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書名:《歷史學家的經線》
作者:孫隆基
書號:978-7-5086-5313-6
定價:52.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開本:16開(165*235)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10日
關鍵詞:近代史 魯迅 辛亥革命 法國大革命 五四運動 世紀末思潮
【內容簡介】
孫隆基先生在本書中用自己獨特方式對中國近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核心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魯迅問題、民族主義等話題進行了重新闡述,對歷史學家們近代史書寫的“文絡”進行了梳理和批評,並創建性地提出“世紀末思潮”這一分析路徑,拓展了整個近代史研究的視野。
書中的文章集中體現了孫隆基先生治學寫作的兩大特點:一是擅于將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和思潮作為討論中國歷史背景和參照,在比對中凸顯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實質和特性。在討論辛亥革命時,作者以法國大革命作為前例,追尋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模式源流;在討論五四運動的時候,又以西方的啟蒙運動和同時代的民族復興運動來做參照;在他對魯迅的全新解讀中,更是將魯迅納入西方所謂 “世紀末”潮流的影響之中,開闢了魯迅研究的新思路。二是能夠綜合運用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方法來進行歷史敘述和解讀。書中有關魯迅的兩篇文章都涉及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而談及法國大革命的文章介紹了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流傳;討論中國南方與北方關係時更是綜合運用了優生學、人物地理學和區域類型學的研究成果。
基於這樣的治史思路,孫隆基先生為我們呈現了解讀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可能,用他自己的話説,這些文章“將從清末之民國前期的思想史整個翻轉了”。
【作者簡介】
孫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在香港長大,在臺灣受大學教育,獲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後赴美國深造,于明尼蘇達大學專攻俄國史,獲碩士學位,轉赴斯坦福大學專攻東亞史(期間並在上海復旦大學進修一年),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加拿大等多所大學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歷史學家的經線:歷史心理文集》《未斷奶的民族》《美國的弒母文化:20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編輯推薦】
◎ 顛覆傳統觀點,在世界背景中重寫中國近代史。
◎ 提出孫隆基重要的理論創新,認為是西方的“世紀末思潮”而非“文藝復興”或“啟蒙思潮”最大程度上影響了五四運動和魯迅。
◎ 突出體現孫隆基治學特點:
1. 擅于將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和思潮作為討論中國歷史背景和參照,在比對中凸顯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實質和特性。在討論辛亥革命時,作者以法國大革命作為前例,追尋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模式源流;在討論五四運動的時候,又以西方的啟蒙運動和同時代的民族復興運動來做參照;在他對魯迅的全新解讀中,更是將魯迅納入西方所謂 “世紀末”潮流的影響之中,開闢了魯迅研究的新思路。
2.綜合運用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方法來進行歷史敘述和解讀。書中有關魯迅的兩篇文章都涉及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而談及法國大革命的文章介紹了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流傳;討論中國南方與北方關係時更是綜合運用了優生學、人物地理學和區域類型學的研究成果。
◎ 反省近代史寫作的“文絡”,梳理批判,意義深遠。
【目錄】
更新版序
序言
---------------
一、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
孔教天下主義的終場曲 / 戊戌年代的種族思想 / 大亞洲主義與“黃禍論” / 民族國家觀念的形成 / 民族始祖的發明:黃帝 / 結語
---------------
二、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 &1911
前言 / “蓋大地萬千年之政變,未有宏巨若茲者” / 維新派與革命派爭奪的“法國大革命” / 法國大革命與國民性 / 中華民國與法蘭西共和國 / 法國劇本,中國演員 / 以法為師的中國啟蒙運動 / “群眾心理”與“暴民政治”/ 法國革命史成為中國“反革命”的靈感 / 尾聲
---------------
三、西元1919年: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
導論 / 三種現成的、為人熟知的借喻 / “五四乃文化革命”命題的意義岩層之考古挖掘 / 在比較歷史學裏“五四乃文化革命”故事佈局所能運用的橋段 / “文藝復興”與歷史上“民族復興”的關係 / 比較歷史學能為“五四乃民族復興的一環”提供的戲碼 / “五四乃啟蒙運動”的問題 / 有待建構的第四種故事:從“世紀末”到現代主義 / 結束語
---------------
四、南與北
漢滿矛盾變成南北對立 / 民國時代的南北戰爭 / “南北論”學術傳統的形成 / 外國人的“南北中國”説/ 南北地形與人種的關係 / 優生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結合 / 北溫帶説 / 亨廷頓與潘光旦 / 逆境、人種退化與“選民” / 人地學史觀的流行 / 張君俊之人族改良綱領 / 林語堂似是而非的南北對立論 / 區域類型學的風行一時 / 黃與藍:大陸中國與海洋中國
---------------
五、歷史學家的經線:編織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些問題
文化解體與意識危機 / 啟蒙與革命 / 啟蒙與民粹主義 / 結論
---------------
六、“世紀末”的魯迅
何謂“世紀末”? / 更廣義的“世紀末”/ 魯迅創作生涯之始開宗明義的宣言 / 魯迅的“無政府個人主義”問題 / 把“民族偶像”與“異鄉人”混為一談 / 過於早熟的“大眾人”批判 / 天才、瘋子、庸眾 / 世紀末病:梅毒 / 文明沒落論 / 人種退化的夢魘 / 本能衰退説/ 家族敗亡史/ 非理性主義思潮的鼎盛期
---------------
七、清季“世紀末思潮”之鉤沉
前言 / “世紀末”作為一股文風 / “世紀末”作為一個時代 / “世紀末”乃非理性主義的全盛期 / 王國維與叔本華 / 王國維學術生涯的斷層問題 / 章太炎與哈特曼 / 魯迅與尼采 /“世紀末”在民初的震波
---------------
八、是否該被“吃”掉?——魯迅承擔政治的難局
“吃人”意象的階級性問題 / 魯迅的“群眾”觀 / 皮膚敏感症和幽閉恐懼症 / 力拒庸愚的“復仇”母題/ 魯迅與卡夫卡 / 無邊的黑暗和思想的絕路 / 魯迅加入左翼文藝運動前後 / 在左翼陣營裏 / 結束語
---------------
九、當代中國文化:結構與情感構造
“一人”與“二人”的文法 / 在符號學層次上社會對個人的極權 / 中國人情感構造的形態學 / 號稱高情感環境裏的收斂型情感構造 / 中國人情感構造的失控和“躁狂”成分 / 從犧牲學(victimology)的角度研究中國文化
【文摘】
更新版序
《歷史學家的經線:歷史心理文集》于2004年出版後,歲月匆匆,已歷十載。今乘三輝圖書約請再版之機,做與時俱進的更動,把原版的第八篇《飛蛾的沉默:美國大眾文化裏的“第三性”與東方人》、第九篇《缺乏“性”與“暴力”:非美國式人格》抽掉,另補上《西元1919年: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以及首次發表的《清季“世紀末思潮”之鉤沉》兩篇。在篇次上亦有所更動。
抽掉的兩篇,是鋻於其內容已在2009年出版的《弒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一書中獲更完整的發揮,然該書卷秩繁浩,如有讀者視從新版中刪除掉的兩篇論文為該書之簡易版,仍可參考2004版,在此意義上,2004版變成了“古典版”。至於新版,因更動的幅度頗大,故稱作“更新版”,比“修訂版”來得貼切。
抽掉了上述兩篇後,有關“心理”的部分似乎只由《當代中國文化:結構與情感構造》一文承擔,故書名雖照舊,卻移除了副標題。其實,新添的兩篇史學論文是有關“世紀末思潮”的,而該時代正是現代心理學的奠基期,現代文化裏瀰漫的心理話語化亦肇于斯。《西元1919年: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中提出的第四種故事就是從“世紀末”的角度詮釋五四時代。它與第一、二兩篇中論及的國民心理學、群眾心理學與第四篇中的文明沒落論、人種退化説為同一個時代氛圍的産品。因此,該論文被編排在更新版中的第三篇。按此理,《清季“世紀末思潮”之鉤沉》該緊接著才對,然該文與魯迅研究有更密切的關係,因此將它排在原版的兩篇魯迅論文之間。
其實,這些文章加起來,是將從清末至民國前期的思想史整個地翻轉了。對不知“世紀末思潮”為何物的治史者來説,這個歷史意義的岩層是不存在的,而我在教授史學知識論的課程裏,也常用這個例子來論證:史學知識的基礎乃治史者是否知道有這回事,如果他不知道,就等於不曾發生。我在2002年的英文著作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中已專門從“世紀末”角度詮釋五四,一份澳大利亞學報將它給了一位在美任教的港人寫書評,她顯然一生未聽聞fin de si岢cle一詞,遂説這本書的缺點是談五四而居然不提“外抗強權、內除國賊”!這類茫無頭緒固不限于蝦米小學者,一位“中研院”所長級的同儕在久別重逢時問起:“很久不見,你的‘末世紀’研究得怎樣了?”
中國現代思想史鳥瞰和魯迅研究這兩組文章的中分線是《歷史學家的經線:編織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些問題》一文,也正是賦予全書之名的論文,但在書中卻很難歸類,其功能遂成為分界線。除了這些更動外,我在新版第一、二、三、五篇後面都加了附錄,乃因為用了該四篇作為歷史知識論課程的教材,遂將討論題與老師的評語附在後面,望有助於對該四篇論文的讀解。
孫隆基
2014年6月13日
------------------------------------------------------------
序言
這本集子是作者近十年心血之凝聚。原本打算收入十篇曾在學報和期刊上發表過的文章,在成書前予以增訂改寫。其中五篇改寫的幅度很大,待到了交稿期限時,長度已經接近原來預計的十篇文章的篇幅,遂抽掉《中國千年回顧: 一個全球史範圍的考察》。它是宏觀歷史思考,是筆者紀念千禧年的研究計劃,已在發展成書,因此沒有再把文章改寫的必要。
收入集子的《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兩個革命的對話: 1789 &1911》《南與北》屬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範圍。第一篇曾發表在《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上,沒有再做修訂。第二篇的原型是1991年的一篇英文論文和1994年的一篇中文論文,目前則加以大規模的改寫,並期待將來發展成英文書。第三篇則由1992年的一篇中文論文《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南與北》發展而成,但現今的內容大致上採自2002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國的國民性:從國家格局到個體性》(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的第五章。
本文集中分量較重的是兩篇魯迅研究: 《“世紀末”的魯迅》和《是否該被“吃”掉?——魯迅承擔政治的難局》。後者的前身是1985年在美國發表的一篇中文文章,副標題是“魯迅參與政治的難局”。前者則以中英文出現多次——1992、1994、1995、1996、1997年,最近一次則是2002年那部著作中的第四章——每次都有不同,反映出筆者對“世紀末”的認識有一個發展過程,至今亦不得謂完成,説得上是路途坎坷。難怪從無人從這個角度研究魯迅。
《當代中國文化: 結構與情感構造》是1991年發表的一篇英文論文,是我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續篇,保持了後者的理論框架,並加入了大量心理測驗的材料。它由我翻譯成中文,亦是第一次以中文的方式和讀者見面。在寫這篇文章時,筆者的思路仍停留在結構主義階段。
《歷史學家的經線: 編織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些問題》的原文也是英文: “HistoriansWarp: Problems in Text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但英文版至1994年才面世,內容稍為不同的中文版則已于1990年發表了。目前收入的是後者,除了原文中的“馬來亞”被編輯誤改為“馬來西亞”如今把它改正之外,未再做其他修改。這篇主要是介紹後結構主義的史學方法,題目中“warp”這個英文字語帶雙關,既具織布機上的經線之意義,也具扭曲的意思。這個題目很別致,因此把它當作整本文集的正標題。
至於副標題,考慮的是我歷來的研究方向是歷史學和心理學並重。本文集除了《當代中國文化: 結構與情感構造》一文外,心理學色彩比較濃厚的是《飛蛾的沉默: 美國大眾文化裏的“第三性”與東方人》和《缺乏“性”與“暴力”: 非美國式人格》。它們研究的內容是美國史,同時可歸入心理學史範圍。其實,有關魯迅的那兩篇都涉及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談法國大革命的《兩個革命的對話: 1789 &1911》則介紹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流傳。
筆者可以保證的一點是: 這本文集中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獨具一格,都是中國的思想和學術界少見的。
2003年11月13日
序于美國孟菲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