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大冰談寫作:作品要有人文關懷 而非廉價“雞湯”

時間:2015-08-04 10:20   來源:中新網

大冰在接受採訪

大冰在接受採訪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上官雲) “對我來説,寫作是一個神聖的名字,雖然我並不是以此安身立命。我希望,通過寫書來講述一些善意的故事,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激發人與人之間的善意。”3日下午,主持人、歌手大冰來北京宣傳新書。在提到寫作初衷時,他如是説,“作品,就要有人文關懷,而非只是廉價的雞湯”。

  談新書:記錄12個真實的故事

  從畫師、樂手、主持人,再到酒吧老闆,大冰身上有不少“標簽”。到了33歲,他又開始寫東西,“就是兩年前吧,我覺得自己從事過不同職業、去過不同的地方生活,積累下足夠的素材,所謂‘水滿則溢’,需要一個表達的出口,這時,文字更適合我”。

  在大冰的新書《阿彌陀佛麼麼噠》中,收錄了12個真實的故事。其中,描寫一個小男孩“越陽”的那篇十分令人感動。文章中,大冰以平實的筆觸敘述了一個乖巧且多才多藝的男孩越陽因病辭世、自己助他完成心願的故事。大冰説,原稿大致有兩萬八千字,他刪了又刪,去掉其中的主觀部分、去掉一些成語,最後保留下來的,幾乎只有原文三分之一,“交稿的時候,編輯覺得像新聞稿,但我覺得,主體就應該放在故事本身”。

  “我的前兩部書,那種類似《三言二拍》的江湖傳奇故事多一些,所以,現在我想嘗試一種新的文風。《阿彌陀佛麼麼噠》的文章,不是報告文學,也不是紀實文學,更不是小説。”大冰覺得,現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缺乏一種基本的信任和友好,卻似乎天然地多了一些戒備之心,“我的書裏就是講了一些善意的故事,也希望能激發大家內心的善意”。

  談寫作:要貼近生活、真實還原

  “看大冰的文章容易哭”,是不少讀者給出的評價。對於這點,大冰笑著説,自己不會在文章中執著于“煽情”,令大家讀後如“醍醐灌頂”,而是把文章寫的很隨意,“貼著人性來寫,讓讀者自己去解讀”。

  “沈從文先生提到過,文章可以‘貼著人物去寫’,我的理解就是,寫作要貼近生活。”大冰説,自己算是一個“性善論”的擁護者,所以,會努力去發現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時,作品也得有人文關懷,而非廉價的雞湯”。

  説到寫作技巧,大冰則連連搖頭,“我沒受過什麼系統的文字培訓或技巧訓練,只是會把文字寫的非常真實,努力還原事件、人物本身”。

  其實,在大冰的作品中,尤其前兩部作品,插科打諢的東西很多,在他看來,嬉笑怒罵同樣可以表現一個嚴肅的文學主題,“作者寫的是時代的故事,就必須用這個時代的語感去講述,而插科打諢,在現在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一種風格”。

  談“作家”:這是一個神聖的名詞

  在上一部作品《乖,摸摸頭》出版後,有人將大冰劃歸“暢銷書作家”行列。對於“作家”這個頭銜,大冰並不是特別認可,“在我心中,‘作家’是一個神聖的名詞,我不介意自己是否被文學圈接納,但我真的只算一個作者,如果非得叫‘作家’,那只能算‘野生作家"。

  之所以這麼説,很大程度是因為寫作並非大冰的職業,他比較喜歡一種“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生活,去過很多地方。比如他曾在輾轉各地的生活中,認識了一些流浪歌手,後來便組織成立了一個樂團“遊牧民謠”,希望給這批歌手展示自我的機會。

  “別人給我的一些頭銜,比如主持人、歌手、作家等等,其實他們是互相平行的,沒有主次之分。”大冰説,只不過可能某一個時期,某一種身份會更加凸顯一些,“比如我在旅行中,積累了不少寫作素材,就可以支援我以後的創作”。

  現在的大冰,除了忙著樂團的工作,也在籌劃繼續寫東西,“我想寫一部以自己為原型的小説。也許還會動筆寫一些虛構類的作品,但同樣會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

  “我會科學的管理自己的時間,不會把精力浪費在一些根本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大冰笑著説,自己平時很少參加一些無聊的飯局,“節約時間,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更好”。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