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長期在外打拼 回臺投資反遇水土不服
紅遍兩岸的85度C,在臺灣已開300多家。
“臺灣錢掩腳目”,20多年來臺灣給人的印像是多金。
隨著經濟環境丕變,如今這個資本輸出地頻繁向資本招手,大力吸引投資,以創造産值和就業機會。當年走出島內到大陸和海外打拼的臺商,或積累了財富,或遭遇轉型升級、騰龍換鳥等困境,不少有了回臺投資的意願和行動,臺灣人形象地稱之為“鮭魚返鄉”。
臺灣當局向臺商招手
從2008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超過100家臺商回流。吸引他們回臺投資,已被臺當局列為重要施政項目,官方鼓勵他們善用臺灣的産業研發優勢,回臺設立研發中心、生産高附加值産品或設立營運總部,當局則提供投資服務、土地、租稅、融資、關稅等所有優惠政策,促請臺商與故鄉聯結。
效果已初步顯現。2011年臺商回臺投資金額469億元(新台幣,下同),比上年成長了15%,今年目標提高至500億元,前8個月已達419億元。最近臺經濟部門又加碼,提出一年吸引回流臺資1000億元,要創8萬個工作崗位。
臺當局也開始充當起招商的角色,經濟主管部門直接與臺商簽署投資意向書。官方“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從立項到設立,專人專責,全程服務。一位食品業者告訴記者,有點像大陸招商局的“一條龍”,態度很親切,但很多事協調不了。
招商必須“築巢引鳳”,臺灣各地已緩緩動了起來。高雄市動用儲備的産業用地508公頃,規劃為低污染、低耗能及高值化的綠色園區,吸引回流臺商及外資進駐。
促使“鮭魚返鄉”的主要動因,是兩岸簽署ECFA的效益持續發酵。自今年1月1日起,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有526項貨品享受零關稅,臺灣輸往大陸的有機化學産品、塑膠及其製品、針織品等均由原關稅5%至15%降為零關稅,這給廠商帶來誘人的利多。
閒置土地重現産業生機
在中南部雲林縣和彰化海濱,蕭條多年的一些老廠區重現産業生機。其中“建大輪胎”在30年的老廠所在地,在原來閒置的逾萬平方米的空地上大興土木,已開始量産汽車用輪胎。
在大陸迅速擴點的85度C,在全球的總店數超過700家,其中大陸351家,臺灣則有342家。上統食品公司總經理陳家升告訴記者,他的“上島食品”在臺北、廣州有廠,最近正在宜蘭縣建立一個大廠,幾邊跑,忙得不可開交。“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説,他們2008年在臺灣員工才600多人,目前已有2000多人。可成與大立光兩家公司的回臺投資案獲准享受優惠,3年內將創立3800個職位。
事實上,回流臺商大部分不放棄大陸,甚至是在擴充大陸生意的同時加碼回臺投資。這些“鮭魚”形態各異,有的利用關稅調降政策回臺生産,如友嘉集團、上緯企業;有的運用臺灣研發能量,回臺生産高附加值産品,如國新科技、豐賓電子;有的回臺設立營運管理總部;有的看好陸客赴臺觀光,回臺開飯店。
效率不高“鮭魚”難適應
並非人人都能華麗轉身。這些天在臺灣見到臺商,聽到的還是吐苦水的多。搬遷、遷徙,究竟要西進還是北移,南下還是返鄉,很多人躊躇在三岔路口。易地創業,難上加難,連最熟悉的臺灣家鄉,好像水性也變了。
一是缺人。自行車胎製造大廠建大工業的總經理張宏德感嘆:工人不好找,我們薪水不低,但因為要輪大夜班,年輕人不願意。而很多廠家苦惱的是,臺灣年輕人都去讀大學,不願當生産線工人。有的幾年前買地要蓋工廠,因找不到勞工,現在地還荒在那兒。的確,有很多工作臺灣人現在都不做了,如果抱著在大陸招工的心態,一定會踢到鐵板。
二是土地難找。在臺灣取得用地,要經過很多單位蓋無數的章。各地環保爭議不斷,不少投資案受環保因素影響而夭折,就算買下土地,建廠的環評及土地變更程式冗長。
三是辦事難。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説,島內公務員高層不敢正面協助業者,怕招來“圖利他人”的批評,“官員效率低、防衛心太重讓人頭痛”。一位臺商表示,你看朝野、社會、媒體經常吵成一片,拖慢了決策效率,連油電漲價、漲薪問題都搞不定,更何況解決臺商回流這個牽動兩岸産業鏈的複雜問題了。
有媒體爆料,鴻海集團在鄭州擴廠,短短一個月搞定,但郭臺銘捐鉅款給臺大建立癌症研究中心,僅公文流程就拖磨了三四年。談及此,有臺商不免聯想到在江蘇昆山,市領導手機24小時不關,臺商有需要隨時找得到人。有臺商笑言,我們長期在大陸混,要回臺投資,反而缺乏實際操作經驗了,感覺水土不服啊!而那些臺籍管理人員(臺幹)也犯愁:想回臺工作,但多數回流臺商不提供職位,由於島內高管供過於求,大陸臺幹除非自願降薪,否則“遊不回來”,這批人才只能在大陸往前衝,轉投陸企、外商或其他臺商。
真是:“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連錦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