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侯粉”催生出版熱 海昏侯考古成果不斷走向大眾

時間:2016-03-10 08:49   來源:中國文化報

  3月6日下午,江西南昌紅谷灘新區的新華書店內人聲鼎沸,由21世紀出版社集團出版的文學作品《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生今世》正舉行簽售會。

  “您是開書店的嗎?”

  “不是。這些都是買來送外地朋友的,他們對海昏侯很感興趣。”

  在簽售會現場,范先生一次性買了200本書,他認為海昏侯墓是一次震撼的考古發掘,今後一定能成為南昌的城市名片。

  記者了解到,這並非海昏侯的第一本出版物。中文傳媒旗下出版社此前已出版《發現海昏侯》和《五色炫曜 漢世風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兩本圖書,年內還將有10余本出版物面世。

  “我們希望借海昏侯考古發掘的契機,打造西漢曆史文化的出版高地。”中文傳媒副總經理徐建國介紹,這些出版物既有對考古成果的展示,也有對標誌性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分析,更有對西漢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深入思考。

  記者還注意到,許多海昏侯作品的作者自身就是“侯粉”,而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維度廣,表達新鮮接地氣,通過大眾看得懂的故事,將專業的考古轉化為通俗的表達。以《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生今世》的作者黎隆武為例,他並不是作家,而是因為工作關係數次前往海昏侯墓園,進而對海昏侯産生了濃厚興趣。

  此書雖然不是海昏侯“第一書”,卻是史傳體圖書的開山之作。作者結合自己的興趣,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將歷史記載與出土文物相結合,揭示了集帝王侯于一身的劉賀曲折離奇的悲摧人生。雖然寫的是歷史故事,但讀者讀起來不失趣味。

  為豐富書中的細節,黎隆武還利用過去在公安系統工作過的優勢,找到了當年負責海昏侯墓盜墓案的偵破小組人員了解情況,獨家披露了相關辦案過程,首次回應了此前傳播甚廣的關於“一條小金龍引出千年西漢古墓”的傳説。黎隆武笑言自己是“像破案一樣寫海昏侯”。

  在解謎之外,黎隆武以史為鏡,數次與歷史進行深度對話,對現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如通過對比劉賀、劉弗陵、劉病已、霍光、李夫人等人物的命運,提出了“有權不可任性”“年輕不可任性”“有顏值不可任性”“有功勞不可任性”“有靠山不可任性”“有冤屈不可任性”六大啟示,等等。

  也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在簽售會首日就售出了1.05萬餘冊。但一切還要歸功於去年11月起及時公佈的海昏侯墓階段性考古成果。在此前召開的海昏侯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上,與會專家也認為,海昏侯考古發掘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發掘成果,更在於發掘過程,特別是在公眾考古領域。

  而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五色炫曜——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自開展以來幾乎日日預約爆滿。首博工作人員表示,海昏侯墓展出文物之豐富已創下該館建館以來、自單個墓葬中出土的展出文物最多的紀錄。而記者在展廳採訪時,還偶遇了來自長沙的“不服氣”觀眾,觀展後對記者表示“海昏侯墓確實比馬王堆帶來的震撼更多”。

  3月6日的簽售會上,正在排隊的劉女士對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的建設十分期待;她希望目前在北京展出的文物今後回到江西,“越王勾踐劍在武漢,兵馬俑在西安,如果文物不在它原來的地方,那麼新建一個偌大的博物館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是炎黃的子孫,不能數典忘祖。”正在創作兩部海昏侯相關作品的作家、江西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孫海浪表示,海昏侯墓的發現不僅僅是一件文化盛事,更是一筆全社會共用的財富,其對旅遊、影視、出版、研究産生了蝴蝶效應。

  “漢武帝之後獨尊儒術,海昏侯墓也能帶動新一波研究孔學的熱情,甚至引導公眾重拾儒家經典的道義和品格。”孫海浪舉例説。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