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紀念哈珀李:曾50多年不出鏡,不隨意發表文字

時間:2016-02-25 07: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胥慕怡 王若婷

  2月19日,憑藉經典小説《殺死一隻知更鳥》而享譽美國文壇的作家哈珀李在亞拉巴馬州費洛維爾的一家養老院安然離世,享年89歲。她的侄子漢克康納表示,她是在熟睡時悄然離世的,此前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健康狀態,因此對她的離去感到意外。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哈珀李的處女作,問世于1960年,小説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部的種族歧視問題與暴民統治,一經出版便立刻受到讀者的追捧,並於次年獲得了普利策小説獎。1962年,根據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美國上映,影星格利高裏派克飾演片中為黑人疑犯辯護的律師阿提克斯芬奇。這個角色也為格利高裏派克贏得了1963年第3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獎。

  然而正當人們翹首盼望這位文壇嘉寶的下一部作品時,哈珀李卻突然選擇了沉靜。自60年代中期成名後,她就過起了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晚年時又從紐約重返故鄉阿拉巴馬州的門羅維爾市,與姐姐愛麗絲住在一起。愛麗絲于2014年去世,享年103歲,而哈珀經歷中風後則住進了當地的養老院。

  50多年以來,哈珀李拒絕接受任何正式採訪,不出鏡,不隨意發表文字,終身未嫁,也沒有子女。即便是前往白宮接受布希總統的榮譽獎章時,她也設定了嚴格的條件:不回答任何問題,也不發表任何演講。

  時隔50年再出書引發質疑

  直到去年7月,哈珀李才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小説《設立守望者》(Go Set a Watchman),講述的是《殺死一隻知更鳥》故事發生後20年的事情。自該書在北美上市以來,第一週就賣出110萬冊,同時迅速登上了亞馬遜熱賣圖書榜。

  第二部小説的出版不僅轟動了英美文壇,也帶來了關於這本書的種種疑雲。在隱居的日子中,哈珀李幾乎不與外界接觸,只是偶爾跟她的主要代言人兼首席出版聯絡人托尼亞卡特聯繫,由此招來外界質疑:歸隱如此之久,且公開表示過不打算出版其他作品的哈珀李,怎麼會在89歲高齡之際,出版一部早在50多年前就寫好的書?是否有被人操縱的嫌疑?哈珀李所在的阿拉巴馬州甚至收到匿名投訴,認為“由於年老衰弱、聽力下降、視力模糊等原因,哈珀李生活無法自理,出版《設立守望者》可能不是出自她的意願。”

  不過,州政府調查後表示,經過訪談取證,哈珀李是自願出版這本書的,她原先以為那些原稿丟了,2011年才又重新發現。她在聲明中寫道:“在思考和猶豫良久之後,我把原稿給一部分我信任的人看了,而且我高興地聽他們説,他們覺得這些原稿值得出版。”

  事實上《設立守望者》早于《殺死一隻知更鳥》完成,但是當時出版社的編輯認為該書內容結構失當,將書退回了,並建議她把故事提前20年重新構建。於是哈珀李選取了原小説中的一部分,並將其進行了修改和拓展,兩年後才有了《殺死一隻知更鳥》。《設立守望者》出版時,她曾在通過出版商發佈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當時我還是個第一次寫書的作家,別人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雖然《設立守望者》銷量驚人,大眾對其評價卻褒貶不一。最讓讀者和評論界難以接受的是,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以為黑人伸張正義的律師形象出現的阿提克斯芬奇,在《設立守望者》中卻突然反轉,成為一個參加過3K黨的種族主義者。難怪有評論稱,“半個世紀前編輯對這本書的評價沒有錯,這部書的結構存在缺陷。與《殺死一隻知更鳥》相比,這本書在敘事上缺乏連貫性,也找不到作者在上一本書中精雕細琢的行文風格。”

  她從沒期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會成功

  哈珀李為什麼選擇與世隔絕?圍繞這樣的疑問,過去50年中,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甚至有謠言稱《殺死一隻知更鳥》的作者並不是哈珀李,而是其好友,《冷血》一書的作者杜魯門卡波特,然而對此兩人都矢口否認。

  成功邀請過3.5萬人作為其訪談對象的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自童年起就對《殺死一隻知更鳥》特別著迷,成名後的她也曾試圖邀請過哈珀李上自己的節目,但花了兩年時間依然無功而返。

  奧普拉説:“他們都希望上我的節目,也都希望得到公眾的認可,每次錄影機一關閉,每個人總會轉向我問這樣一個問題‘我的表現可以嗎?’布希總統這樣問過我,奧巴馬總統這樣問過我,無論是英雄還是家庭主婦,無論是罪案中的受害者還是罪犯,都這樣問過我。”然而面對自己最喜歡的作家,這一夢想終究沒有成真。

  當時哈珀李這樣回復奧普拉:“我從沒期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會成功。我也希望從公眾那兒獲得一些鼓勵,但我十分清楚地知道,我很難再超越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你的邀請,更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滔滔不絕地談論所謂的經驗,我真開不了口。我只希望過隱身生活,也偶然和朋友吃飯、聽音樂會、打高爾夫。”

  其實早在1964 年,她本人還願意接受電臺採訪時,就已經做過這樣的表述:“我原本希望評論家們能高抬貴手,讓它(《殺死一隻知更鳥》)死得痛快點。……我的野心並不大,就像我説的那樣,但最後我得到的卻很多。從某些方面來説,這跟我之前盼望的痛快的死一樣可怕。”

  這是哈珀李接受的最後幾次採訪之一,此後對於媒體,她總會給出一些“新的作品在創作中“的暗示,但從未透露具體內容和時間。她曾對美聯社説:“成功對我有著非常壞的影響,我變胖了——但也變得極度自滿。我當時就是在不停地跑,像從前一樣害怕。”

  後來她開始拒絕記者的採訪請求,所有關注哈珀的人陷入了漫長的等待,等待漸漸變為了失望,失望又轉化成了遺忘。

  與世隔絕令她更有安全感

  不過一些自童年起就認識哈珀李的人聲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本身所反映出的複雜童年遭遇讓她選擇成為一名隱士,她並不是要逃避公眾,而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位拘謹而特立獨行的人,只有離群索居才能給她更大的安全感。

  哈珀李1926年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城費洛維爾,童年歲月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南方種族歧視問題相當嚴重。哈珀出身當地的望族,父親阿瑪薩科爾曼李曾是一位律師,擔任過州立法委員,同時還運營過當地的一家報社。小説中為黑人疑犯辯論的主人公律師阿蒂克斯芬奇正是以其父親為形象,且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小説裏,他們所為之辯護的黑人最後還是被處以了絞刑。

  童年時期的哈珀,受父親影響很大,且這一影響一直延續至她成年。一次在拍攝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的片場裏,哈珀觀看派克的表演時突然熱淚盈眶,當派克關切的詢問她緣由時,她説:“因為我剛才看到你凸出的肚子,和我父親生前的一模一樣。”

  由於電影中曾多次出現的手錶只是一個道具,影片拍攝結束後,哈珀還真的將父親的手錶送給了派克以示懷念和認可。

  哈珀和父親一樣在種族問題上持自由主義觀點,但是這一觀點在當時非常不受歡迎,並且她的許多家人也都不喜歡她在書中所倡導的反種族歧視觀念,這使得她常常面臨一種被孤立的狀態。

  其實讓童年哈珀更感到恐懼和不安的是她的母親弗朗西絲芬奇李。弗朗西絲曾患過抑鬱症,精神狀態一直不好,體重超重、情感脆弱。據鄰居們回憶,弗朗西絲很少與人打交道,常常一個人一連好幾個小時彈鋼琴,擺弄花箱,經常坐在前廊上玩填字遊戲玩得入迷。由於精神問題,弗朗西絲還曾兩次試圖把哈珀淹死在浴缸裏,給小小年紀的哈珀帶來了很深的心理陰影。

  從小熟識哈珀李及其家人的鄰居喬治托馬斯瓊斯曾説:“雖説我不是心理學家,但是我敢説書裏到處都有妮爾(朋友和家人對哈珀的昵稱)本人的影子……妮爾小時候就缺乏安全感,整個人總是處於戒備狀態,寫了書之後情況也沒有改善。”

  可能正是由於嚴重缺乏安全感,小時候的哈珀總將自己打扮得像個淘氣的假小子,喜歡和周圍的男孩打架,要是哪個小孩子惹到她了,她就直接動手。哈珀將自己叛逆的形象寫進了小説,化身為性情直率、敢想敢做、説話一針見血的律師女兒斯科特。不過作為鄰居,瓊斯並不認為後來的哈珀李是孤獨的,“這不過是她自己選擇的生活。她本可以活得更好一些,但是或許因為一生都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所以她覺得這樣與世隔絕的生活更令她有安全感。“

  與杜魯門卡波特的友誼始終喜憂參半

  除了父親,對哈珀李寫作影響較大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她兒時的玩伴,後來的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小時候的哈珀李常常跟男孩打成一片,這其中就有卡波特。那時候的卡波特也是個愛惡作劇的搗蛋鬼,兩人一拍即合。

  他們二人都喜歡偵探類的小説,如《福爾摩斯探案集》、《月球車男孩》等,常常一起在樹屋讀推理小説,聊天,用哈珀父親的打字機寫故事,一個人説,一個人寫,自娛自樂,以打發漫長的下午。

  雖然興趣相投,但當時兩個人的性格、外貌打扮卻截然相反。哈珀伶牙俐齒、盛氣淩人,是個經常穿著背帶褲,光著腳丫到處跑的假小子;而卡波特則穿著十分講究,嗓音輕柔。由於卡波特在同齡人中顯得比較弱小,常受到學校惡霸的欺負,年齡更小的哈珀就會用拳頭保護他。長時間相交織的生活帶給兩人的創作生涯的影響都很大。年輕時的哈珀一直夢想成為父親那樣的律師,是卡波特一直鼓勵哈珀從事寫作,直到她寫出了《殺死一隻知更鳥》,並一舉成名。

  可以説,哈珀在她兩部著作的人物塑造中都借用了她與卡波特之間的友情。在《殺死一隻知更鳥》表現為斯科特和迪爾的友情,而在其最新出版的小説《設立守望者》中也沿用了這種關係。而卡波特在他的首部小説《別的聲音,別的房間》中,也借用哈珀的形象,塑造了假小子伊達貝爾湯姆金斯。後來在卡波特創作真實犯罪小説《冷血》時,兩人也有密切合作,哈珀幫他做研究,列印了150多頁的筆記。

  但是同為作家,由於競爭關係,他們之間的友誼始終喜憂參半。《殺死一隻知更鳥》獲得巨大成功並贏得普利策獎後,卡波特的心情頗為複雜。昔日的同窗好友,一舉躋身文壇大家行列,而自己卻還默默無聞。1966年卡波特憑藉《冷血》一書也逐漸有了名氣,但他只在致謝中簡短表達了對哈珀李的感謝,而弱化了她在小説創作過程中的作用。

  後來,哈珀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離群索居的生活,而卡波特在人生末尾也由於過量飲酒和吸毒,疏遠了包括哈珀在內的許多朋友,並最終於59歲患肝病去世。

  兩人的特立獨行是相似的。正如卡波特在一次採訪中回憶所説,他們兩個經常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而哈珀也認為她與卡波特被一種“共通的痛苦”連結在一起,尤其在童年時期,大部分時間都活在想像中。

  哈珀李的一生是令人好奇的,甚至是不為人理解的。但是正如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能學會一種簡單的本事,你就能跟各式各樣的人都很好地相處了。但是你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你非得站在他的立場考慮問題才行,非得設身處地來想才行。”

  50多年前,她毅然以自由主義的思想包容了不同種族的隔閡,50多年後的今天,也讓我們以同樣的包容心態看待她的遁隱與離世吧。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