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是我所有夢想的種類中,絕對數量最多的,也是世人的多數狀態——“總在想,永遠在想”。實在太多,不勝枚舉。
想用英語給老外做培訓和演講
給企業做培訓多年,有些外企客戶的核心高管是老外,常希望能共同參與到性格培訓中,問我可英語授課嗎,第一次聽到這個信息,是在諾華制藥,我很羞愧地告訴客戶,我不行,只能再派講英語的老師同臺,但這對中方學員而言,課程會浪費一半時間;另一個麻煩是,性格色彩課程不像其他技能課程,因為探討的是人的動機,最強調每個人行為、表情和真實場景的精準演繹,講師會因使用非母語大打折扣,聽者也會因語言而對理解有偏差,最終考慮到中方員工佔了90%,他們沒讓老外管理者參加。後來,沃爾瑪開年會,請我做演講,那天來了7個老外高管,秘書在他們身邊陪伴翻譯,最終,回饋分享時,老外居然全部聽懂了,我當時將其歸為性格色彩的神奇、與本土文化的密切融合和我尚算不賴的演講,但我很清楚,這絕不能成為我開脫自己英語無能的借口,如果我希望用性格色彩擊中洋人的內心,必須面對和正視這一重要但不緊急的問題。
2012年,在澳洲和加拿大給海外華人演講,有幾個老外坐在觀眾席內,他們前來是因為看到我街頭的演講宣傳片中可手劈木板,猜想是東土大唐之少林羅漢堂派高僧來傳功授道,故前來參詳,若我那時英語很溜,必有更多老外在現場被斬獲,讓西人嘗嘗吾國性格色彩演講的厲害,大振國威,可惜,那都是我自己在意淫。
這個夢,我還沒心死,有一天,但願我能做到,可惜,到現在,依舊以各種理由拖延學習,還沒採取過任何行動,這些年下來,我的英語水平紋絲未動。
想學會彈鋼琴
我之前吹長笛時,沒覺得鋼琴特別高級,總想著拉個鋼琴做長笛的伴奏,琴瑟和鳴即可。後來發現,自己真沒見識,人家鋼琴不僅啥都可配,而且一邊彈琴一邊還可自編自唱,無論唱得好壞,看上去總有滄桑的落寞感,而電影上很多扮相風蕭蕭兮秋氣深的男青年都是憑借彈鋼琴在五星級酒店里混飯的,碰上個會唱歌的姑娘,很容易勾搭調情;不像吹管樂的,手口並用,全堵在一根銀棍上了,古典腔太重,給人嚴肅拘謹死板的感覺,在打擊情敵爭取情人上,鋼琴是件絕對的利器。我想學彈琴已經多年,聽的音樂,從古爾德彈巴赫到凱文科恩混搭林海,幾輪大師聽下來,還是沒有任何行動,這些年過去了,我會彈的依舊只是一個不帶半音的音階,而且指法還是錯的。
本文摘自:《本色》 作者:樂嘉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