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成果發佈會

時間:2015-02-11 08:31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成果發佈會

  總體評價: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績顯著。

  2.新醫改取得了預期的階段性成果,百姓得到實惠,醫務人員初步感受鼓舞,體現了中國國情,探索了中國醫改理論,堅定了對中國醫改道路的自信。

  3.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依然面臨著問題、風險和挑戰,有時甚至較尖銳。

  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健康夢”,系統總結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成果,大膽探析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提出解決思路與建議,以期對“十三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提供啟示與借鑒,在國家教育部的支援下,華中科技大學方鵬騫教授率領其團隊,依據其二十多年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密切觀察與研究、親身實踐與思考,主持編纂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衛生改革與發展綠皮書系列)。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總論,分別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歷史沿革與展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衛生籌資及其績效分析;中國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體系評價;中國醫療衛生服務監管體系評價。第二部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專題分析,分別為均等化視角下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中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調查報告;全民健康覆蓋目標下的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與整合;中國基本藥物制度的發展;中國民營醫療機構:問題、反思和展望;中國中醫藥服務體系的特色與展望;中國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中國醫療衛生資訊化建設的現狀與發展。

  本報告數據資料來源權威詳實,全部是國家統計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國家部委和研究機構編撰的統計年鑒或各種研究報告;大部分專題論述均從改革開放起直至現在,編寫者力圖通過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各領域長時間大跨度的脈絡梳理,探究各個時期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經驗策略與路徑選擇,追本朔源,理清當前醫改中的成果與難點的前因後果。

  一、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經驗、成績與成果

  1、城鄉居民整體健康水準持續改善。

  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顯著提高,我國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在我國60多年的發展歷程裏延長了39.5歲,這在全世界都是比較罕見的;

  我國嬰兒死亡率已經從新中國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13年的9.5‰,已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準;

  我國孕産婦死亡率從2005年的47.7/10萬下降到2013年的23.2/10萬,低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但與經濟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2、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政府衛生財政投入逐年遞增。

  衛生總費用增加,政府衛生支出比重穩步上升,201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31868.95億元,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達5.57%,與2009年比較,增長81.7%;

  在2013年衛生總費用中,政府、社會和個人衛生支出分別佔到30.1%、36.0%和33.9%,與2009年比較,2013年政府衛生支出比重上升2.6個百分點。

  3、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體系不斷完善,衛生服務可及性增加

  4、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總量持續增加

  到2013年底,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979.1萬人,我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由2009年1.75人增加到2013年2.06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由2009年1.39人增加到2013年2.05人。

  5、醫療機構床位持續增加,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全國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3.32張增加到4.55張。

  6、新醫改取得階段性成果:

  (1)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突破口,在全國17個國家聯繫試點城市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我國公立醫院改革已經在多個層次、多措施任務並行發展:

  第一,在衛生資源優化配置方面尋求突破;

  第二,在實現管辦分開和政事分開方面開展試點,實現公立醫院出資人角色的明確。

  第三,在增進城市公立醫院的市場競爭環境,實現多元化辦醫格局。

  第四,發展中西部邊緣地區公立醫院的能力。

  第五,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提供所有改革措施,實現改革的政策群,以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為切入點,全面調整藥品定價機制,醫院內部薪酬模式等。

  患者門診滿意度:國家衛計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以第三方身份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門診患者總體滿意度均值為79.19%,2013年總體滿意度均值為82.04%。

  (2)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初步建立,“因病致貧”問題得到緩解,居民就醫的經濟負擔得以減輕。災難性衛生支出發生率下降。2013年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比2009年下降了3.6個百分點。醫療保障制度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了化解醫療風險的保護屏障。

  城鎮居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在1990-2000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3.11%,農村居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在1990-2002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9.79%,

  2000年後,城鎮居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年平均增長速度更降低至12.84%;其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年平均增長速度銳減為8.54%;

  (3)初步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建立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幹、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4)我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基本藥物配備率呈上升趨勢,抗菌藥物處方使用率呈下降趨勢。

  7、衛生法制化建設逐步深入,健康權益得到保障。近幾十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十幾部法律。

  8、中醫藥工作得到重視和發展,傳統醫藥惠及更多民眾。2013年全國中醫醫院診療人次達43726.3萬人次,較2009年(30145.8萬人次)增加了45.1%。

  9、衛生資訊化得到快速推進。衛生資訊化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新醫改的突破口。衛生資訊技術支撐將大力促進新醫改政策的落地,推動衛生和人口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將重組人口和衛生服務要素,重塑衛生服務業態,改變全民健康面貌。根據CHIMA《2013-2014年度中國醫院資訊化狀況調查報告》,受訪的590家醫院中,應用住院醫生工作站、門急診醫生工作站和電子病歷的醫院達到75.08%,72.88%,69.32%。該比例較之2012-2013年度有明顯提升,説明我國醫院資訊化和電子病歷的實施情況良好,發展迅速;我們預測,未來我國醫療衛生市場對衛生資訊化人才的年需求量將不少於25萬人。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