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葛劍雄談國內熱議馬爾克斯:半數沒看過他作品(圖)

時間:2014-04-25 13:11   來源:解放日報

  復旦大學新老兩位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左)與葛劍雄。蔣迪雯 攝

  看起來,我們是在“世界讀書日”之際才談讀書——專訪復旦大學新老兩位圖書館館長葛劍雄與陳思和,請兩位教授從閱讀體驗者、管理者、觀察者、思考者的角度來暢所欲言。

  事實上,這個獨家對話存在的理由,只是讀書本身——讀書,是這麼好的事;讀書最好的境界是為了人生的需求;哪來的全民閱讀危機……兩位資深讀書人的思想碰撞,有趣有啟發性。

  體驗者

  我們小時候沒有太多選擇,要麼讀書,要麼打架

  解放週末:兩位館長本身都是資深讀書人,我們好奇的是,在你們的生活中讀書這個事最初是怎麼發生的?

  葛劍雄:我小時候家裏沒有書,凡是有字的紙,我都願意看,像家裏墻上貼的舊報紙。我記得有一次,舅父從外地給我帶了一本連環畫報,我高興壞了。

  姐姐念初中,我就讀她的語文課本,第一天自學“學而時習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單純覺得好玩就背下來。等我自己進了初中,學生不能到圖書館借書;但老師們都願意幫我借,借過《楚辭》《古文觀止》等等來看。那時看書的願望很強烈,還抄過幾本書。

  陳思和:我比葛館長小十來歲,對我來説,閱讀的起點比較低。小學剛畢業,“文革”開始了,剛剛想讀書的時候,沒書可讀了。那段時期,有兩種書是我讀書的起源,一個是毛澤東詩詞,另一個是魯迅全集。

  解放週末:那個年代讀書不易,放棄讀書似乎理所當然,你們為什麼還選擇想方設法地讀書?

  葛劍雄: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性。我父母不識幾個字,最多小學文化程度,我的兄弟姐妹都不愛讀書;但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高中時因為文科成績好,老師允許我隨便看什麼書,一兩天就看完一本。在大考前幾天學校停課自習,我就跑到上海圖書館去看書。

  陳思和:我們小時候沒有太多選擇,要麼讀書,要麼打架。我從小喜歡讀書,覺得讀書是這麼好的事,可能受到我外祖父的影響。他念私塾出身,喜歡讀書,而且讀得很細,會在老式賬簿上用毛筆把歷朝歷代皇帝的名字年號、歷史故事一個個寫下來,寫了好幾本。他的工作和文學、歷史毫不沾邊,他讀的那些書也不是什麼經典;但他在閱讀中獲得快樂。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