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標誌——公牛雕塑
華爾街老照片
一條新舊夾雜的長街,掌控著世界金融的命脈。中國人第一次與華爾街的力量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華爾街》中,你會與“股神”巴菲特聊聊獨特的投資之道,探探查諾斯做空中國的口風,跟羅傑斯討論時下金融危機的局勢。央視紀錄片《華爾街》僅僅是個開始,同名圖書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做一次莊重的表達!
記者:請介紹一下創作《華爾街》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從創作的結果看,它體現了怎樣的價值?達到預期的目標了麼?
《華爾街》主創團隊:《華爾街》是在中國完善資本市場過程中一次尋找“他山之石”的行為。用《華爾街》廓清華爾街,力圖給決策者依據,給從業者借鑒,給大眾以啟示,力圖為現代金融知識的普及發揮一滴水的作用。《華爾街》就是本著這樣的初衷來製作的,期望能在這個中國金融發展的特殊時期發揮一滴水的作用。
《華爾街》自9月22日開播以來,引起了熱烈反響,從政府到金融行業,再到社會大眾,紛紛表示讚賞和關注。我們聽到了來自各個領域和層面的聲音,應該是在接近為中國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為中國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的預期目標了。這也正是《華爾街》的價值所在。
記者:對世人來説,華爾街不僅僅是一個具體的街道的名稱,它還有更豐富的象徵意義,紀錄片主要呈現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華爾街》這本書和電視紀錄片的解説詞有什麼不同?把紀錄片轉換成圖書形式時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華爾街》主創團隊:我們不是在做華爾街的傳記,也不是在做世界金融史,而是試圖厘清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並盡力在華爾街與美國經濟的成長歷程中,在世界金融發展的歷程中找到可供借鑒的方法。
華爾街是複雜的,也是多面的,但我們從中選取的內容是對中國有直接借鑒的部分,其用意是為塑造健康、完善的中國證券市場這一崇高而莊重的任務。我們對《華爾街》的內容圈定有兩個重要的方面是不容忽視的,其一是華爾街和美國的崛起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其二是解剖華爾街相關要素。不管是多麼宏大的主題都是由無數鮮活而生動的細節構成的,這是創作的規律,尤其是電視載體,更加需要遵循這一規律,我們拍攝《華爾街》就是尋找那些鮮活而生動的故事。
《華爾街》一書以最大程度尊重紀錄片的原版解説詞,個別章節為了出版需要進行了修改。電視版的解説詞簡單明瞭,更接近口頭語。書中的解説詞為了使讀者能身臨其境,對一些細節進行了描述。為了讓讀者能夠在讀書的時候像看紀錄片一樣文字和畫面和諧地配合,書中的圖片全都採自紀錄片高清版。在把這本書轉換成圖書形式時,主要在排版上對於文字和圖片的搭配下了很多心思。編輯過程中,出版社的工作人員深入劇組,努力了解每個導演心中不同的華爾街,盡最大力量去做一本價值感極強的《華爾街》圖書。
記者:之前也有不少電視節目延伸出圖書産品,羅明副臺長在《華爾街》的序言中稱之為“電視閱讀”,請問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就《華爾街》而言,它在電視表達和圖書表達這兩方面的優勢各體現在哪?
《華爾街》主創團隊:國外有很多的紀錄片最後也都以圖書形式進入圖書市場,“電視閱讀”是一種趨勢,是同名紀錄片最好的補充,也是電視傳播方式的一種延伸。電視表達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文字、畫面、現場聲和音樂能夠完美的結合,讓觀眾有極強的臨場感。具體到《華爾街》這部片子,我們在策劃之初,就試圖盡力不用報道式的、進行曲式的、宏大敘事式的表述方式,將鏡頭最大限度地深入華爾街“人”的行為中;尋找到世界金融史的承載物——具體的事件,具體的人物,具體的場景。例如縫紉機的故事,開啟世界信貸消費之先河;再如傑佛遜和哈密爾頓的爭論,共同塑造了美國發展的道路。在視覺上直逼感官,盡力達到一種貼近和撫摸的效果。
而圖書是對紀錄片的補充,它能讓電視人在螢幕上沒完成的思考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也能增添許多紀錄片中沒有涵蓋進去的內容。《華爾街》一書的上篇主要是在電視解説詞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而下篇《與華爾街力量面對面》,以自述的形式收錄了沃倫 巴菲特、吉姆 羅傑斯、吳敬璉、陳志武等十二位當代金融領域權威人士的思想精華,這些都是紀錄片中沒有但也是我們想讓大家去了解的。
記者:在你們看來,看《華爾街》電視節目的目標觀眾和圖書的目標讀者會有區分嗎?
《華爾街》主創團隊:紀錄片的觀眾群是關注中國金融未來、關注財經電視節目、關注中央電視臺的以觀眾為主的群體;而圖書是以那些觀看過華爾街相關圖書並且想要在看過紀錄片之後有個沉澱還想進一步去探究華爾街的讀者和可能對電視的關注度不夠的群體。本報記者 吳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