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挑戰與趨勢” 為兩岸中小企業搭建交流平臺

時間:2011-11-18 10:52   來源:臺商

  在當前形勢下臺商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面臨怎樣的挑戰?其中又蘊含哪些機遇?企業該如何把握住未來發展趨勢?

  在一波接一波全球性經濟危機衝擊下,在整個營商大環境發生質的改變的情況下,在兩岸關係不斷深入發展的狀況下,在大陸積極鼓勵內需的政策推動下,臺資中小企業應如何因應新的局勢?臺資中小企業與大陸中小企業有哪些合作空間?

  由《臺商》雜誌社主辦、華英匯承辦、臺灣城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招商銀行、臺尚食品贊助的“《臺商》論壇 ——機遇、挑戰與趨勢”活動於2011年10月20日在上海市金錢豹大酒店隆重舉行,論壇包括“長三角經營情況的變遷與企業的策略調整”、“防範財務銀行開啟節稅空間”、“招商銀行牽手華英匯助力中小企業走向卓越”等議題,從宏觀經濟政策走向與應對、微觀實務操作之財務稅務、企業融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剖,使與會的近300位中小企業主獲益匪淺,深讚該平臺對服務兩岸中小企業發展所盡的心力。

  早在幾年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與大陸臺商會長們座談時就強調,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不能只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吳儀副總理所強調“低頭拉車”,就是臺資企業大都對埋頭經營自己的企業十分用心,很多企業老闆缺少「抬頭看路」的習慣。所謂“抬頭看路”,就是要認清國際國內客觀形勢發展大勢,清楚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了解周邊環境演變的形勢,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潮流”、跟隨“趨勢”、面對“挑戰”。由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執行主任盛九元博士主講的“長三角經營環境的變遷與企業策略的調整”,不僅深入剖析了長三角經營環境發生的變遷——全球次貸危機之後的經濟增長緩慢、ECFA的簽署、長三角區域總體發展全新規劃,而且也詳細介紹了大陸出臺的一些宏觀經濟政策對於臺資企業發展的影響,並且從多個層面分析臺資企業在新環境下的策略選擇和因應之道。

  對大陸臺商及臺灣經濟已經有16年研究經驗的盛博士認為,積累了20多年發展經驗的大陸臺商,目前主要面臨如下幾個方面的大問題:
  ●政策環境變化大(勞動力、融資、土地使用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缺乏必要的協作關係,孤軍作戰者多,難以因應客觀局勢變化;
  ●核心競爭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逐漸弱化的現象十分明顯;
  ●企業或産品定位不準確,區位選擇失誤。

  對此,盛九元博士根據他們對若干臺資企業調查所總結的經驗認為,臺資企業若要改變現有的劣勢,必須積極應對,其中包括:
  對策一
  以人為本、以專業為本、以政策導向為本;
  對策二
  依靠政府、依靠組織、依靠法律;
  對策三
  不論北上(環渤海灣),還是西進(西部地區),或是躍居中部,都是「只有上進,才能錢進」。
  盛博士給出了臺商在新形勢下的策略選擇與因應之道:
  ① 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新調整,堅持數字化與全球運籌;
  ② 兩岸産業合作面臨新問題,進行項目選擇與定位調整;
  ③ 長三角臺商面臨新環境 ,堅持服務業化與高附加值化;
  ④ 了解人才競爭與政策弱化是臺商轉型升級的新瓶頸。

  無論是臺資企業,還是陸資企業,如果不能“抬頭看清道路”,就有可能會“誤入歧途”或者掉入溝壑。當然,並不是每個能看清道路的企業都能發展的一帆風順,作為企業主,特別是中小企業主,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在市場佔有不足、缺乏品牌和通路的情況下,怎樣才能異軍突起?如何才能以小博大?上海維恩佳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級會計師、英國國際註冊會計師林航先生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中小企業部的總經理助理郭綱先生分別從中小企業主最為關心的財務稅收面和金融面給出了積極建議,兩位專家認為,很多中小企業因為本身資源匱乏,再加上對政策、法律等政府政策資源的缺乏,使得企業發展更加步履維艱。他們認為,中小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在借力使力的情況下,才能更快地發展。

  林航先生認為,很多中小企業由於對政策或法規不甚了解,致使企業在一步步走向災難時而不知,他一一列舉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計核算存在的十大隱患:
  ① 銷售收入不確認、不認賬;
  ② 對企業經營虧損還要繳納所得稅不理解或不滿;
  ③ 營業收入不分性質,導致多繳稅;
  ④ 隨意改變成本核算方式;
  ⑤ 不按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
  ⑥ 財務人員變動,會計核算前後不一致;
  ⑦ 受知情人員的脅迫;
  ⑧ 害怕與稅務稽查人員打交道;
  ⑨ 財稅法律法規知曉甚少;
  ⑩ 不知如何利用虧損進行納稅籌劃。

  與會很多企業主聽完林航先生對“十大隱患”娓娓道來的解析,大有豁然開朗之感,絕大多數企業主對如上這些致命的財務隱患不清不楚,甚至一直有“無知”而“無畏”的現象。
林航先生認為,對企業來説,財務和會計完全是兩個概念,兩者處理的內容也完全不一樣。財務是金融概念,承擔企業籌劃運籌資金的功能;會計只是負責企業賬務,厘清企業管理成本和漏洞,兩者直接關係到企業稅賦是否合理。

  在一一解讀了中小企業存在的“十大隱患”後,林航先生也為企業如何防範這些隱患做出了如下建議:
  ●企業要了解應納稅的稅種;
  ●要充分了解企業所處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消除隱患必重視財務預算和控制執行力、加強現金流管理、完善預算支出的控制。
林航先生最後還對企業如何籌劃節稅給出高招:
  ●利用各稅種之間的差異,來分類節稅;
  ●充分運用優惠政策來節稅;
  ●合理地增加費用支出以及規範成本的換算。

  大凡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都有一個共同的痛——那就是資金問題。資金不僅是很多小企業的血脈,而且直接制約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來自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中小企業部的總經理助理郭綱先生認為,中小企業缺乏資金縱然是普遍現象,但並不表示中小企業與銀行資金絕緣,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中小企業對銀行業務的不熟悉,或者對銀行放貸的條件不了解,而不敢向銀行申請。

  他在所作的“招商銀行牽手華英匯 助力中小企業走向卓越”的演講中指出,招商銀行針對目前的融資困難的現實狀況提出了全新的合作思路——“因您而變”的服務之道。

  首先是資源互享。華英匯為企業提供招商銀行金融服務資訊,積極幫助會內的中小企業獲得來自政府、銀行、券商等機構在內的各種扶持資訊,並第一時間向招行推薦具有金融需求的中小企業,並根據互動進度,對進入改制輔導期、擬上市、新入協會企業優先向招行推薦。招行為華英匯推薦的優質中小企業設立意向性專項授信額度,並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分行、小貸中心兩個機構的協同效應,優先審批、優先發放、給予優惠貸款條件和優惠利率,大膽給予準“信用貸款”。

  其次,招行與華英匯建立聯繫人制度,每季度定期會晤或不定期召開碰頭會,定期參與華英匯金融服務工作會議,積極參與會內舉辦的各種互動活動,相互通報中小企業發展狀況、金融服務需求、業務拓展進度等各類資訊,制定年度合作計劃。利用雙方各自在企業引導和金融服務上的優勢,華英匯將通過講座、沙龍、拓展、培訓、到府走訪、宣傳數據等各種方式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者進行互動交流,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者的金融服務運用能力,拓展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經營視野。

  《臺商》論壇還邀請了臺灣城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蔡文傑董事長就如何進行資源整合,與大家共同分享經驗,華英匯召集人、上海禦宗律師事務所的首席顧問謝宗明先生也緊緊圍繞此次論壇的主題「機遇、挑戰與趨勢」作了發言,表示企業只有充分整合好身邊的資源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同時,企業的內修十分重要,面臨宏觀政策的調整,企業的轉型升級是應對之道。

  《臺商》論壇的主持人、上海亞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樹先生,也以自己在大陸十多年的奮鬥經歷與大家共勉。他指出,《臺商》論壇對於兩岸的中小企業來説是一個全新的並且非常有效的一個交流溝通合作的平臺,它所帶來的資訊不僅包括宏觀層面的政策走向、政府的調控引導資訊,同時還包含了微觀層面上企業最關心的議題,比如融資、客戶拓展、價格變化等議題。只有統領宏觀,兼顧微觀,才能為企業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指出一條光明之路。

  論壇的主辦方,《臺商》雜誌社長兼總編輯李曉莊先生希望該平臺能為兩岸中小企業的攜手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訊,並希望透過資源整合讓所有參加該平臺的兩岸中小企業能從中獲益。(周峰、李智卓)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