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四節 義行實錄

時間:2013-03-28 14: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墨子說:“有力量的要幫助人,有財物的要分給人,有好道術的要教誨人”,這樣子,社會上人人相愛互助,人們才能有安和幸福的生活。

  墨子就當時政治社會的種種問題,研判出兼愛等十論,作為挽救政治社會的方法;他本著“有好道術的要教誨人”的熱忱,到處演說,到處遊說,勸人用他的主義來共同挽救天下。

  墨子曾推薦弟子魏越出去做官。

  魏越問道:

  “今後,我見到各國君主時,應該首先對他們說些什麼?”

  墨子說:

  “你對于所到的國家,要看清楚它們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而後加以遊說。

  如果該國秩序紊亂,君主昏庸,就教他‘尚賢’、‘尚同’。

  如果該國貧窮,經濟不振,就教他‘節用’、‘節葬’。

  如果該國的人民喜歡聽音樂和飲酒,就教他‘非樂’、‘非命’。

  如果該國的人民沒有信仰心,荒淫邪僻,就教他‘尊天’、‘事鬼’。

  如果該國好爭奪侵略,就教他‘兼愛’、‘非攻’。

  無論如何,你要先看清楚,每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然後針對著問題而發表意見,這是最重要的。”

  墨子活用他的學說,他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的,他總是針對著問題而對症下藥。他自己也到過楚國、宋國、齊國、衛國,對于本國的君主魯君和其他國家的元首和執政者,他都經常接觸,並且遊說他們行義在他熱心的奔走之下,委實也勸阻了不少次戰禍。

  以下我將列舉墨子在各國的活動情形,來看他行義的實際作為。

  當時齊、楚兩國最強盛,國君也最有野心,所以墨子經常奔走齊楚之間。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