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拒絕平庸》周鴻祎和他的創士記

時間:2013-11-21 15:47   來源:新華悅讀

  【基本資訊】

  作 者:李正曦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9-1

  【作者簡介】

  李正曦,財經作家,曾任知名財經雜誌首席記者,正和島《決策參考》副主編。著有暢銷財經小説《操控》及《拒絕平庸》等作品。

  【內容簡介】

  ◆《拒絕平庸》第一次獨家、完整記述中國網際網路最有個性的人物周鴻祎,呈現了周鴻祎求學、打工、創業一路來的人生經歷與成長心路,重點解讀了周鴻祎在面臨諸多矛盾時,是如何作出決定的,夢想與現實,打工與創業,堅持與放棄,合作與競爭,忠誠與背叛,戰鬥與屈服,仁慈與決斷,當下與未來。

  ◆《拒絕平庸》還是一部網際網路的江湖秘史,不世出的英雄豪傑生於同一個時代,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周鴻祎,他們人生道路交錯,成敗命運糾纏。中國網際網路的隱性規則與暗藏邏輯在書中全面揭示。戰鬥與合作事出有因,成功與失敗有跡可循。

  【書摘】

  第三章

  從象牙塔走到現實世界

  周鴻祎看到了什麼?

  反病毒卡做出來,還獲了獎。但是周鴻祎沒有止步於此。此時研究生一年級結束,他的想法也變得成熟些了,開始想著怎麼把反病毒卡賣出去。

  只窩在學校裏做科研的學生是無法建立起産品觀的。對於他們來説,與其説是産品,還不如説是作品來得有成就感。在這方面,周鴻祎要比他們超前很多。一方面是因為他之前的社會實踐跟別人不太一樣,另一方面他得益於讀到了一本好書。

  《矽谷熱》,他反反覆復讀了很多年。與這本書的淵源,始於1991年周鴻祎坐火車去上海實習的路上。帶隊老師帶了這本書在路上看,周鴻祎很自然地接觸到了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他沒有去追求的世界,一個要出國才有可能親身體驗的世界。雖然是以文字的方式,但這個世界裏的一切都讓他入了迷。

  《矽谷熱》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矽谷的崛起”,以蘋果電腦的傳奇故事為主線,講述了矽谷的發展歷史。第二部分為“高技術文明”,從風險投資、創業故事、人物傳奇等各個方面描繪了矽谷的生態狀況。第三部分為“矽谷的明天”,講述了矽谷模式在全球的擴散、矽谷面臨的全球競爭和深遠影響。

  休利特、喬布斯、格魯夫——惠普、蘋果、英特爾——個人電腦革命、半導體傳奇、軟體神話——人物、公司、技術和資本等共同描繪了一個創業與暴富的新天地。

  實際上,此書在描述矽谷的同類著作中算不上是最優秀的,它的廣泛傳播可能更得益於其作者埃弗雷特?羅傑斯。羅傑斯是著名的傳播理論家,他于1962年出版的著作《創新的擴散》(Diffusionof Innovations)成為新科技傳播研究的奠基之作,他的名字也成為研究“創新擴散”的同義詞。

  1973年,他和休梅克(F.Shoemaker)對創新擴散的研究作了綜合分析。他們認為創新擴散的過程至少包含4個明顯的環節,知曉、勸服、決策、證實;創新擴散的受眾分為5類,創新者(innovator)、早期採用者(earlyadopters)、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majority)、落後者(laggards)。

  這個理論直接啟發了傑弗裏?摩爾。摩爾經過修正和發展,將其應用於高科技行銷方面,成就了《跨越鴻溝》這本傑作,並因“鴻溝理論”成為高科技行銷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矽谷熱》這本書于1984年出版,雖然沒有涉及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個人電腦革命和90年代更加壯觀的網際網路浪潮,但即使在今天看,其內容也沒有過時。無論是風險投資、生態特性、生活環境還是高度的競爭氛圍,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對應、參照和可供借鑒的地方:惠普創始人維修示波器的車庫,微軟的溫馨小屋,仙童那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造出CPU的靈感,英特爾那個天才流淌的酒吧……

  一個令很多人永遠都不可能忘記的情節是關於比爾?蓋茨的。

  西雅圖的一個廣場上,他從夥伴保羅?艾倫手裏搶過《大眾科學》雜誌。那期封面上是個被稱為“個人電腦”的玩意兒。他幾乎是跳著對艾倫説:馬上去機場!有一天我們會讓全世界每個人都用上這玩意兒!

  《矽谷熱》在全世界點燃了人們對矽谷的狂熱,自然也包括中國。科技原來如此浪漫,創業原來如此豪邁!

  那種個人英雄主義,把早已埋藏在周鴻祎心裏的對自由和創造的渴望砰地引燃了。自己買到書之前,他還複印了很多內容隨時看,買到書後更是愛不釋手。

  那些改變世界的人,原來很近,並不遙遠。原來這些天才跟他一樣,穿著拖鞋,看起來邋裏邋遢的。周鴻祎平時生活裏就更加刻意模倣這種做派了。

  也許,沒人會知道一個“純土鱉”的靈魂裏裝的凈是“洋派”的夢想。其實,這種渴望幾乎存于當時中國每個有志青年的心中。

  雖然很難準確統計有多少人因為受到《矽谷熱》的觸動從而心懷高科技創業的夢想,有多少人的生命軌跡因為這本小書而改變,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一些人的回憶中窺見一斑,比如王志東,和周鴻祎一樣,這也是他最愛的書。

  “去國外融資,與我潛意識裏一直在影響我的一本書不無關係。大二、大三時,我熟讀了一本講述許多矽谷故事的《矽谷熱》。從蘋果公司的成功故事裏,我第一次知道了風險投資,它給我後來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周鴻祎和王志東都不是特例,他們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的造化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被激發起來的熱情最後變成什麼——是焰火般絢爛後歸於沉寂,還是濃縮成一團心火,溫暖你仰望星空時的夢想,也照亮你蹣跚前行時的路?

  周鴻祎做了什麼?

  “病毒門”對周鴻祎的打擊不僅是心理層面的,也影響了他對反病毒卡的繼續研究。反病毒卡的一位合作者不願再跟周鴻祎合作,認為他沒出力氣,幹的都是邊角料的活。這也許是周鴻祎第一次體驗到“離散”的悲哀。

  反病毒卡後來還是在他的努力下做出來了。但是看過《矽谷熱》的人與沒有看過《矽谷熱》的人畢竟是不同的,他明白了作品與産品的區別,明白産品的價值必須被人使用才能實現。也就是説:産品不僅要生産得出來,還要賣得出去;賣得越多,使用的人越多,産品的價值就實現得越充分。

  最開始周鴻祎並沒想自己賣,他想到的是把成果轉讓給別的公司,於是就和西安和咸陽的兩家公司分別談了一次。實際上,那兩家公司都是騙子公司,但當時他完全沒有社會經驗,怎麼都説不過人家。周鴻祎雖然覺得對方沒道理,但就是説不出人家沒道理在哪。

  思慮再三,不能和自己懷疑的公司合作,他還是決定放棄。他想北京公司多,而且大學畢業時就到北京中關村打過工,就又到了北京。

  他開始住在清華旁邊一個招待所,後來又在清華一個同學的宿舍裏找到了個空床。正值酷暑,周鴻祎拿個空瓶子灌了瓶涼白開,就去找瑞星公司。

  這是他第一次和瑞星打交道。

  在瑞星二樓的一個房間裏,他一開場口氣就特別衝:“我做了一個反病毒卡,比你們的好,想跟你們聊一聊。”

  當時接待他的人一聽這話,眼皮都沒抬,就把他搡出門去了。於是,跟瑞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以悲劇告終。

  江民那時候還沒出來,不然估計也會與他有個第一次。後來他去找聯想公司,因為不認識人,就直接到了聯想中關村的門市上。

  聯想公司當時在中關村有一個很大的門臉,跟四通挨著。但是跟周鴻祎接觸的都是中低層的員工,他給人家演示,人家也覺得很好,但是人家説聯想沒這個業務。他找不到中高層的人洽談,自然也就無法合作了。

  後來,他和曉軍電腦聯繫上了。在周鴻祎的眼裏,吳曉軍是個老實人,但是那個副總太精明瞭。周鴻祎其實也沒想漫天要價,心想幾萬塊砸出去,能換回兩部電腦來也行,讓自己以後不用再四處借別人的電腦用就可以了。

  當時中關村最時髦的386SX筆電,16級灰度的液晶屏,2兆或者1兆的記憶體,類似那樣的配置,已經是他夢想中的機器了。

  但是談來談去,曉軍電腦的條件都太苛刻了:技術給他們,産品也給他們;至於錢,要等他們做了之後看情況再説。再傻的人也能看出這事不靠譜,何況是周鴻祎,他趕緊閃人了。

  就這樣在中關村跑了一段時間,他的感覺很糟,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回到西安。他心想,實在沒人做就自己做。

  經過不斷介紹和聯繫,終於有幾家公司願意幫他銷售了。畢竟在當時,反病毒卡還是個比較熱門的東西,就連瑞星也在做。學校和西安周邊地區就由周鴻祎自己去推廣。

  在學校裏貼海報的方式效果非常有限,只賣了幾十張卡。而且這幾十張卡也給他惹了很多麻煩,因為卡裝到用戶的電腦上和在他自己的電腦上不是一回事。

  這裡面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很多是電路線的問題;有的是各種軟體的衝突;有的是因為卡做得不好,插到別人電腦上害得人家開機都開不了。然後,他開始疲於奔命,隨時要去給用戶做售後服務。

  ……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