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王蒙:文藝不能單純娛樂化

時間:2016-05-16 09:31   來源:人民日報

  近年來,我們的文藝事業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包括滿足各種不同層次的精神需要,以及文化服務的擴大與廣大受眾的參與。與此同時,也有一種現象令人擔憂,就是好作品淹沒在平庸、蒼白、空心、淺薄以及炒作、消費化、單純娛樂化的作品當中。

  文學藝術當然有娛樂消費的功能,但它們更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質、精神瑰寶、精神能量的表現,它體現著也充實著、提升著受眾的靈魂。我們應該有鮮明的、權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評論,這種評論能入情入理、立意高遠、令人信服:它們應該告訴世人哪些文學作品是真正優秀的乃至傑出的。賣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嗎?不一定。點擊率和受到時人誇讚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有一套理論與價值標準,要有對於真正好作品的體貼與把握,熱情與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準廣告式炒作式與跟風套話式的所謂評論大行其道。同時,還要告訴受眾,有些作品其實不是最好的,但卻是可以包容的;與此同時,評論家有權利也有義務指出:這些作品是有著相當令人遺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討論的,是可以提出與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水準更加相稱的要求與期待的。

  傳播在文藝推廣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體不能帶低俗這個頭。現在傳媒上有些説法是在跟著那些風格輕佻低下的“娛記”的風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躉入的使嚴肅的文藝工作者相當反感的説法。尤其是電視節目裏,許多都是計劃好了的,到了某個地方,要讓參與者和觀眾流淚。如果感情變成了兜售手段,怎麼可能還有真誠的文藝呢?怎麼可能還有真誠的眼淚呢?還有走光賣萌之類的,令人不齒。有的演員乾脆在舞臺上向觀眾要掌聲,甚至以掌聲能帶來好運將觀眾的軍,未免有失文藝的尊嚴與風度。我們的文藝不能浸泡在行銷計謀、人云亦云與裝腔作勢的渾水裏,傳媒不能成為娛樂市場的附庸,不要與娛樂市場合謀,而要有一個正大光明、高尚莊重、對文學藝術與歷史負責的態度,我們的傳媒要去呼喚經典、呼喚真正的好的文藝作品。

  現在外國人辦一個獎,口氣大、規格高、人氣旺。法國的龔古爾獎、英國的布克獎、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還有諾貝爾獎等等,這些評獎活動都有極高的規格。於是就有一些朋友、同行,把作品的評價寄託在國際獎項上,令人深思。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形成激發人才創造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我們的文藝需要有國家主體的高端評獎,也要在條件成熟時舉辦世界性的至少是華文作品的評獎,形成我們自己在文藝方面的評價體系與全球影響力。説到底,這方面的推進有助於顯現我們的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有助於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勵創造力與精益求精精神,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