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廣西承接臺資企業産業轉移 效果明顯

2013-01-04 08:00     來源:台灣網     編輯:王思羽

  近年來,廣西按照市場導向、優勢互補、生態環保、集中佈局的原則,積極推進承接臺資企業産業轉移工作。特別是國務院印發《關於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以後,廣西緊緊抓住東部地區臺資企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歷史性機遇,及時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承接産業轉移工作的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轉變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意見》、《廣西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積極發揮政策、地域、資源、勞動力和市場優勢,主動承接東部地區臺資企業産業轉移,臺資企業成為廣西吸引外來資金的重要渠道,同時成為廣西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的助推器,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臺資企業産業轉移規模明顯擴大,投資力度加大。2008年以來,臺灣一些知名企業富士康、臺泥、統一、旺旺、建興、立晶、九興控股等先後落戶廣西。至2008年底,全區累計合同臺資45.61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25.13億美元。2009-2012年廣西新增加臺資企業211 個,合同臺資增加30.13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增加15.57億美元,實現大幅增長,增資較大的有富士康、建興、麥斯、統一、臺灣街項目、康師傅、楠熙、九興控股等。

  二是臺資企業産業轉移層次明顯提升,生産效益明顯向好。隨著東部地區産業結構深刻調整,東部地區臺資企業向廣西産業轉移層次發生明顯變化,逐步由傳統農業、水産、旅遊以及來料加工為主的低層次勞動密集型産業向以機械、電子資訊為主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由以資源型産業為主的初步生産、加工向資源精深加工轉變,由以下游企業、配套項目、小企業、小項目為主向主體企業、主體項目、大企業、大項目轉變。轉移到廣西的臺資企業在經歷了搬遷、轉移的陣痛後,企業效益明顯增強,不少企業當年轉移當年生産,次年回本。2012年,建興光電、富士康、六合方盛、臺泥、統一、旺旺、樂滿地等企業效益尤為明顯。

  三是産業轉移和承接方式不斷創新。隨著廣西與東部沿海地區在産業轉移方面的合作逐步深入,自治區、各市、縣設定了一批産業園作為承接東部地區臺資企業轉移園區,在工作中積極探索承接方式,不斷創新。南寧市採取築巢引鳳加保姆式服務方式吸引富士康落戶;梧州、貴港等地從配建標準廠房入手吸引臺資,臺資企業從最初自發的、零星的、分散的、小規模的産業轉移逐步演進到産業鏈式、集群式以及園區共建等多種有組織、有規劃的産業轉移。九興控股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進入廣西後改變了過去集中設廠做法,分散在玉林、欽州人口密集的鄉鎮設立了13個工廠,以加大投入聚集員工、推動研發高端産品進入國際市場為導向,企業很快從低谷進入快速發展。

  四是産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態勢好。為探索臺資産業發展新模式和桂臺經濟合作新途徑,推動廣西科學地、有秩序地承接臺資企業産業轉移,經自治區爭取,國家發改委自2009年以來,先後批准桂東、南寧、欽州、北海作為廣西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廣西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將示範區功能擴延到有承接産業轉移優勢的桂東、桂北、桂中、桂南各個城市工業園區,設定21個産業園區作為臺資産業轉移承接園區,同時,積極在制定政策、完善機制、創新方法、改善環境、提高效益等方面先試先行,成績顯著。目前,南寧、柳州、北海、貴港、欽州等地各涉臺産業園區以及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試驗區、欽州農民創業園呈臺資聚集態勢,發展形勢喜人。

  五是産業轉移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因素迅速壯大發展。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一批臺資企業以開展東盟國家貿易往來為目標,將企業轉移廣西,形成一批開展東盟貿易物流的臺資企業。2009年臺資企業崑崙物流公司進入廣西,從事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堅果貿易往來,很快佔據中國腰果市場份額的73%左右,成為中國腰果市場的主要進口商和供應商。在當地政府引導下,該企業又擴大經營範圍,引進廠商,開展邊貿加工業。(台灣網廣西自治區臺辦通訊員 李亞非)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