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作家梁鴻:別到處貼鄉愁的標簽

時間:2016-06-12 07:38   來源:人民網

  6月1日,著名學者、鄉土作家梁鴻做客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與200多名學生深入交流。梁鴻近年來推出《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等非虛構作品,表達對當下農民生存狀況的深刻關注,在讀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梁鴻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故鄉、鄉愁這樣詞語,特別容易被高尚化、被桃花源化,“而當一個詞變成一種桃花源式的存在時,就會忽略一個特別大的現實問題。”

  自從2008年到2013年間推出幾部鄉村非虛構作品後,梁鴻便被貼上“故鄉”的標簽,對此,梁鴻感覺,“這七八年以來,故鄉變成一種特別曖昧的、我特別不願意想的一個詞,所以我感覺故鄉對於我來説就像一個時代的嘔吐物。”梁鴻其實是借此提醒,當我們談起故鄉、鄉愁的時候,不能過於美化、拔高,罩上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從而遮蔽了現實的各種問題。梁鴻筆下的梁莊,是中國北方的普通鄉村,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是中國鄉村的縮影。梁鴻説,“梁莊對我來説是個太過沉重的里程,我看到的是龐雜的、塵土飛揚的時代和生活。我寫的不是貧窮,而是喪失,那種喪失在我們的話語裏卻變成了十分正常的東西,變成了大家都可以視而不見的正常存在,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在那幾年中,梁鴻多次回到梁莊,發現河流淤塞、田地荒蕪、環境污染、人際疏遠,“當你真正有意識地站在那片土地上感受某種生活,和你平常無意識地探親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看到的景觀,你所感受到的人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原來,你只是這片土地上熟悉的陌生人而已。你對你那些所謂的親人、身邊的那些人,你根本就不了解。”梁鴻切身體驗了一種斷裂,一種鴻溝,一種對立,“所以在寫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難以承受之重,寫完了也非常抑鬱。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難以梳理的東西。”

  2013年,梁鴻到美國呆了三個月,寫了一篇文章《艱難的“重返”》,反思、梳理這四五年來重返梁莊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這個社會的癥結體現在每一個生活的肌理裏,每一個生活的肌理裏都包含著無數的枝蔓,前提要是我們要具備思考的能力和主動思考的願望。我們面對鄉村、故鄉的時候,不能帶著某种先驗的觀念,只有真正把農民當成一個人看待,我們才能真正讀懂鄉村、故鄉。”梁鴻強調,從來沒有田園詩的村莊,田園詩只是一個烏托邦,它沒有實際存在的空間,“所以,這樣的感受對於我來説,不單單是一種寫作的前提,其實也是我自己思考的前提。” (賈夢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