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嚴歌苓編劇電視劇將播 稱創作時不相信任何人(圖)

時間:2015-05-25 10:35   來源:北京日報

  電視劇《劇場》劇照,該劇講述了一個小話劇團臺前幕後的冷暖人生。

  本報記者 李夏至

  作家嚴歌苓到現在還不太適應自己的編劇身份。6月10日,由她編劇的34集都市情感劇《劇場》將在北京衛視播出,原本從來不參加電視劇宣傳的嚴歌苓,上周趁著為新書回國宣傳的間隙,“順道”參與了這部新劇開播前的看片會。出人意料的是,她似乎不大會替自己做廣告,反而在現場吐了不少苦水。

  《劇場》是嚴歌苓擔任編劇創作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幸福來敲門》由蔣雯麗、孫淳主演,播出後被譽為“中年文藝片”。這部《劇場》將時間定位於上世紀80年代,描述了江南小城的市話劇團裏的女演員們,為爭奪主角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與情感糾葛,展現了臺前幕後的冷暖人生。

  嚴歌苓説,一開始寫這個劇本,其實是因為多年前看過英國作家毛姆的一篇小説,那個故事講述了老演員和年輕演員之間的舞臺爭奪戰。嚴歌苓當時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把這個主題移植到了自己的新劇中。

  對嚴歌苓來説,寫劇團的故事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因為她的母親就是一位話劇演員。“在我小時候,她有時一部劇要演一百多場,我會完整地看下來幾十場。”嚴歌苓説,她自己從十二三歲起就進入軍隊的歌舞團,在劇團中也有過生活歷練,她把這部劇當作是對母親話劇生涯的一種紀念。

  嚴歌苓希望寫出老演員對舞臺的情感。“我媽媽那代人,會把話劇舞臺看成是一個‘聖殿’,那是他們寄託理想和信仰的地方。可現在很多年輕演員已經不這麼看了,他們可能不覺得話劇有那麼神聖。我想寫一寫這些老演員和青年演員,在藝術境界和做人境界上的不同,他們又怎樣越過這些不同,最終走到一起的。”嚴歌苓説。

  因為是熟悉的題材,劇本寫得很快,用嚴歌苓自己的話説,“創作一旦開始,就像燃起了一股火,不大好撲滅。”她經常三天寫兩集,激動的時候甚至一天一集,30多集的劇本她一個多月就完成了。“不過,我只寫一稿,從不改稿。”這樣的自信,大概只有名作家才會有吧。

  嚴歌苓寫劇本的方式,也和其他編劇很不一樣。她不會找人幫忙攢故事,也不會招來一群人討論劇本大綱,她説自己在創作上不相信任何人,只信任自己,“我按照自己獨立的思考去創作,像寫一部長篇小説一樣。所以我不會改稿子,至於導演怎麼拍和改,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也控制不了。”

  不過,這種做法也會讓她偶爾感到不適。比如,她至今也沒能完全解決寫電視劇本的技術問題,就連格式都是錯的。可是和這比較起來,自己的長篇小説要是被別人改得面目全非,她會更加不能接受。“不要找人去改我的長篇小説,最後改得牛頭馬面,我都不敢相認。”嚴歌苓説這話時似乎有些怨氣。

  當年的電視劇《小姨多鶴》,就是別人改編了嚴歌苓的長篇小説,外界一直口碑不錯,可她卻突然直指這部劇批評起來。嚴歌苓説,電視劇在結局處把多鶴的身份從日本人改成了中國人,“取消掉了背景,故事就是不成立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大騙局一樣。”

  在她看來,改編電視劇儘量不要對文學造成傷害,如果非要讓自己來搞電視劇,那還不如寫原創劇本。不過她也承認,自己每次接編劇的活兒都是因為各種原因盛情難卻,至於什麼時候還會再當電視劇編劇,就連她自己都説不準。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