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嘉迪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揚州嘉迪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霞萍女士根據真實故事創作的30集電視文學劇本《鳳凰涅槃》,最近由文匯出版社出版,並於8月18日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首發式暨研討活動。同時參展的還有她的散文集《船上人家》和長篇小説《情歸何處》兩部作品。由作者蔣霞萍與著名華人偵探李昌鈺博士主持現場簽售,場面火爆,原定1小時簽售時間被迫延長。
《鳳凰涅槃》是一部視角獨特、緊貼生活的當代工業外貿題材作品,講述了中國長江北岸某城市藍鳳凰服裝集團創辦人江夢航在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夕,在參與國企改制、開拓國際市場中遭遇詐騙、面臨人生和事業絕境的故事。作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衝突扣人心弦,跨越中、美、日、柬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大時空的跳躍式描寫,藝術地再現了中國民營企業在國家經濟改革中承擔社會責任、開拓國際市場中艱苦創業逆風飛揚的坎坷與艱辛、夢想與成功。
在《鳳凰涅槃》作品研討會上,專程從美國趕來參會的國際刑偵專家李昌鈺博士及滬寧作家、評論家楊揚、馬申、嚴建平、周安華、桂國強、張立行、陸梅、胡曉軍、沈偉民、徐維新等對這部80多萬字的新著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這本書實現了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精彩結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的美籍華人李昌鈺首次在作品中以真實人物出現——他曾為作者的企業在外國追回損失起到了關鍵作用。李博士對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欣然為本書作序,稱讚“這部作品很吸引人也很感人,能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事業和民營企業走進世界市場做借鏡”,還愉快地表示:如果該劇投拍,他將樂意出演角色,由李昌鈺出演“李昌鈺”。
今天的中國正以全新姿態走向世界,相信《鳳凰涅槃》不僅給讀者、尤其是正在創業的人們以許多有益的啟迪和警示,同時也一定會為百花齊放的文藝園地注入新的內容。期待《鳳凰涅槃》能早日搬上熒屏,煥發光彩!
(胡永其)
附專家學者評論 :
李昌鈺(現代福爾摩斯、美籍華人、刑事鑒識專家):全書的價值在於一個“緣”字,書裏講述了人生面對痛苦時的不放棄,在最困難中“挑戰不可能”,從不可能中找到出路,這是勝利的人于失敗的人之間的差別。美國人遇事常説“No way”,但蔣女士從不可能中找到辦法,在美國經歷挑戰。這是她的人生,也代表了社會的千姿百態,具有普遍代表性和社會價值。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閱讀。
嚴建平(原新民晚報副總編輯、作家):上海書展現場讀者簽售踴躍,一氣讀完,第一感覺很好看。細細品味作品屬於稀缺的現實題材,有懸念,有戲劇性。不是具有深厚功底和親歷,無法寫出。
馬申(原文匯報副總編輯、評論家):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是李昌鈺博士作為一個世界知名人士真實參與書中的情節。如果將來改編成電視劇,我希望拍成主線圍繞智慧財産權保護,反映中美之間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信仰之間的矛盾,民營企業家怎麼化解中美兩國差異化的問題、對方信用了解的欠缺問題。當今中國面對的大問題是“走出國門、壯大自己”,這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電視劇。
楊揚(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評委、評論家)80萬字的劇本創作,難度非常大。從文學積累角度上講需要多年的歷練。作者的個人親歷為劇本創作打下了良好基礎,“生活往往比文學更精彩”。近些年表現民企的作品不多,多為國企改革,或者是創業故事一類的記錄片,但可以想像改革開放以來成千上萬的民企潮起潮落,傳奇性、故事性的素材豐富,讀者的渴求性較大,而以一位女企業家作為主角,更賦予作品傳奇色彩。
作品視野有新意,和平發展的年代,更多依靠民間企業家的擴展,中國面臨著大量在國外發展的新經驗。而人性中該有的弱點,美國人都有,企業一開始把美國當天堂,就容易吃虧上當。這個作品代表了現今人們對美國的看法,具有現實性,在中西眼光觀念上更豐富。
周安華(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會長、評論家):在國內改革大潮中對命運的把握類作品較少,專家普遍認為本書題材的選擇具有歷史記錄的意義。在改革開放最複雜的時期也是民企業生存最艱難的時期,文學作品對企業的記錄不夠,我們看到本書大量描寫民企發展的各類矛盾,成功與失敗,這賦予作品歷史記錄的立體感。
全書實現了從人格和情感的深刻植入。女作家寫作更易帶潛意識的情感積澱,作者將之植入後帶有非常深刻的情感力量,作傢具有的純真的天性使作品更具有代入感。作者大手筆、大氣魄的生活使之容易創造語境,獨特的生活給作品以質感。
陸梅(文學報執行主編、作家):本書是以人生經歷為自傳,女性寫女性更易深入角色的內心。汪曾祺先生認為作品要“貼著人物寫”,作者有生活,通過藝術化的加工使人物形象更飽滿。
寫企業家的作品多為男性,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當以女企業家為作品聚焦的,極其少見。二十多年前《上海一家人》寫若男,上世紀九十年代有部《董竹君》。蔣霞萍的作品在當下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以女企業家作為奮鬥主線,填補了這一題材空白。
胡曉軍(上海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最近讀了《鳳凰涅槃》,人物情節一直縈繞腦海,全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按文藝界的分法這是行業戲。作品題材具有典型性,事件具有典型性,細節準確翔實。作者毫無疑問必須深入行業中的沒一個角落。讀者可以從作品中領略十幾年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全書對上、中、下層人物的刻畫非常了不起,國企與民企的合作與競爭,企業的賺錢與虧本,讓人如臨其境,這是一部當代紡織業的百科全書。現實主義的核心是真實反映社會,讓人産生共鳴。現世主義的文學作品比粗象的哲學、真實的報道更能深入人心。
張立行(文匯報文藝部主任、評論家):本書從體裁上看是屬於商戰,這幾年也有一些表現商戰的、表現企業體裁的電視劇,例如《情滿珠江》,也有一些是關於民營企業家的,但是不少電視劇、電影裏面,民營企業家並不是作為一個正面的形象出現,從這個角度看,這部作品是有突破的。在改革開發和在國企改制的背景下,作者對民企發展的甘苦所見至深,能把正面的甘苦鐫刻出來,並且用電視連續劇的方式非常貼切地呈現出來了,儘管在這呈現的當中,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在二度創作之前,這部劇本的基調,呈現出來的人物、情節,特別是很多的細節,是許多沒有從事過這個行業或者説僅僅依靠才華描寫的作者不能想像出來的。
從藝術作品審美角度出發,這部作品的人物是站得住腳的,是有血有肉的,我建議作者還可以把一些線索、一些人物身份重疊合併,這樣這部電視劇就能更好地呈現在銀幕上了。最後我希望能儘早在銀屏上看到這部電視劇的播出。
徐維新(原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作家):電視文學劇本《鳳凰涅槃》是一部內容博大精深、具有歷史深度和生活廣度的鴻篇。洋洋灑灑的八十余萬字,為我們展現了主人公江夢航在事業和人生道路上不屈不饒奮鬥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展現了一幅在國企改制的大潮裏中國經濟改革開放進程中,民營企業家走出國門在國際的競爭中努力進取,最終實現鳳凰涅槃的一個畫卷。給人以一個深刻的啟示,耐人尋味的、嚴肅的對時代的思考。
2007年的國際經融危機是1929年之後全球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經濟浩劫。在這樣的一個非常時機,中國藍鳳凰服裝集團的創辦人江夢航女士,在參與國企改制、家庭解體和開拓國際市場當中碰到了詐騙,面臨著人生和事業絕境的抉擇,這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鳳凰涅槃》通過典型的環境讓主人公變得成熟、穩重而堅強,展現了主人公江夢航的個性特徵,弘揚了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這種典型的個性的外在多元性和內在主體性,在戲曲矛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衝突中,獲得了完滿的結合和統一。電視劇文學劇本《鳳凰涅槃》的文本,縱橫捭闔巧妙的將江夢航的事業和感情兩條線索交織揉合、一環扣一環的推動戲劇衝突的發展,展現了江夢航逆風飛揚的坎坷和艱辛,在錯中複雜的矛盾糾葛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恰當的表現了蕓蕓眾生的千姿百態,在意蘊豐富的情節裏面,開掘了深邃的人生哲學。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的劇本提煉了她對人生對事業深刻的思考,抒發了對生活對理想的博大的情懷,我覺得鳳凰涅槃不僅是一首驕傲的情懷的咏嘆調,還是一部深層觸摸生活的美妙的交響曲。
季樹仁(美國教授):我見證了蔣女士從到美國的第一天遇到困難到她完成克服的整個過程,因此我知道這本書寫的是她自己嘔心瀝血的心聲,讓其他的民營企業家從她的經歷中吸取教訓。當時她在最絕望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説,“我第二次受騙了,雖然把詐騙的錢要回來了,但還是沒有匯入廠裏,答應匯入的錢還沒到,那時銀行追債、企業開不出工資,我覺得不能面對銀行、不能面對員工了”,我在電話裏説,“世界上還是有好人的,美國和中國時差有十二個小時,你再堅持十二個小時,你再做自己最後的了斷”,她説,“好,我再聽你一次話”,就在第二天,美國的匯款到了,銀行的問題解決了,員工的問題也解決了。所以這本書裏寫的都是她的真實情況,真實感情。
這是她的真人真事,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我不是文學家,我只是做一個見證。
劉俊(江蘇省揚州市評論家協會主席、評論家):我以為好的文學作品是能讓讀者和作者默契溝通的,好的文學作品有幾個“識”,有意識、有知識、有常識、有見識、有膽識,最後我們需要有相互之間的賞識,這六個識是我讀所有文學作品都要拿它來對照。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給我們讀者給社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感,教會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擔當,蔣霞萍女士的這部電視文學劇本和她後面的兩部作品增強了讀者的這種意識。第二個要有知識,我看了這部電視文學劇本裏很多經商的知識就在其中,很多很多的知識,包括蔣霞萍女士平時學習的,感悟的,這就給了我們知識。第三個要有常識,這部著作教會了我們走出去的民營企業法律常識,有跟老外打交道的國際的基本經濟慣例,甚至一些潛規則,最後一個是賞識,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相互賞識,蔣霞萍女士把這部著作交給讀者,我相信她也是熱愛讀者的,她也是賞識每個讀者都是有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讀懂這部著作。
陸煒(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我想給我的發言起一個題目,叫做蔣霞萍的文學人生,從藝術規律上來説,創作和生命積澱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世界名著《安娜 卡列尼娜》,安娜 卡列尼娜背叛丈夫與否,渥倫斯基愛她與否,與讀者有什麼關係?真正吸引我們的是它字裏行間的“人性”。蔣女士的這部作品,在我看來裏面人性的內容、歷史的內容、社會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深度挖掘。她只是經歷了人生的事,然後來寫了這段人生,那段時間有什麼感受就寫什麼感受。如果能將一段平凡的人生經歷、一段不具有浮沉的心路過往,進行創作、刻畫,甚至昇華,蔣女士就會實現突破。因為那時你的心裏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很奇特把它記錄下來,而是擁有了一種作家的本能和眼光,這就是我説的蔣霞萍的文學人生,必將超出這一部作品,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