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虎隊員眼中的中國 (美)艾倫·拉森威廉·迪柏攝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中國,一個如此遙遠的國度。只要在地上挖一個很深很深的洞,就可以去到中國了一一孩提時代的我們這樣深信著。因為中國在世界的另一端。
2007年,當我漫步在盧溝橋上,1930—40年代那些曾與我們同校的中國男孩女孩們的回憶仍恍如隔日。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我的父母也熟悉他們的家人。等到我們更年長些的時候, “盧溝橋事變”的所見所聞使我們對中國人民充滿了同情和支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時,我和我的同學即將從高中畢業。雖然尚不到參軍年齡,我們仍渴望參加對日的戰鬥。
1943年是我升人大學的第一年,從老家馬薩諸塞州布魯克林高中畢業後,我進入空軍部隊接受訓練,10個月後,我所在的中隊被編入美軍第14航空隊一“飛虎隊”,一支由陳納德將軍組建的支援中國抗日的空軍部隊。
于是美國大兵到中國去了——當然不是靠挖洞,而是飛越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印度、緬甸和“駝峰航線”一一來到一個與美國相距千山萬水的戰區。
這本影集真實記錄了我和我已故的戰友威廉·迪柏先生(Wi11iam L.Dibb1e)拍攝到的當時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一些珍貴畫面,以及我們與那些英勇不屈的中國人共同戰鬥的難忘經歷。
【作者簡介】
艾倫·拉森,1924年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蘭市,並在當地的公立學校念書。高中畢業後,他在波士頓大學只讀了一年就被應徵入伍,參加了美國陸軍航空隊。他接受了航空照相測量技術的專門練,並被分配到第35照相勘測中隊,該部後來被派遣到中國昆明,並入陳納德將軍領導的第14航空隊(原飛虎隊)。拉森先生後來被調遣到第21照相勘測中隊,並隨部隊遷往成都、重慶、杭州和上海。拉森先生退伍後,于1946年1月又重返波士頓大學讀書,並于1948年畢業。其後他又進修了其它大學課程,然後供職波士頓社區福利基金。為了波士頓社區福利基金的工作及後來在美國聯合勸募會的募捐活動,其後的四十年里他在紐約、休土頓、巴爾的摩及威爾克斯一巴里等地生活過。拉森先生現居住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與他相伴30年的妻子瑪格麗塔。拉森女士是現任德州特殊奧林匹克組織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他們的家庭成員包括與原配所生的五個子女和五個孫子女。
【目錄】
序
昆明(1944年9月1日—1945年8月6日)
重慶(1945年8月6日—10月5日)
成都(1945年10月5日—18日)
杭州(1945年10月18日—12月4日)
上海(1945年12N4日—15日)
附:黑白照片
後記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