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周小燕常連續上課5小時 曾覺得自己能教到100歲

時間:2016-03-11 10:28   來源:人民日報

  周小燕近照。

  資料照片

  3月10日上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周小燕先生身蓋黨旗安睡在鮮花叢中,頸間係著雅致的絲巾;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國音樂界文化界名家名團、親人、同事、朋友們送來的花籃排滿大廳內外;儀式開始,送行者的隊伍仍在門外安靜地繞了幾圈……

  畢生音樂旅程,休止于6天前的零點32分。99歲對任何人都算“喜喪”。但周小燕先生走了,人們依然痛切、不捨。

  愛黨、愛國、愛人民;愛音樂、愛學生、愛家人;愛生活、愛美麗……這就是周小燕的故事。

  大愛,鑄就了大師,也成就了美麗人生。

  “為建設人民音樂而努力”

  “我這一生有很多很開心的事情,但最快樂的一件事發生在1956年:我入黨了。當時我興奮得不得了!”去年,家人為住院的周小燕慶祝生日時,她這樣説道。

  愛黨愛國對於周小燕而言,從來不是口號,而是深藏於心、身體力行的信念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熱愛音樂、就讀于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的周小燕,初試啼聲,就是為宣傳抗日而演唱《長城謠》。上世紀30年代,周小燕留學法國,在巴黎從事聲樂學習和演出9年,每次登臺,她都會堅持用美聲演唱中國歌曲,從傳統民歌改編的《大河》《楊柳》《紫竹調》,到中國作曲家新創作的《神女》《紅豆詞》等,獲得了“中國夜鶯”的美譽。

  1949年,新中國創辦第一所音樂學院,回國兩年的周小燕心甘情願從處在黃金期的海歸歌唱家轉型為國家急需的聲樂教授。半個多世紀後,有一位美國記者問她:“你這一生吃了不少苦,從法國回來後悔不後悔?”她回答:“不後悔。這裡是我的祖國。我為她出力了,我不後悔。如果我沒有為她出力,我才會後悔。”

  在新中國第一次文代會的晚會上,周恩來總理點名讓周小燕唱《馬賽曲》。臨別時還為她題詞:“為建設人民音樂而努力”。這句話,連同周總理激昂的歌聲,讓周小燕一回上海就遞交了入黨志願書。周總理的這句話,和入黨時她在心裏立下的誓言——為了祖國,我要把每一天都交給聲樂教學,後半生,她從不曾背棄。

  一位得意門生辦音樂會,整場都唱外國歌,只在返唱曲目中加了首《長江之歌》。下臺後,周小燕厲聲責問:你是中國歌唱家,為什麼不把中國歌曲列入正式曲目?此後,上海音樂學院聲樂係有了新規定,每名學生每學期攻下的10首作品中,必須有4首中國歌曲。

  周小燕常説,學習美聲不是為了追求西方那種純粹技術性上的先進,而是為了最終能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歌聲,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美。

  “上課從沒時間限制”

  從1949年到2015年,60多年的聲樂教育生涯裏,有太多名字與周小燕相關聯——鞠秀芳、張建一、高曼華、劉捷、廖昌永……這些中國聲樂界的支柱力量,都曾是周小燕的學生。

  “老師的標準高、要求嚴,上課從沒時間限制。”著名女高音高曼華説,上世紀80年代初她在上海音樂學院讀書時,周小燕的課排在上午最後一節,經常從11點上到下午2點。

  兒女都在國外工作,周小燕不肯去,一心想著要培養更多學生。耄耋之年,她在家裏上課。學校和家人嚴格控制課時,但擋不住她主動約學生加課,將空著的時間排得滿滿噹噹。每天早起後,她常常會連續上課5個小時,有時連吃飯都顧不上,只在上課間隙啃幾片麵包充饑。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知名歌唱家廖昌永説,去年4月,98歲的周先生在下午上完當天最後一堂課後,才肯住進醫院。醫院不批准她回家上課,她就經常把學生叫到病床前;上海音樂學院排演原創歌劇《一江春水》,她親自擔任藝術總監,躺在病床上,還在微信群裏跟學生們討論。周小燕這一生最惦記的,就是她的教學,她常常為自己能成為終身教授而感到光榮,不是在於這個頭銜,而是可以一輩子教下去,她甚至覺得自己能教到100歲。

  “她把一生都獻給了聲樂事業,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家,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怎麼樣做一個真正的教師。她是用生命在教書,即使在醫院,她永遠都有講不完的笑話,每每想起她,心是痛的,想念的感覺卻是快樂和幸福的。”她的學生、上海音樂學院李秀英教授説。

  意識到自己病重難起後,周小燕把尚未畢業的研究生叫來,託付給李秀英繼續帶教時,她難過得流下了淚水……

  “她沒有一張照片不是滿臉笑容的”

  追悼會上,嫩黃菊花鑲嵌起來的大幅照片裏,她笑意盈盈,光彩照人。靜臥在花叢中的她,依然那樣從容優雅,有著溫暖人心的力量。

  “她沒有一張照片不是滿臉笑容的,非常生動……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係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動情地説。

  每一次上課或是接待賓客,她都衣著整齊,梳好頭髮,化著淡粧。不論多久,她都腰桿筆直,説到興奮處,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從不知疲倦,學生們私下稱之為“神”。只有家中保姆知道,學生一走,她常常累到趴在沙發上,起都起不來。用西安音樂學術院長李真的話説,這是一位把藝術融入自己人生的偉大藝術家。

  她的家,是學生們的課堂,更是學生們的家。李秀英讀書斷了經濟來源,周先生把她接到家裏,一住就是兩年多;高曼華身體瘦弱,周先生常叫她到家裏吃飯,或將別人送來的補品轉手送她“好好補補”;周先生還常常為困難學生掏腰包付學費,好幾次一墊就是1萬多元。而自己的生活卻極為節儉——記者初次採訪時,住在不寬敞老房子裏的她,還會將洗臉水攢在水桶裏,用來沖洗馬桶。

  晚年,周小燕先生還捐資設立了“祥燕藝術教育公益基金”——名字取了她和丈夫張駿祥名字中的各一個字,用來幫助全國作出重要貢獻的藝術類貧困教師和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藝術類學生。

  當年赤腳從四川到上海讀書的窮孩子廖昌永,周先生對他就像對小兒子。幾年前,廖昌永在獨唱音樂會上特意為周小燕唱起《老師,我總是想起您》,歌聲才起,已是淚水滿眶……

  用畢生心血,唱出一曲格調高雅的生命咏嘆調,留給世界滿滿的正能量——周小燕的99歲人生,圓滿。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