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上官雲) 今年恰逢“曹雪芹誕辰300週年”,一系列紀念活動在各地展開。甚至有不少資深“紅粉”扮成《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去遊園,以示對這部文學巨著的熱愛。然而,記者在連日採訪中發現,一些讀者對這部名著似乎並不“感冒”。對此,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如何,《紅樓夢》都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對它,不是讀不讀、學什麼的問題。正是《紅樓夢》,豐富了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豐富著我們的審美”。
《紅樓夢》在當下是否仍受歡迎?
在很多讀者的心目中,《紅樓夢》是一部其他很多作品難以匹敵的文學著作。然而,在早先一份“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目排行榜中,這部巨著赫然在列。以致當時有不少人感嘆,當下的讀者已經失去了對《紅樓夢》的興趣。記者在數天的時間內先後隨機採訪約60人,約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沒有完整地讀過《紅樓夢》”。
“讀《紅樓夢》原著?我只是在很早之前看過,看到第12回就戛然而止了。倒是看過劉心武解析《紅樓夢》的全套作品。”一位90後讀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道。
另一位80後年輕人對《紅樓夢》的了解要多一些。她表示,自己上大學的時候才通讀全文,“那時是在同學的影響下看完的。工作以後就沒有再關注過了。至於‘紅學’,不甚關注。對其中爭論的一些問題也並不感興趣”。
而就在22日,記者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朝內166 文學公益講座”中,卻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這場講座的主題是《紅樓夢》,距開始時間還有15分鐘的時候,會議室內已經座無虛席;在講座開始後的20分鐘內,仍有讀者不斷涌入,站立的人群擠滿了整個大廳。其中甚至有一位讀者專程從天津趕來,還有兩位外國朋友。
“我12歲讀到了《紅樓夢》,覺得簡直太好看了。不過,那會兒以看裏邊的感情故事為主。後來又通讀過不下十遍,開始了解到書中蘊含的其他豐富資訊。對我來説,《紅樓夢》的魅力是無窮的。”一位70後讀者告訴記者,“它稱得上‘偉大’”。
不過,記者經過仔細觀察發現,當天到場的約200位讀者中,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僅是少數。一位老阿姨感嘆道,不是《紅樓夢》不受歡迎了,“而是現在碎片化閱讀太厲害,少有人靜下心來看這種長篇巨制了”。
專家:《紅樓夢》影響我們的生活 豐富著我們的審美
就文學意義及隱含意蘊來説,《紅樓夢》確實不易透徹理解。所以,紅學研究專家胡文彬曾説過,讀《紅樓夢》一定要有耐心,“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重點。但是,我覺得讀《紅樓夢》要細嚼慢咽、反覆品味”。
“曹雪芹寫這部作品時把自己的思想才情發揮到極致,裏邊有戲曲家的語言、史家的語言,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比如寫得很出彩的‘王熙鳳出場’,就有戲劇的影子。”胡文彬説道。
“讀者問我,現在讀《紅樓夢》該重點讀什麼。其實,認識價值、審美價值是一部偉大作品最主要的東西。”張慶善對胡文彬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認同,“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寫人物寫得非常之好。我們讀完了書,可以通過這部偉大的作品認識社會、認識人生,這很重要”。
張慶善舉了一個例子來説明《紅樓夢》對人們影響之深。他指出,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愛哭的時候,會想到林妹妹;看到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裏出醜,會想到“劉姥姥進大觀園”……甚至之前有國外的朋友在跟他談論電視劇《大宅門》的時候,令他很意外的説“女主角很像王熙鳳”。
“所以,今天的我們,對《紅樓夢》不是要不要讀、學習什麼的問題,而是這樣偉大的經典通過一個個深入人心的故事、人物形象,深刻、生動地反映了生活,也豐富了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豐富著我們的審美,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同樣有著影響。”張慶善鄭重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