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忍耐:任何生命都要經歷磨難與平凡

時間:2012-11-01 02:2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一章

  忍耐:任何生命都要經歷磨難與平凡

  從容來去,坦然今生,走向遠方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倣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榖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蘇軾《臨江仙 夜歸臨皋》

  “歸來倣佛三更”,眾人皆睡我獨醒的時刻,身在黃州的蘇東坡還在暗夜中摸索。家童鼻息如雷鳴,敲門無人應答。既然無人應答,幹脆借著月色細聽江聲,拄著竹杖,迎著江風,潮水拍岸有聲。江水嗚咽有聲,聽者思潮起伏。

  在這種難得的體驗中,蘇東坡發出了“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感慨。想自己半生以來為名利奔走,半生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到如今卻不過還是在為了衣食而奔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僅自己的人生難以把握,控制自己的身心也是談何容易。煩惱重重,借酒澆愁,無休無止,此心難歇。一晚上的狂歡後,這種心情不但不離,自己反而更加沉湎其間,越想越不肯離。雖然遇赦歸來,卻在逆旅中耗盡心血,求超脫而不能,此身哪里為我所有啊!

  問世間,多少聰明人到頭來一場白忙,多少故事到最後一片虛空。此時夜深了,風靜了,波平了。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從此天地為伴,任意東西,將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山水之中。“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據說蘇東坡寫完此詞後,很快外面就傳聞他泛舟離開了。蘇東坡一生天性不羈,行事灑脫,怎奈小舟不堪風浪,四處漂泊,無奈又蒼涼。

  想必每個人的身上,都應該有蘇東坡的影子。有心超脫,卻煩惱不堪,半日清醒,半日糾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想必每個人都曾在那些不經意的瞬間,有意或者無意地思考過生命的意義。關于生命中的苦難與幸福、無奈與喜悅;關于對過去的沉淪、對未來的迷茫;關于對時間流逝的無力、對自己的迷失;關于得到與失去、幸福與傷痛;關于人性中的真誠與善良、自私與虛偽;關于此生的安身與立命、功名與成就;關于精神與境界、溫暖與自由……

  一念一世界,一夢一輪回。生活是一種感知,人活著是一種心情。

  無論是誰,這一生總是要經歷苦難的,人生總是苦樂參半的,生活總是充滿希望,同時充滿遺憾。一個嬰兒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今後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風吹雨打,風霜刀劍。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