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為解臺商融資燃眉之急 兩岸銀行業推聯貸合作

2014-08-25 09:30     來源:東南網     編輯:馬迪

  東南網8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許巧娜)臺灣兩大公股行庫臺灣銀行、兆豐銀行近日同時宣佈與大陸國有四大行之一的中國銀行合作,分別簽署聯貸合作協議和備忘錄。這是中國銀行繼3年前與多家臺灣大型銀行簽署一般合作備忘錄之後,首次針對聯合授信業務與臺灣的銀行業者簽署的合作協議。

  分析人士指出,兩岸銀行業吹起的這股“聯貸合作潮”,對大陸臺商來説有如久旱逢甘霖。臺商,尤其是中小臺商,在大陸融資難問題向來備受關注。此前,兩岸積極探索構建融資渠道,出臺多方面舉措,如今兩岸聯貸合作,無疑將大幅降低臺商在大陸籌資的難度,打通臺商資金需求的任督二脈。

  聯合授信助力臺企向陸銀貸款

  據臺灣銀行相關主管介紹,與中國銀行簽署《兩岸聯合授信(銀團貸款)業務合作協議》後,已經啟動首撥合作案,預計有3起知名大型臺商聯貸案,聯貸金額超過百億新台幣。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主辦兩岸三地國際聯貸案的金額已較去年成長超過兩成,約2.5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成績,預估全年兩岸三地聯貸金額可望成長五成。

  值得指出的是,兩岸聯貸合作不僅為兩岸銀行具體合作搭橋,更打通兩岸三地臺商資金需求的任督二脈。現階段,臺商向大陸銀行貸款,銀行會考量其貸款信用、盈利、擔保等。可是,許多臺企的産業鏈仍然保留在臺灣,在大陸存在的只是産業鏈的最終端。如此一來,銀行很難通過對企業上下游交易情況的調查來確定企業的信用和盈利狀況。資訊上的不通暢,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大陸銀行不會輕易向臺資企業發放貸款。

  如今,兩岸銀行業聯合授信後,分工合作,徵信渠道暢通,對臺企在臺灣公司和大陸公司分別進行評估,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發放貸款,分擔風險。

  貸款挺廈門臺資小微企業發展

  廈門作為對臺交流前沿陣地,自ECFA簽署及實施以來,廈臺經貿合作領域從傳統的貿易、投資,擴展到金融、服務、新興産業等。但一直以來,廈門中小臺企融資難始終難以解決,這也成為制約臺企持續發展、擴大規模的重要障礙。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陳信仲告訴導報記者,臺商協會一直關注會員臺商融資問題,也積極為大家出謀劃策,今年6月份,就與廈門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廈門銀行將在未來的2到3年內,向符合條件的臺協會員企業等相關主體提供總額為人民幣3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額度,支援臺資小微企業發展(如圖)。

  陳信仲説,這次的合作是“實打實的,是想真正做實事的”,廈門銀行是大陸首傢具有臺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相關主管也從臺灣過來,更了解臺商。目前,已有二三十個臺商申請融資,具體事務正在操辦中。

  導報記者了解到,陳信仲所言“實打實”,是相對2012年7月“廈門臺商協會獲7家銀行授信1400億貸款額度”而言。其時,媒體報道指出:廈門銀行業與臺商協會舉行授信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廈門7家銀行將在5年內為轄區內的臺資企業提供14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額度,破解中小型臺資企業融資難困境。但陳信仲告訴導報記者,由於種種原因,目前這筆鉅額授信還遲遲沒下文,擱淺了。

  成立臺商擔保公司把款貸出去

  與1400億元鉅額授信一樣遭遇“爛尾”窘境的,還有廈門市臺商協會擬籌建的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據陳信仲介紹,臺協籌建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已有多年,但著實難産。

  導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早在2006年,廈門市臺協就籌備成立“廈門臺商擔保公司”,由於相關手續、土地取得等存爭議,使得原本可能是“大陸第一家”的“廈門臺商擔保公司”陷入僵局,到現在還未能成立。

  事實上,成立臺商擔保公司還是很有必要的。廈門臺商、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曾欽照就指出,由於中小臺資企業缺乏融資貸款可抵押物,導致其貸款較為困難,成立臺商擔保公司,臺商對臺商知根知底,容易使臺商獲得貸款。

  廈門市臺商協會名譽會長黃如旭也説,有些臺商在臺灣有資産,在大陸沒資産,在大陸貸款的話,可以拿臺灣的資産來抵押,“重點是要怎麼樣去管控風險,重點是要把這個錢怎麼樣順利地貸出去”。

  同處海西的龍岩,在2011年5月成立了福建龍臺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這是大陸首家臺商成立的融資性擔保公司,該務實之舉受到當地臺商好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