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好小孩

時間:2013-08-14 15:5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回想學生時代的我,生活上一點都不獨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是個嚴格意義上的好小孩。但是,父母卻培養了我獨立的人格與思想,尤其尊重我的個性發展與支持我愛好廣泛。

  我堅持凡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學習中喜歡吸收老師好的建議,但我也會和老師作對,因為老師說的並不代表真理,尤其是我們現代教育體係中的師資力量是良莠不齊的。臺灣的文案天後李欣頻說:“最低層次的學生把老師當偶像,好一點的是把老師當對手,層次再高一點的是把老師當朋友,最高境界的是做老師的老師。”我自覺未曾有最後一條的雄心,但卻一直有自己的判斷力,有對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的堅持。

  上中學時,作為當時全年級八個班400 人中唯一一個取得幾何滿分的我,在剛入學就以突出的數學成績入選實驗班,只因為諸多與學習成績上無關的不喜歡,我們的年級組長大人便不允許我參加奧數競賽。這位老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人生,我卻想要感謝她,如果不是因為她,我可能會一如既往地沉迷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想當然地以為數學就是我的未來,並一讀再讀,直到取得個數學專業的博士學位。

  沒有如願參加數學競賽的我,開始逐漸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熱情,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變成年級組長眼中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而是尋求更加符合我性格發展的職業與未來。

  普通本科的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工業設計,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專業,所以在我昭告天下,要報考清華大學設計專業時,身邊幾乎沒有人覺得這是一個靠譜的決定,連我的父母也沒有明確表態,只是淡淡地說了句:“隨你吧。”然後他們就各自忙著搬新家裝修的事情去了。我就是在剛剛搬入新家後的“叮叮當當”中看完了《西方工業設計300 年》。但是,卻有,也僅有我的室友和我最好的朋友——她們也是我後來一起並肩考研的戰友,一臉堅定地對我說:“娜娜,我相信你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這樣簡單的鼓勵是支撐我自信的源泉,我堅信:這個世界上哪怕只有一個人支持你,只要還有人看好你,為了不辜負這個人,不辜負這個僅有的支持與期望,你也要堅持下去!況且,人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未開發。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普通人只發揮了自己10% 的潛能,與我們能達到的程度相比,我們最多算是覺醒了一半。對于身心兩方面的能力,我們只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換言之,人只活在自己體內有限空間的一小部分里。我們有很多能力,可不懂得怎樣利用。”請快速吸收所有的正能量,因為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相信每一個走過考研歷程的朋友都知道,考研是艱苦的過程,需要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有效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恆的學習狀態。但是,如果能調整好心態,這一份艱苦的過程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多數人,在準備考研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考研有多麼困難與艱苦,但如果避過這個過程,只是多想想考研成功後漫步在清華大學的校園,徘徊在電視中經常出現的“清華園”校門的感覺是多麼美好,那麼一切都會變成享受而令人充滿激情!沒想過失敗嗎?

  萬一考研失敗了怎麼辦?我當然也想過,但是僅有5% 甚至更少的思維想過失敗。

  悲觀主義者的成功密碼是: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樂觀主義者的成功密碼是:凡事都往好處想。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我的英語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你們大家知道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嗎?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滿不在乎的努力!”滿不在乎,不是說不在乎結果,而是要擁有一種能夠提高正向結果概率的良好心態。擔心並無助于一個人取得成功,但當不被結果所累的時候,便減少了憂心所耗費的精力,往往更能專注地投入到眼下的工作學習中,其結果多半是好的。我的思維是:莫為明天悲傷,如果需要悲傷,那麼就等到明天再去悲傷吧,至少今天要快樂。如果等到明天,發現結果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糟,那麼今天的悲傷豈不是枉然?倘若失敗了,即使是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期,我相信自己依然有找到一份不錯工作的能力。但是如果現在不去做我想做的事,那才是錯過了自己的最佳狀態期。有些事,現在不做,可能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做了。

  一番努力後,我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係錄取了,師從色彩研究專家蘇華教授。清華大學是出名的學習壓力大,工業設計專業每屆只招收10 名碩士研究生,其中還會有約20% 的學生因為論文沒通過等原因而無法按期畢業。無專業背景的我在實踐中歷練。悟性+努力+運氣,使得剛入學的我就被選拔進2008 年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的全球競標設計大項目工業設計係“夢之隊”,被奧組委邀請參加2008 年奧運火炬及配套設施設計的全球競標。團隊歷經三個月的日日夜夜,多番錘煉,闖過了幾輪評選之後,終于散發出它的耀眼光芒,成功晉級全球三甲,與聯想等另外兩個晉級隊伍共同完成了2008 年北京奧運火炬的最後設計工作。那個時期,團隊經常是淩晨三點收工,然後四點左右,全組人馬浩浩蕩蕩地開到五道口粥店喝粥,淩晨五點多再回到學校,把宿舍樓的阿姨敲醒,請她幫忙開門,在阿姨劈頭蓋臉的罵聲中,我們好似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般連連道歉,灰溜溜地趕忙回到自己的寢室。以至于項目結束後,同學說:“我要拼了命地睡!”

  從這個項目中,我收獲了榮譽之外的很多東西:1. 我的前期概念設計火炬方案被收錄到《中國美術年鑒》中;2. 老師給的3000 塊補助——學生時代,有這些錢是非常富有的,我就用做設計項目得到的補貼和獎學金湊到一起去進行遠途旅行,比如我的畢業旅行地泰國;3. 最重要的,扎實的設計功底,最專業的設計流程與實踐經驗。從用戶調研到概念設計,從三維渲染到技術規格書。在入學後的第一個學期,我便借助這個學長口中三年一遇的大項目一躍成為了不遜于本專業“資深”學生的設計高手。畢業時,不但在設計理論、技能上都名列前茅,論文的發表數量、設計獲獎情況也是令人滿意,最終成為了清華大學設計藝術學學科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高材生”

  然而當年,我卻拒絕了繼續留在導師身邊的直博機會,獨自在上海開啟新的生活。接受國際化團隊的熏陶,在著名IT 公司Autodesk 從事前沿領域的交互設計工作。當老師說到“那麼好的孩子,我們卻留不住”的話時,讓我心里著實酸了一陣。老師給予了自己那麼多,希望自己真的不要辜負老師的厚望,無論將來怎樣都不能放棄自己心中的夢。

  有人曾經說:“上帝創造我們,是要我們做一件事,就是做自己!”記得讀研究生期間在美術學院做本科三年級助教時,年輕的學生們都不介意早早地拿出自己的草案,老師問:“你們不怕別人把你的創意抄襲走啊?”他們說:“知道了更是偏不要跟別人一樣!”很喜歡他們的性格,人生沒什麼好抄襲的,重要的是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正如設計界的泰鬥高登?布魯斯所說的,每個人所要做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于是,我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無論成功與失敗,只要問心無悔。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