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願 你準備好了嗎。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到老師家長們之間常交流的一句話:興趣和熱情,是最好的老師。盡管很多家長會把他們的興趣熱情,誤以為是我們的興趣熱情;盡管很多的老師會誤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如何讓我們吸收得更多上,而不是如何讓我們愛上這門課上——這句話仍然是真理,尤其在你自己要開創一項事業的時候。
第一節
細節 你究竟有多想
親愛的,也許你從來沒有接觸過靈修的書或者信息,我這里也不準備像個上課的老師一樣詳細告訴你吸引力法則,或者如何正確地發願以實現心想事成,我本人也不是個多麼有經驗的靈修學員。當然,你也未必相信這所謂的神神叨叨的道理,讓一切都變得簡單點,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發自內心地想要一件東西時,即便你沒有表述出來,即便你看起來沒有做什麼樣明確的努力,但是在某一個特殊的時間、地點和場合下,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再回想一下,你內心想要這件東西時,是不是有很清晰地你已經擁有這件東西的感受,或者畫面,每當你多想一次,得到它的欲望就會更強烈一點?當你已經可以全心體驗到擁有它的感觸那一刻,你夢想成真了。 如果你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沒關係,可以從現在開始,設想一樣想要的物品,想的時候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得到或者享用這件東西的感受上,注意,不是關注于這件物品本身,或是陷在得不到這件物品的悲傷里,而是你已經擁有它的感受上。 也許有些人看到這里,已經嗤之以鼻了,想想就能實現嗎,那我想住豪宅,開豪車,是不是也想想就實現了? 呵呵,好多事情都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從某種角度來說,想的過程,是一個篩選的過程,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想象,讓你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這件東西。有沒有這種情況,你本來很想要某件東西,當突然一個什麼事情發生,讓你聯想到這個東西,你瞬間覺得,就不想要了?:) 感謝這一個念頭,因為它為你節省了不少錢,還少了失望後悔。
除了篩選之外,這個念頭還像一把鑰匙,啟動你的內在動力,越感受清晰,就越迫不及待,這個時候,分泌旺盛的多巴胺會幫助你打開思路,找到最初沒想到的實現目標的方法。同時,這個念頭會讓你更加堅忍,更加堅韌,這股莫名的毅力會支撐你奮力奔跑,直到你嘗到夢想之果。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讓意識、前意識跟潛意識相連,開發你自己都不知道並且絕對讓你驚訝驚喜的潛能。 所以好多人做著白日夢,在眾人觀望中把白日夢變成了現實。其原因並不一定是他們有多勇敢,多有能力,或者運氣有多好,只是他們的白日夢做得足夠真實,讓他們有決心實現那個夢境。由此可見,是不是真心想要,很重要。而怎麼才能知道你是不是真心想要呢?就是看你是否真切地可以感受到已經擁有它的感觸,這個感觸是否真實到連細枝末節你都可以觀察和體會。
Here comes my story------
當然,跟很多女孩子一樣,終極夢想就是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館兒。吃過午飯,煮一杯咖啡,滿屋飄香,然後捧一本書,坐在窗邊,一邊讓味蕾品味咖啡,一邊讓思想交流經驗;夜里,邀三五好友,在咖啡館兒里小坐,彈彈琴,唱唱歌,遇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心事,悠閒過日子。 不過,我覺得理想實現要在40歲以後。 為什麼? 很顯然,開店不是個小事,文藝范兒十足花費肯定不少,而且這樣盈利性質不濃的店,想要在短時間內掙錢,顯然不太可能,沒到40歲,哪里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其次,開店,進貨、特色、員工等等,肯定沒有想象中容易,沒到40歲,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人事、財務、營銷等各方面的能力都還欠缺。第三,經營一家店,不像收拾房間那麼簡單,需要跟各類人和事打交道,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恐怕是實現不了的。 當然,也許上面你看到的那些都是托詞,實現這個夢想也不是真的一定要等到40歲。只是,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零星的點點滴滴,比如去到一家很有意思的咖啡店,就會想:“嗯,以後我的店這個位置可以這樣擺”,或者看到一個很好的創意,也會立馬想到:“嗯,這一招可以用在我的咖啡館兒里”。最誇張的一次,是跟朋友一起去吃飯,原諒我已經忘記是哪一年在哪一個城市的哪一家餐廳,我從洗手間出來,看見他們家用馬槽來做洗手池,著實興奮了一把,拉著姐們的手狂叫了半天:“這是多好的創意啊,以後我們家咖啡館兒洗手池也要這樣弄。” 是的,我在各種情況下,被誘發出各種想法,有些一直記得,有些想過就忘記了,記得的那些都像被思維分類過,放在記憶架子里一格可以被命名為“我的咖啡館兒”的地方。即便這樣,我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準備好了。 有時候,你如何體察到自己是否已經知曉那些細節,只是需要一個合適的時間,或者,一個合適的人來提醒你。因為所有關于細節的積累,大約都沒有你想的那麼明顯,它們太過細小,小到如果你不帶上放大鏡仔細看,你都不知道自己竟然已經籌備了這麼多!
Here comes my story------
我比較幸運。 從北京回到成都的日子里,沒有太慌張要工作,慢下來的生活狀態反而讓我更想發現,自己究竟想幹點什麼,自己又能幹點什麼。做簡歷,投出去,不急卻積極。無奈,跟北京相比,成都的工作機會誠然少很多,邀去面試的工作單位領導,第一句總禁不住問:你期望多高的薪水?第二句也恨不得都是:你為什麼放棄那麼好的工作機會回來?
如果找到適合自己做的事情很難,那這一段不太快樂的經歷起碼可以讓你知道你不適合做什麼。每一天,你都在走向適合自己的路上。
有一天,大熊貓先生問我: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我沒有動太多腦筋,脫口而出:“最想做的,當然是開一間自己的咖啡館兒,不大,但是有很溫暖的感覺,里面放很多書,有兩扇很大的落地窗戶,很多雜七雜八的小東西,推門進來的人都可以聞見咖啡香,可以感受到這里流動的大愛心,有幾個人在聊天,有幾個人在看書,有幾個人在下棋,大家互不幹擾,但是都是開放的,快樂的,還有個留言本讓大家記錄當天的心情……,就是想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不過,這是40歲以後的事情,現在沒錢,沒經驗,沒能力。” 為什麼這麼肯定自己就三沒了?你這不說的挺好的?找個時間好好想想,你究竟想開一家怎麼樣的咖啡館兒,把你能想到的都想一想,到時候我們再談。 好吧,反正閒著無聊,拿出紙筆,我來開始編織我的白日夢吧。
小館兒概述 清晨 不情願地杯鬧鐘敲醒 迷糊著刷牙洗臉吃早餐 開始扮演那個自己喜歡或者別人喜歡的自己 偶爾靜下心來 卻常常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與很多人擦肩而過 與很多書徹夜共眠 與很多物共享一處空間 卻怎麼也想不起 上一次心動和被震撼是什麼時候 我不是偉人 不奢求波瀾壯闊的生活 我知道 平凡而不平庸的生活沒有想象般容易 其實最想要的 莫過于心存希望 守望幸福 收獲幸福 只是越來越被量化的所謂標準 搭建了無形的隔閡 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傳說中的幸福 它真的存在嗎 幸福小館兒 搜集幸福 儲存幸福 傳遞幸福 就是讓你感受和體味 “我相信幸福,我在找尋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