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自由:選擇的權利,優雅的姿態(二)

時間:2013-04-16 15: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現代文明所表現出的特徵,從某些方面看正在走向文明的反面,即走向另一種野蠻。它擠掉了詩意空間,使每個人都坐在當代世界這部龐大機器的流水線旁,或被迫或自覺地成為它的附庸,成為受制者。人類走入這樣的處境,于是再無優雅可言。現在需要的只是速度,是效率,是商業規則,是統領一切規定一切的數字邏輯。在生活中,人類個體已經處于被鑲嵌的狀態。而作家的總體思維指向,他們的勞動,就是掙脫,是夢想和幻想,是在堅硬冰冷的物質世界開鑿缺口。

  伴隨現代西方的所謂知識經濟,產生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所遵循的理念,相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相對于“天人合一”的境界,顯然是粗野和魯莽的。傳統文化意義上的中華,面對著要求開放的商業擴張的西方,一方面顯得相對貧窮,另一方面又感到野蠻的襲來。可惜這並非一則當代笑話,而確乎是一種有著深刻的文明和哲學背景的認識。

  精神的背景當代技術主義者所尊崇的教義,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欲望擴張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西方的傳統文化;至于說距離五千年的古老中華文明,就更是遙遠。東西方文化中一切具有宗教意義的東西,比如人們心中的節令和儀式,都開始在數字邏輯下被消解。這個過程不是消解了迷信,而是掃空了詩意。人類優雅的生活風度,說到底是來自一種生命的自由,一種對于自身生活空間的充分感悟和把握力,也來自對于客觀世界的一種浪漫情懷。

  中華文化所固執提倡的“詩書禮樂”,不僅是當時的士大夫境界,而是一種人生境界的理想追求。而今的惟效率是重、惟商業利益是重的所謂“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人類將變得越來越匆忙和偏執,必將從根本上告別優雅的生活姿態。這是非常不幸的。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