時此刻的內心,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