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2008上海書展:愛奧運,也愛讀書

時間:2008-08-18 08:59   來源:J--解放日報
  在全球矚目奧運的日子裏,2008上海書展也悄悄地拉開了帷幕。延續“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的主題,今年書展將10萬餘種圖書奉獻給讀者。匆匆一瞥,好書不少。

    助威奧運

    此次上海書展正逢“奧運進行時”,自然而然地,奧運主題也浸潤了書展。展廳內特設“奧運圖片展”,一幅幅具有視覺衝擊的照片,展開了百年奧運的歷史長卷。與此相對應的,則是琳瑯滿目的奧運圖書,全方位展示了奧林匹克的歷史、文化、內涵,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各種需要。

    知識類如《奧林匹克有問必答》(朱採荻、朱欽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用簡潔明瞭的問答方式普及奧運知識;故事類如《奧運故事365精選》(北京電視臺奧運故事365節目組編,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一個個故事或感人,或新奇,更帶讀者去結識偉大的運動員,了解奧運奇跡的背後。工具類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國際體育傳播手冊》(新華出版社出版),系統介紹了歷屆奧運賽事資料及北京奧運會的詳盡資訊,實用性很強。

    相較而言,傳記類圖書則無疑厚重許多。現代奧運史上的兩位最重要人物顧拜旦和薩馬蘭奇分別撰寫的《奧林匹克回憶錄》(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奧林匹克回憶》(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是奧林匹克輝煌之路的最好注腳。而作為中國讀者,應該會對《何振梁——五環之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更感親切。本書作者是何振梁的夫人、人民日報資深記者梁麗娟。本書的記述,從20世紀50年代在國際體育組織中反對“兩個中國”、60年代創立新興力量運動會,到70年代爭取恢復我國在國際奧會中的合法席位,以及1990年舉辦亞運會和北京兩次申辦奧運會,盡數新中國通往五環之路上的坎坷與璀璨。

    在奧運主題的人文類圖書中,《原生態的奧林匹克運動》([希臘]塞莫斯古裏奧尼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角度新穎。作者帶讀者重返古希臘,還原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真實。在他的描述中,奧運會不僅是展示體育能力的盛會,亦是古希臘年輕人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奧運的本質是一種教育,一種人性的熏陶。有意思的是,這位希臘作者似乎是中國古代哲人老子的“粉絲”。他多次用老子的名言闡釋奧林匹克精神,也從一個角度證明了,西方文明孕育出的奧林匹克與5000年的東方文明,其本質是相通的。

    關注“國學”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化,“國學”在經歷半個世紀的冷遇後,近年來日漸興隆起來。關於讀經與否的問題亦爭論不休。其實,讀經與廢經之爭並不新鮮,自1903年以來,這一爭論就反覆上演。1934年,《教育雜誌》發函給學界專家,諮詢對於學生讀經問題的看法,蒐集到蔡元培、唐文治、錢基博、顧實、陳立夫、陳望道等人的意見約70篇。60餘年後,臺灣學者龔鵬程整理編排了這些文字,以《讀經有什麼用——現代72位名家論學生讀經之是與非》為名出版(世紀文景出品),供當下身處“國學熱”中的各方人士參考借鑒之用。

    縱觀各家觀點,對讀經大多贊成。主要探討內容集中在如何安排課程、讀哪些經、怎樣讀經以及經與中國歷史、國家前途、民族性格、兒童身心等諸多方面。簡而言之,讀經需要好的門徑。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出版“國學基礎教程”的出發點也在於此。這套國學基礎教程按照我國的傳統分類法,分為經、史、子、集四小套,最先推出的為經部10種。作者都是對某一經典有積年研究心得的專家,著述嚴謹。

    而傾向於“輕鬆聽歷史,快樂品文化”的讀者,在本次書展上也有很多選擇。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第十三屆文化講壇嘉賓馬瑞芳、錢文忠此次都有新書亮相——《馬瑞芳趣話〈紅樓夢〉》(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和《醫聖李時珍》(重慶出版社出版)。此外,“文化中國”系列叢書(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同樣通俗易懂。已出版的有《人生困惑問莊子》、《史家絕唱司馬遷》、《賦者風流司馬相如》、《草根皇帝朱元璋》等6冊。

    “海風”勁吹

    上海似乎有著無窮的魅力,有著更多可談論、可品賞的話題。挖掘上海的文化內涵,一直是本埠出版界的興趣所在。此次,滬上三家出版社不約而同,再次力推上海系列圖書,從歷史到當下,從市井到時尚,從人物到品牌,從飲食到文學,從地理到人文,無不涵蓋。而縱觀各色人等對上海的各種讀解,亦饒有趣味。

    文匯出版社在本次上海書展推出了“海派文化叢書”第二輯,從多角度反映海派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楊揚的《海派文學》,較為系統地概述了海派文學的歷史脈絡,強調了城市化進程與文學的關係,重點闡述了市場與期刊、文學之間的互動,很是新穎。沈寂的《上海電影》則評述了滬上1949年之前有代表性的電影,披露一些鮮為人知的影壇軼事,頗有老上海“味道”。

    與前者的“雅”不同,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的9本“俗上海系列叢書”,則把目光集中于普通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夏天到了,大家用井水冰鎮西瓜解暑;李家阿姐要出嫁了,忙碌著購買“三轉一響”……諸如此類的溫情樸實的記憶,在每一個上海人記憶中都有留存,而這套書便從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切入,以不同角度描摹出俗世上海的寬容與平實。而《上海生意經》、《上海人活法》等,則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百姓的生活變化。

    細節,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上海書係”的切入點。在《叩街問巷——上海馬路的前世今生》裏,作者周林憑一張地圖,行走上海。公交車、自行車、地下鐵、輪渡……通過與每一條馬路“約會”,來了解上海、感受上海。《上海,與壁虎一起納涼》則在歷史的長河裏重拾記憶,食堂舞會、音樂茶座、山口百惠……作者以私人化的感受描摹了20世紀70-80年代的生活狀態、社會風尚和審美記憶,也重現了原汁原味的時代氛圍。

  “人性”科學

    當科學和人文相遇時,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比如費振鐘的《懸壺外談——醫學與身體的歷史表達》(上海書店出版)。書名雖為“懸壺”,卻不單純講濟世看病,談的是作者自幼隨“懸壺濟世”的祖父讀藥典學醫理的一些回想,其中涉及了中國傳統醫學的養生、治療的許多相關知識。而且,作者並不局限于對傳統醫學的知識性傳播,而是在文章中滲透對中國人生命和生存觀念、生活方式及價值目標的積極反思。

    《康橋世界人類疾病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則更深入地體現了這樣一個理念——健康與疾病的問題不僅是一個生物醫學的問題,它也是曠日持久的哲學問題,還是歧義諸多的文化問題。《康橋世界人類疾病史》在全球的框架內考察了涉及人類疾病生態學的生物、社會和文化因素,幫助我們從科學的、歷史的和社會的維度,加深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全球變暖似乎已是一個無需爭議的定論。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引進出版的2007年《紐約時報》暢銷書《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卻提出了迥異的觀點。該書引經據典,只為證明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微不足道,全球變暖並非人類活動所致,地球氣候1500年一變,人類不必恐慌。這一觀點,讀者究竟能不能被説服,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這種不盲從的質疑精神,足以借鑒。(曹 靜)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