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當代文學難掀海外圖書市場波瀾
少數作品走紅未能形成規模效應
談起麥家海外走紅的原因,“運氣”,成了很多新聞報道、專家學者口中的關鍵詞——幾乎所有出版人、文學研究者都對此大呼意外,連麥家本人也連稱“碰上了”。
其實,這種反應並不奇怪。近些年,中國當代文學中能夠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作品屈指可數。大部分作家的作品似乎只能在國外漢學界的小圈子裏兜兜轉轉,難以在大眾圖書市場掀起波瀾。除了2012年莫言因獲諾獎而名噪一時外,近幾年能夠真正在歐美市場走紅的,就只有2005年創下當時海外版權交易記錄的《狼圖騰》等極少數作品。
顯然,上述幾位作家、幾部作品的走紅,更像是零敲碎打,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莫言的獲獎極大提振了中國當代文學的信心,但令人遺憾的是,除了莫言自己,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影響力似乎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增長。而另一方面,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文學研究者,都對當代文學走出去期望很高。“中國當代文學百部精品譯介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中國文學海外傳播工程”,政府的支援力度不可謂不大、重視程度不可謂不高,但實際效果與預期和投入還是存在較大落差。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困惑,中國當代文學“出海”不暢,問題到底出在哪?
析
中文圖書出版處於弱勢地位
海外推廣項目缺少評估機制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隔閡是國內出版社在參與國際版權交易、進行國際圖書市場推廣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第一關”。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又很難回避。”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經理陳建軍坦言,很多好作品蘊含的民族特色,外國讀者既很難理解,也不感興趣。
要讓中國好的文學作品打破文化的隔閡,贏得海外讀者的青睞,必須先將中國文學作品推向國際圖書市場。陳建軍透露,他們在與國外出版社合作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對同一部作品存在理解上的巨大差異。
這種差異源於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地圖上的邊緣地位。“在國際圖書的版權交易市場上,中文圖書一直處於弱勢地位,外國出版社並不重視中文圖書,更不會積極地評估和研究。”在國際圖書市場闖蕩多年的麥家作品英文版權代理人譚光磊總結道。
翻譯是打破文化隔閡、溝通中西交流的橋梁。但現實的情況是,除了葛浩文、陳安娜、藍詩玲等寥寥數人,目前既被中國作家信任又能夠得到西方讀者認可的翻譯家少之又少,這無疑成為了制約當代文學出海的又一瓶頸。
但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對外合作部主任劉喬看來,翻譯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在海外行銷成功後才會涉及全書翻譯,而且整本書的翻譯由海外出版社‘欽定’譯者。對於國內出版社來説,海外行銷才真正是橫在面前的一道坎。”劉喬説。
做好海外行銷,人才是關鍵。考慮到文化的巨大差異,擁有國際視野、外語優勢的版權運營人才扮演著“關鍵先生”的角色,成為各出版社炙手可熱的紅人。
“我們目前在海外版權輸出上能取得一些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有一位很優秀的版權經理,他曾經長期生活工作在國外,從事過外交工作。但這種人才我們太缺了。”陳建軍説。重慶出版集團從2004年左右就開始嘗試進入國際版權市場並參與推出了“重述神話”系列書係,反響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