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專訪曹禺之女萬方:晚年父親為寫不出好作品難過

時間:2014-07-07 08:43   來源:中新網

專訪曹禺之女萬方:晚年父親為寫不出好作品難過(圖)

  萬方與父親曹禺在家中 (圖片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提供)

  近日,收錄著名劇作家曹禺四部經典戲劇的《曹禺經典劇作》出版,其女萬方為之作序。3日晚,萬方接受記者專訪,分享以往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回憶。萬方表示,父親對她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如從小家裏就有很多書。小時候在家等著爸媽看戲回來,我因此得知黑暗的大門外有好的東西吸引他們,進而得知有‘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的存在。”

  父親將劇場舞臺演出視為神聖

  生於書香門第,萬方不可避免受到父親在文學方面的熏陶,她回憶了自己對戲劇文學的最初接觸。一直以來,曹家的大門洞裏會開一扇小門,當時年僅兩三歲的萬方會和妹妹趴在門邊望著外面漆黑的夜色,等候父母看戲歸來,那時的萬方已經朦朧感覺“戲劇”給她帶來的影響。

  稍大之後,萬方便被父親帶去戲院看《雷雨》演出。萬方回憶,那年她有五歲左右,被其中那電閃雷鳴的第三幕嚇哭了,平日溫文爾雅的曹禺此時卻非常“粗魯”,拿胳膊夾著萬方跑齣戲院。這給萬方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説,父親不是家長,永遠對孩子很平等,這樣做完全是怕女兒影響其他觀眾,“對他來説,劇場舞臺演出是神聖的。”不久後,曹禺帶著女兒去後臺,看那些把她嚇哭的效果如何製造出來。那時萬方才知道,舞臺原來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

  在父親的影響下,萬方也愛上了這種表演形式,並開始關注父親的劇作。經過研讀,萬方發現,父親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極為突出。從《雷雨》中的繁漪、四鳳到《原野》中的金子等人,無一不彰顯出獨特的生命活力以及對自由的嚮往、追求。萬方猜測,這大概源自父親的親身經歷,“我奶奶因為他的出生而去世,所以在父親的一生中,他永遠對女性抱有極深的憐憫之情,無論是源自內心還是訴諸筆端,都可以用‘真愛’二字形容。所以他筆下的很多女性都是在心靈受壓抑的同時由努力尋找自我。”

  後期難有好作品問世或因心靈失去自由

  在寫完《北京人》、《王昭君》等作品後,曾經在創作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曹禺後來開始擔任各種挂名職務,如主席、院長之類,參加各種各樣的應酬,不斷有電話打進,要求他開會、題字、評獎,而曹禺基本什麼事都會應承。萬方曾回憶,有一段時間父親幾乎天天有活動,日曆本上記得滿滿的日程,每次參加活動到家,他都極為疲憊。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曹禺後期鮮有有影響力的作品問世,晚年的曹禺自己也很苦惱這個問題,甚至曾為自己寫不出好作品難過。一直陪伴父親左右的萬方在提到此事時略有遲疑之色,她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非常複雜,“不只我父親,像他們這一代的文人都是這樣的經歷,這或許和當時的環境有關。心靈的自由很重要,若失去了這樣的環境,大概生命就會枯萎,創造力亦隨之消失。”

  “他在寫《雷雨》之前根本不懂什麼叫階級。但他後來成為進步人士,自認寫出的東西要能夠甄別對錯,這個標準跟創作的標準對比而言,可能並不是他真正要寫的。”萬方回憶,由於經歷文革,父親甚至特別羨慕衚同中掃大街的老太太,“他恨不得我們一字不識。至於他後期創作的《王昭君》,則從未跟我談起過,現在演出的也很少。”

  《雷雨》是一個仍需要開掘的寶藏

  在曹禺諸多受到追捧的作品中,《雷雨》當拔得頭籌。萬方也對其很是傾心。大概80年前,23歲的曹禺利用一個暑假的時間寫出了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在之後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它成為人藝每年的必演話劇;還被改編成電影、評劇等劇種,在千百個舞臺上以多種面貌呈現。正如曹禺所言:“‘雷’代表天上轟轟隆隆的聲音,警醒蕓蕓眾生;‘雨’代表來自天上的洪水,把大地衝個乾淨。”

  與一些評論家的看法相似,萬方認為《雷雨》在具有酣暢淋漓表達方式的同時又具有非常精緻的結構,這或許也是它長盛不衰的原因,“就像鑽石,可以有很多切割面,每一面都閃爍著光彩,讓人有一種想重新解讀的意願。”

  儘管《雷雨》幾乎獲得眾口一詞的讚譽,但曹禺本人在後期卻表示,該戲的結構有些過於戲劇化。萬方説,父親曾跟自己談到過這個問題,他後期對《雷雨》戲劇結構的思考,很可能是因為認為戲劇出現新的變化,而《雷雨》經典的三一律是否已成為局限所在,“我父親雖然後來歲數大了,但作為一個藝術家與編劇,對新東西永遠持開放態度。”

  “我覺得他有一種自我懷疑,這是他性格所帶的成份。”萬方最後表示,這也説明《雷雨》是一個寶藏,仍需要人們去開掘。上官雲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