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歷史,不規矩:明朝的小報 清朝的豆腐渣工程

時間:2014-05-09 08:12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書 名:《歷史,不規矩》

  作 者:張鳴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歷史,不規矩》是著名學者張鳴教授的最新作品。這本歷史文化隨筆文風犀利,舉凡歷史史跡和掌故,俯拾所得皆學問。

  在這本佳作中,上至三國兩晉南北朝,下至中華民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豐富多彩,一股鮮活的靈氣貫穿全書。通俗幽默的述説、入木三分的剖析、犀利深邃的評論,以及眾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將五彩斑斕的往事以新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別樣的歷史畫卷,表現出“個人化的歷史”和“細節化的歷史”的趣味。

  作者簡介

  張鳴,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出生趕上鳴放,故曰:鳴。長于中國的“北極”北大荒,做過農工、獸醫。初學農業機械,後涉歷史,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在教學之餘,著述頗多,既有學術著作,亦有歷史文化隨筆,主要作品有:《辛亥,搖晃的中國》《重説中國近代史》《北洋裂變》《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夢醒與嬗變——戊戌百年沉思》《拳民與教民》《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1903-1953)》《歷史的壞脾氣》《歷史的底稿》《歷史空白處》等等。

  書摘正文

  不規矩的歷史

  我們以前學的近代世界史,説宗教改革跟文藝復興一起,是擺脫封建桎梏,導致資本主義興起的一大因素。由宗教改革形成的新教,因此也成了進步的象徵。即使不信仰唯物史觀的馬克斯韋伯,也認為新教倫理,是所謂資本主義精神的原動力之一。因此,在我們的意識中,文藝復興形成的人文主義思潮,是和新教倫理相輔相成的,而信仰新教的地區,都應該是資本主義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新教是進步的,作為對立面,天主教則是保守和反動的。

  可惜,歷史從來不按歷史學家的規矩行事。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興起,實際上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場道德革新運動。他們反對羅馬教廷的腐敗和奢華,順便反掉了跟這種腐敗奢華相伴而生的文藝復興。非宗教的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欲的人學,跟新教格格不入。在最為嚴厲的加爾文教中,這樣的思想和行為,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如果達芬奇和薄伽丘生活在加爾文統治的日內瓦,命運只有一個,就是被活活燒死。那時的日內瓦,所有人都必須過一種令人窒息的禁欲生活,所有能引起人們感官愉悅的色彩和音樂,都被加以嚴格的限制,如果人們被發現有一點點出格的娛樂活動,很容易被人告發,而遭到嚴厲懲處,直至火刑。路德教雖然相對比加爾文教寬容一點,但生活的禁欲和刻板,也是一樣的。唯一的反例,是新教允許神職人員(新教稱牧師)結婚。但是,新教牧師婚姻,無非是給人們一個樣板,目的是讓所有人都按牧師的模子生活。現在看當年新教初興時期的繪畫,裏面的男男女女,從頭到腳,都包裹得嚴嚴實實,衣服鞋帽無非黑白兩色,人人表情嚴肅呆板。真的沒法想像,這些人當年是怎樣做愛的。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