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利好是誘因 臺資回流成臺灣引資重頭戲
10月31日,臺當局宣佈“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方案”于11月啟動,目標是明後兩年,每年吸引臺商回流資金1000億元(新台幣,下同),以此創造總産值3037億元,增加臺灣本地勞工8.2萬個就業機會。
猶如一個肌體,失血之後需要補血。這些年臺灣産業外移頻頻,資金外流加速,臺當局積極實施各項政策,以吸引島內民間投資以及外資、陸資和回流臺資注入,來補充過度失血的臺灣經濟體。
在吸引投資的各項政策中,吸引回流臺資被臺當局寄予厚望,並被視為可行性最高的方案。臺資回流,與臺資“登陸”、陸資赴臺共同匯成了浩浩蕩蕩的兩岸投資大潮。
現狀:臺商返臺越來越積極
先舉一組數據。2007年臺商返臺投資141億元,2008年204億元,2009年362億元,2010年409億元,2011年突破450億元,今年預期可衝破500億元。
可以看出,從2007年以來,臺商返臺投資金額每年都能躍上新臺階。而從2002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只有十件左右的臺商申請回臺投資案,在2007年一年,回臺投資案猛然突破了百件。
臺資回流潮當中,包括康師傅、旺旺、85度C、天福茗茶等一批在大陸有高知名度的標誌性臺企,去年9月,臺“經濟部”一次性與8家臺商簽署回臺投資意向書,8家臺商幾年內規劃回臺投資318億元。
在上述回流臺資金額中,八成以上屬於大陸臺資回流。許多大陸臺商預期2008年國民黨將勝選,看好兩岸開放前景,因此從2007年開始陸續回流資金。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主任曹小衡教授告訴導報記者,隨著兩岸關係持續好轉,回流臺資會越來越積極、越來越熱絡。
誘因:“三通”、ECFA和政策利好
回顧近年來的臺資回流歷程,主要有三個重大誘因。首先是2008年兩岸實現“大三通”,兩岸間的交易時間與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了産品運回臺灣加工後外銷的誘因,從而吸引更多臺資回流。
“三通”後兩岸人流、物流往來更便捷化,促使不少臺企將生産、運營總部遷回臺灣,返臺設立總部的可行性大大提高,臺商到大陸投資的必要性降低了,因為在臺灣同樣可以運營全球市場。
第二大誘因是2010年兩岸簽署ECFA。臺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林祖嘉曾嚮導報記者表示,ECFA讓很多臺商看到,有些産品在臺灣生産就可以了,因為能享受零關稅優惠,這是自由貿易引發的投資效應,不僅臺資回流,外資到臺灣也會增加,臺資在大陸也會增加。
在ECFA的總體部署下,兩岸簽署了投保協議和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相當於在“三通”之後,又打通了資金流。“三通”、ECFA大幅降低了兩岸各種生産要素的流通成本。
第三大誘因是臺當局持續推出的政策利好。這次“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方案”,從人力、用地、貸款、關稅等六大策略實現政策利好,是歷年來臺當局吸引臺資回流力度最大的所有優惠政策。
此前,臺當局大幅調降了遺産贈與稅到10%,把企業所得稅調降到17%,這些政策性引導也激勵了臺資回流。
時機:大陸臺商面臨經營危機
當前,臺當局將引資重點瞄向大陸臺商,可説是在合適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因為,許多大陸臺商正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臺當局非常合時宜地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
曹小衡稱,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臺灣便積極尋求各種投資,以增加經濟活力、提高就業人數。可在民間投資部分,2008年、2009年相繼負成長,2010年反彈,同比增長33%,但從2011年第三季至今年上半年,隨著歐債危機蔓延擴大,臺灣民間投資已連續四季負成長。
在吸引外資方面,過去四年來核準金額每年平均約55億美元,相比以前也有明顯下滑。據臺灣“投審會”統計,從2004年至2007年,臺灣吸引外資金額分別為39.5億美元、42.2億美元、139.7億美元、153.6億美元。然而最近四年外資投資臺灣,成長乏力。
在吸引陸資這塊,臺當局態度謹慎,不敢邁大步,3年多來共吸引陸資7億多美元,也難在短期內有大的起色。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上月一篇社論指出,在此狀況下,爭取臺商返臺投資,不但是迫切且有必要的手段,也是現階段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因為,臺商也正面臨危機。
該社論認為,兩岸産業分工從互補關係逐漸變為競爭關係,大陸生産經營成本提高,臺商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因應策略不外乎就地轉型升級、轉往大陸內陸、外移到東南亞以及返臺投資四項。就地轉型或轉進內陸,勞動成本都會繼續上升;外移東南亞,有人生地不熟的風險;所以只要臺灣投資環境改善,臺商自然會把返臺投資列為優先考量。
成效:不同企業的不同訴求
這次臺當局重點鼓勵4類産業回臺灣,包括品牌行銷、研發總部、高附加值産品、高科技企業。臺商高科技企業回臺投資5億元,非高科技投資1億元,1年內設廠創造本地勞力就業達到100人的,可申請新增最高30%的外勞額度以及新增外勞免繳5年的就業安定費。
曹小衡主任表示,對於勞力密集型企業,勞力成本是很重要的考量,外勞相比本勞,價格比較低廉,增加外勞額度,旨在鼓勵臺商回臺設廠,也帶動本勞的就業。
不過,不同企業有不同的訴求。曹小衡説,如果是市場導向的企業,考慮的重點是物流成本,臺商回臺後,銷售産品的物流成本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會是他們的思考重點。
假如主要市場在歐美的企業,它們從臺灣出口原材料到大陸加工,再把産品出口到歐美,隨著大陸的生産、物流成本上漲了,它們回臺灣生産後直接出口歐美,或許會更便宜。如果是主要市場在大陸的臺商,就不太可能返臺設廠,因為他們可以就近銷售。
曹小衡稱,如果是高科技導向的臺企,會更加看重島內能否在技術人才、創新扶持政策上有相關的配套。林祖嘉教授認為,對技術需求或資金需求比較大的企業回臺幾率高。技術型廠商需要研發成果,臺灣有人才,比較具有從日本、歐美引進新技術的管道。而資金密集型企業回臺灣比較容易上市或借款,也容易回來。(導報記者 蘭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